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聊聊】为什么在学习中跌倒,远好于在现实中跌倒

在学习中跌倒远好过在生活中跌倒
跌倒:自以为明白的东西后来发现其实不懂
这是幸福的事情的原因:
1、让人认识到错误的思维也可以形成一个“自洽”逻辑,也就是说错误的状态是可以循坏的,除非它撞上门板。
2、发现会存在一些例外来否定那个本来表现得“没问题”的秩序的。能够让我们察觉到一切事物的思维有限性。所以犯错=走出去=探索,也就是说有问题的不是“犯错”,而是我们原来的那个逻辑、秩序是错的。
eg:父母在家和在外的不同面貌
一个型号的显卡必须装到对应型号的机器里才是正确能够使用的,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偷懒抹万金油。
3、跌倒时我们会察觉到自己具有一种力量 ——遭遇未知的力量 ,闻过则喜,这证明我们没有陷在自我的深渊里面,说明我们有站在自我的桥头之上。
学习,学着习惯新的秩序框架,一种积极的敞开的姿态。 这要好过于仅仅在现实中跌倒,这是一种勇气和耐心,一种开放和谦逊,一种主观能动性。如果只是跌倒,那就成了别人的现实了,这也是为什么说“失败之后的反思才是成功之母”。
养成标准体系是有限性的这样的思维方式,不能默认一套空转的封闭的思维方式,要学会自我升级,不能内在闭合了。(学术精神)
在学习中跌倒就是在学习里探索,跌倒就是失去重心,行走的状态是并没有真正跌倒的,仍然在前进,而跌倒之后爬起来恢复一个暂时的平衡。
理论在实际里发挥作用其实不是精神摸到现实的模样,弄明白现实是怎么一回事,而是理论精神向现实敞开。当道理不起作用的时候,那就是现实,现在的实际情况,老方法老规则解决不了;现实会将自己问题化,因为那是跌倒的坑,但是不是泥潭,不会让你陷进去,是会让你感到痛感到一种力量。现实是会使认识发展的场所和力量,会产生一种否定性,但是不是局限在对自我的否定(我笨),而是我错了。 现实不是让你喘不过气来感到压抑痛苦的。
包括应届毕业找不到工作也是用上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