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生白发(《人生琐谈》四十五)
不知何时,白发和忧愁连在了一起。春秋名将伍子胥过昭关,前有大水,后有追兵,就是因为忧愁一夜白了头的。大诗人李白也写过“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诗句。
白发是衰老的象征,那些未老先衰的多半与忧愁有关。所以,人要保持青春,保持健康的体魄与旺盛的精力,就不能不在排忧解愁上做点文章。
忧愁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主观世界而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灾祸、困难,是忧愁之源。“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所以世界上完全无忧无虑的人是很少的。像庄子那样,老婆死了反而鼓盆而歌,人们只能认为那是一种神经病。
但是,在灾难和困难面前,却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
一种是消极承受。“这是天命呀!”“有什么法子呀!”一副苦相。历史上,这种在灾难面前忧愁终生甚至郁郁而死的,不乏其例。三国时的曹植,才华横溢,年轻时颇受曹操器重,欲立为太子。曹操死后,他却因受到其兄曹丕的排挤打击,从此一蹶不振,郁郁而死,年仅40岁。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父亲名进,避讳不得中进士,忧愁致病,只活了27岁。
另一种是积极的乐观态度,激发志气,增长才干。“乱世出英雄,烈火炼真金”。在一定情况下,灾难会成为人才成长的条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过:“自古以来富贵而名声埋没不传的人多得无法记载,只有那些志气豪迈,有非常经历之人才能流芳百世。”他举了许多例子,如孔子处于困境写成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才完成了《国语》,孙膑被砍去膝盖骨撰写了《孙膑兵法》,连《诗经》三百篇也大都是圣人的发愤之作。我想,懂得了这些兴衰、成败的道理,我们遇到困难时就不会情绪消沉,一蹶不振了。(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正确对待艰难处境的典范。他在中国革命最困难时就说过 “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头。”他还说:“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毛泽东一生遇到过无数灾难,大至革命几起几落,小至丧妻失子,都没有磨灭他的革命意志,直至领导革命胜利。这种藐视困难的豪迈气派,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地更加充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革命的乐观主义和必胜信念何等坚定!他在《七律.和柳亚子》一诗中还有两句发人深省的诗句:“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他一扫“凤物愁人”的古语,认为世间凤物总是非常宜人的,就看你怎么去看了,不要遇到不如意就发牢骚,伤害身体。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切不可事事放在心上,一筹莫展,以至早生白发,未老先衰。我们应该学习伟人的精神和气魄,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夺取事业上的成功。
抑郁生白发(《人生琐谈》四十五)的评论 (共 5 条)
- 漫舞洛城 推荐阅读并说 一门心思选好文,百花丛中觅新人!让文学来温暖整个世界,你的关爱和支持就是我们中国散文网发展壮大和愈加旺盛的坚硬基石和有力支撑!!!在鲜花铺就红毯的圆梦路上,有你有我的不离不弃和温馨相伴,人生注定更精彩,再次谢谢你我最亲爱的朋友!!!顺祝工作心情都愉快!!!
- 逐梦星空 推荐阅读并说 弘扬真善美,发挥正能量!若想获得更多推荐机会切记以下几点,(一)散文、诗歌,小小说是本站的三大优势板块和发展趋势;(二)文章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是一个好的标题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神奇效果;(三)篇幅不宜过长,越是短小精悍的文章更能抓住读者的心从而让人有一种过目难忘的视觉冲击和心灵享受!心若在,梦就在,有梦就会有未来!最后衷心的希望你能够一如既往的创作出更多具有可读性的优秀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