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025吹糖人
今天去菜场买菜,我看见一个吹糖人的的摊子。
小时候在上海梅芳里看到吹糖人,郑州后来也出现过吹糖人车子,今天在宜昌又看见了吹糖人的人。
以前吹糖人还要敲锣吆喝,现在吹糖人成为一个非遗。
这是我小时候的记忆,是在老上海的弄堂里。
“嘡!嘡!嘡!吹个糖人好漂亮。”
小贩们肩挑挑子走进梅芳里。(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伴随着铜锣的声响,听到熟悉的吆喝声,正在附近街头巷玩的小朋友马上围拢过来。
“吹糖人咯,好吃好玩的糖人。”
吹糖人师傅放下挑子。
挑子一头是一个带架的长方柜,柜子下面有一半圆形开口木圆桶,里面有一个小炉子,炉上有一个大勺子,勺子里盛着一些糖料,柜子里有竹签、剪刀一些做糖人的工具。
糖人,糖是小朋友所爱,糖人又是那么可爱。
我们小孩对这种技艺非常好奇,总喜欢站在旁边看。糖人师傅的手像一个魔术师,一坨深红黄色的糖块,一会儿吹出个小老鼠,一会儿又吹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白兔。
吹糖人师傅饱经风雨,老人个头不高,脸被晒的黝黑,头发已经有一点灰白,额头可以看见深深的皱纹。
刚刚到来,还没有人要买,吹糖人师傅自己先动起来。
吹糖人师傅拿起糖勺子看炉子的火,炉子里不是煤球,中间是一堆灰白色的炉灰,四周是黄色锯末谷壳一样的东西。吹糖人师傅拿着铁钎拨动灰白炉灰色炉灰,马上露出燃烧的燃料,还可以看到烧红的燃料,但是燃料并没有明火。
老鼠是吹糖人最喜欢制作的糖人,老鼠也是最便宜简单的糖人儿。
吹糖人师傅用小木棍挑起一小团糖料,糖料在手中揉捏和拉扯,糖料被揉成圆球。然后把食指压进糖球中,就像在做一个窝窝头,把窝窝头的孔洞封闭,把窝窝头擀长,糖料变成一个空心管子。
两个手放中间把糖管往两边拉,糖管变长变细,师傅从中间咬断,一边的细管含在嘴里,另一半糖料丢进锅里。
只见师傅轻轻地在吹气,前边的糖管迅速膨胀起来,师傅手指头灵巧地揉捏。先捏出一个尖尖的嘴巴,随着气体不断地涌入,糖料像吹气球似的鼓起来,师傅的手指飞快地捏出两个圆耳朵,一根长长的老鼠尾巴,最后在老鼠头上点两颗黑芝麻当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就呈现在大家面前了。
拿一根竹签蘸一点糖稀,把竹签粘在糖老鼠的肚皮上,一个神气活现的糖老鼠做好了。
糖老鼠肚子圆滚滚的,在竹签上摇摇晃晃。
还没有人买,师傅继续在做。
吹糖人师傅用竹签搅起一坨糖料,师傅很快做了一个糖公鸡。
“我要这个公鸡。”
很快要买糖人的孩子多了起来。
“我要一个马。”
“我要一个兔子。”
…。
吹糖人师傅拿着竹签继续在搅糖料。
“我要一个。”
“你要一个什么?”
吹糖人师傅刚刚把糖人吹鼓起来。
“我要自己吹。”
吹糖人师傅笑着说,“给你,你自己吹。”
小孩子自己没有吹好,小孩子又买了一个糖鸭子。
…。
吹糖人师傅继续在吹糖人,没有人买的时候,就把做好的糖人插在包裹一层稻草的横柱上。
弟弟说:“我要一个猴子。”
吹糖人师傅上:“来了,来一个孙悟空。”
…。
糖人几乎没有一个同样的,糖人个个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在日光的照耀下,糖人晶莹剔透。
糖人最终被吃进肚子里,现在看来用嘴吹出来的糖人,用手捏出来的造型,有一点不符合卫生标准,但是那时候人们还没有这方面的卫生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