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恋独白十三小人书情结
魂恋独白 十三 小人书情结
小人书,开启文学之门的钥匙
1955年,阳光明媚某一天,刚上小学一年级的诗禹,怀着孩童特有的好奇,在家中的抽屉中翻出一本小人书。父亲说,这是《大战临沂》,十多年前抗日时在街头买的。翻开书页,书中用油画活灵活现描绘出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痛击日寇情节,那震撼人心的画面,如同一束光照进了诗禹幼小的心灵,在他心底种下了一颗热爱阅读的种子。
新中国刚刚诞生那年月的小人书,也称连环画,以连续的图画形式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人书是少年儿童的主要读物,发行量数以亿计,不仅小孩爱看,大人也被其中吸引。诗禹当时感觉,家中的这本小人书成为他的最爱,课余时光,他总是沉浸在那一幅幅精彩的画面与跌宕的故事里。
在诗禹读小学的学校大门口的张荣小人书摊,是诗禹童年的快乐天堂。那是一个流动车摊,车架上挂满琳琅满目的小人书封面。只花一分钱,就能现场连续看五本小人书。
在火神庙小学校(后改锦衣卫桥小学、河北区一中心小学,现诗禹居住的公寓地块)大门近在咫尺的焦家大院门口(清朝重臣焦佑瀛与戏剧家焦菊隐的故居,现公寓四号楼地块),张荣开辟了一块六平方米左右的看书区域,四周摆满长凳。每到午休或放学,这里便人满为患。诗禹与小伙伴们花上一二分钱,便一头扎进小人书的世界,常常一呆就到天黑才回家,以至于学校和家长总是频频叮嘱,要先完成作业、及时回家。如果想把书拿回家阅读,只需再交三分钱押金,可选两本,转天每次收一分钱便能连续看多天,这种方式更方便儿童们互相传阅。除了学校门口,锦衣卫桥大街上早年教堂改为小学分校斜对面,上世纪六十年代大鱼摊地块,还有一处更大的小人书铺,以及苏家胡同的小铁门店铺,那里频频留下诗禹无数足迹。(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小人书的内容广泛、种类繁多。仅1951年至1956年期间,全国就出版了一万余种。历史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童话的、电影戏剧的,各种题材应有尽有。
诗禹低年级时,喜爱《鸡毛信》《小猫钓鱼》《铁道游击队》等;小学高年级时,《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等名著编成小人书成了他的至爱。而《白求恩在中国》《保尔柯察金》等文学名著小人书的陆续出现,更让诗禹的心灵得到启迪,对文学产生了情不由衷的酷爱。
随着年龄增长,父母给的零花钱逐渐增多,爱书、买书、藏书成为诗禹最大的乐趣。他用家中洋留声机存片柜改的储书橱中,到中学时,已摆满数百本他喜爱的小人书,那是他十多年的心血。然而,文革抄家却让这一切皆化为乌有,那些承载着他童年回忆与文学启蒙的小人书,就此悲惨“一命呜呼”。
但诗禹对书的热爱并未就此熄灭。如果衣兜里揣着七八分钱,他准会坐在书摊,美美地消遣一个下午。那些赏心悦目、百读不厌的小人书,促使他萌生了收藏的念头。六十年代,诗禹开始频频光顾东北角新华书店、和平路新华书店,劝业场天祥二楼古旧市场,歇班时一呆就是一天,似饥如渴的吸取精神食粮。文革结束后,当国家发行首批中外名著时,诗禹闻讯,在和平路百货大楼对面那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整整排了一夜的队伍,倾囊而出,用工作十几年攒下的巨资,购买了他深深喜爱的许多中外名著,这些书籍如今依然摆在家中书橱中,成为珍贵之财富。
小人书,题材涵盖中外古今,艺术形式多样,以线描为主,兼及素描、水墨、水彩等。它们为诗禹开启了一个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千世界,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大众的想象力。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精美绝伦的连环插图,让诗禹至今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丹麦作家安徒生曾说:“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诗禹便是被小人书所“争取”的那一代。
小人书是诗禹的思想启蒙、文学启蒙、艺术启蒙的开端,不知不觉间,阅读小人书激发了诗禹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断提高了他在小学、初中的语文成绩和写作能力,直至促使他终生酷爱文学发光发热。小人书虽小,却承载着诗禹的童年,开启了他的文学大门,也成为了他一生与文学不解之缘的源头。
2025.4.15 诗禹
______
小人书,梦之溯缘
吾站在窗前凝望,
七十年前影影绰绰,
那是张荣小人书摊,
那是数百载焦家大院,
追忆家中旧抽屉的角落,
那本《大战临沂》静静躺,
1955年的光 照进懵懂心房,
抗日的画面 如雷炸响!
连环画 岁月的诗行,
连续画面 把故事吟唱,
五六十年代 它是心头暖阳,
孩子大人 都沉醉在画中央。
学校门口 张荣书摊闪亮,
一分钱 五本故事起航,
焦家大院旁 人潮来往,
小人书里 是快乐的宝藏。
历史现代 国内国外,
题材似繁星 把梦灌溉,
从《鸡毛信》到《三国》的豪迈,
文学的种子 悄悄在心底深埋。
书橱曾满 藏着十年期待,
却在文革 化作无尽伤哀,
但爱书的心 从未更改,
新华书店 续写着书的情怀,
小人书啊 是梦的序章,
启蒙的光 把前路照亮,
那些画面 那些篇章,
一生难忘 文学的火 永远滚烫。
2025.4.15 诗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