等一场雪
等一场雪
文:吕奎
鲁西南的冬天,雪下的少,来的迟。等一场雪,常常望眼欲穿。
冬天是寂寥和落寞的,有了雪,就不一样了,世界就变得灵动和有趣了。雪是冬天的精灵,是天空的舞者,是大自然最浪漫的表情。雪中散步是最浪漫的事。诗人曾说:“下雪的时候,一定要约心爱的人出来走走,因为一不小心就手牵手,走到了白头。”你看,连诗都这么浪漫!读着就怦然心动。说到底,谁不渴望浪漫呢?
倚窗看雪也别有一番情趣。我喜欢大雪漫天的时候,倚在窗前,看那鹅毛般的雪花在天地间尽情飘洒,如古时侠客大醉后的一通醉拳,潇洒无羁,酣畅淋漓。雪在飞舞,慢慢的,我也心如雪飞,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些等雪之人,爱雪之事。
最先想起的,总是大诗人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雪还没有下,天空刚刚酝酿着风雪欲来的表情,红红的小火炉已经烧起来了,新酿的美酒端出来了,诗人已经急不可待的呼朋唤友了。隔着千年的时空,依旧能感受到诗人想与老友浅饮低酌,共享这份雪天里的温暖的迫切心情。无论刘十九来没来,我们的眼前都会浮现出把酒对酌的那幅温暖又温馨的画面。更可贵的是,正是诗人等雪时的这份雅兴,一首诗就留给我们了千年的浪漫和风雅。(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其实,围炉煮酒是古人冬天里的一大乐事,雪天岂不是更应情应景?时至今日,如果窗外大雪漫天,屋内通红的炉火正旺,谁不想温酒一杯?一盘花生,最好再有一盘羊肉,独酌也好,约友也罢,喝的不是酒,是雪天里的温暖。
第二个想起的,是书圣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妥妥的东晋大名士。王徽之居山阴。一日,“夜大雪”,王徽之从簌簌雪声中醒来,推窗望去,白雪映月,遂酌酒吟诗,尚不尽兴,当即去访住在剡县的好友戴逵,只为共赏对饮。想那百余里的路途,月下大雪飘飘,一叶小舟行驶于苍苍茫茫的雪中。夜航一宿,至戴门,却又“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徽之坦然说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每每读到“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我都悠然神往。“雪夜访戴”的潇洒闲适之至,翻遍史书古籍,难觅其双。唐代诗人李频也喜欢雪夜访友,曾写诗道:“何人山夜雪,相访不相思。”李频不知是否效仿王徽之,但从诗中看,李频访的是日日所思之人,更不会“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了。
想想也是,名士就是名士,岂是他人能及?
我看过几幅后人画的“雪夜访戴图”,各不相同。有的侧重雪景,重意境。有的侧重人物,重名士气质。无论哪幅图,和那首白诗,这件轶事一样,不在雪天去读去看,怕是难临其境,难悟其情。
也会想起崇祯五年杭州城的那场大雪。痴人张岱,于白雪茫茫的夜晚,着毳衣,拥炉火,驾小舟,往湖心亭看雪。江南少雪,本以为那三天浩浩荡荡的大雪只为他一人而下。但见得亭上烧酒炉,铺毡对坐二人,方知,人生海海,总有相近的灵魂。张岱不善饮。可对此景,逢此人,却不可不饮。饮三大白,挥袖而散,人生如雪泥鸿爪,转眼各复西东。唯余大雪覆天覆地。
你看,一场雪,就给我们寻常生活平添了无尽风雅趣味。冰凉的雪花,也就有了熟悉、亲切又温暖的味道。
翻翻日历,三九已过,年已近,连雪的一点消息也没有。雪不来,心里空落落的。
等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像等一个远行的老友归来。
等一场雪的评论 (共 2 条)
-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篇好的文章不要求句句精华,你只要有三两句能够打动人心的话这篇文章也就大功告成了。写作不仅要心静和勤奋而且还要有灵感和天赋,如果有一天你的创作和思维进入到了泥泞沼泽和无法继续下去的境界地步,那就不妨静下心来读读其他优秀写手的经典佳作来借鉴模仿一下,或者停下匆忙凌乱的脚步到户外运动运动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说不定灵光一闪那么一篇水到渠成的佳作也就由此诞生了。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你心存梦想和追求,再加上长期不断的用心感悟和辛勤耕耘,我相信一定会功成名就和大有所为的!继续加油吧,一路同行的追梦人!!!
-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非常荣幸能够与成百上千的广大文学爱好者一道在中国散文网这个名人辈出的温馨大家庭里相识相知,民族复兴文艺先行,而满满都是真善美和正能量的中国散文网就是我们每一个文学爱好者誓死坚守和倍加珍惜的心灵故土和精神家园!关于作品是否被人认可或者阅读量的多少之分这件事我是这样认为的,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是留给自己日后渐渐老去和闲暇之余的欣慰犒劳和精神享受,因此与别人的眼光和认可并无多大关系!最后衷心的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勇往直前·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