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分钟哲学】表象背后是什么?四种错误的答案对应四种错误的哲学;正确的答...

﹎﹎﹎﹎﹎﹎﹎﹎﹎﹎﹎﹎﹎﹎﹎﹎﹎﹎﹎﹎﹎﹎﹎﹎﹎﹎﹎﹎﹎﹎﹎﹎﹎﹎﹎﹎﹎﹎﹎﹎﹎﹎﹎﹎﹎﹎﹎﹎﹎﹎
正确的答案,对应拉康和齐泽克心目中的英雄一去不复返的“穿越幻想”
表象背后是什么?
四种错误:1无 2自我 3本质 4 还是表象
但是综合起来,就是对的。
拉康格言:1不要向欲望屈服 2穿越幻象
﹎﹎﹎﹎﹎﹎﹎﹎﹎﹎﹎﹎﹎﹎﹎﹎﹎﹎﹎﹎﹎﹎﹎﹎﹎﹎﹎﹎﹎﹎﹎﹎﹎﹎﹎
1.表象是虚无
虚无:不是不存在,而是一块全新硬盘,没有坏点,可以装进去各种东西,而不是一块有坏点的二手硬盘,类似已经平整好的土地,等待出售给开发商,而无需开发商与钉子户扯皮。
谈论虚无的时候,已经预设了场域存在,是一种场域内被澄清的状态 如果认为表象背后是虚无,就会立刻短路到,表象在虚无内部,而不是在背后了。这时候表象就不在表面了,而是进入后变成本质,变成内核存在了。
一个场域,如果是纯虚无的话,那么他应该没有边界,如果你说表象是边界,包裹着场域,那么表象之外又是什么呢?
这时候,表象之外,就成了更纯粹的无,非场域化的无
里面的无,可以被设定没有规定性,但是拥有表面,表面就是它唯一的规定性,而由于出现了表面,就结构出了场域。
而外面的无,连表面都没有,反而成了一种,比里面的无,还少了表面,而且是尚未场域化的无。
还可以这么理解,表象不是包裹里面,而是包裹外面,成了一种用于区分,内外关系的栅格。圈一个地,栅栏外才是我的地(虚无),栅栏内是“外面” 是一种想象力内外反转的结果。 栅栏外是less then nothing 比无还少
(直观一点就是:杯子内空间,与外部空间的区别,向场域内注入水,可以持存,向没有结构性的空间注入物质,甚至都无法被显现,都无法被结构出来。个人理解)
现代虚无主义没有意识到,虚无内含有丰富规定性,他在意识活动上很昂贵,需要意识进行如下操作:
1场域化/结构起数个维度
2廓清场域
3封闭/闭合场域
4敞开一个基本张力,可以让其他东西进入。不让虚无内部无限空转。
所以说表象构成我们的世界,是错的。
﹎﹎﹎﹎﹎﹎﹎﹎﹎﹎﹎﹎﹎﹎﹎﹎﹎﹎﹎﹎﹎﹎﹎﹎﹎﹎﹎﹎﹎﹎﹎﹎﹎﹎﹎
2.表象是自我
也是部分正确,所有的现象,所有的appearance 表象 都是意识结构出来。
但是这个自我不是 不是一个人格化,可被命令的,也不是一个可以被支配的一个自我,他是个自由的自我。
这个自我,既不是已我也不是他我,他是无法用日常语言劝服的,他不听你的。
因为这个自我,是语言的父亲,他建起建立起了这套符号系统,对其有免疫。是个强大自动系统,机器一般,不可沟通。但是可以用生理手段,对其调控,如药物。
这个自我是一个异质性他者,不能简单认为表象背后是自我,这是有瑕疵的。
﹎﹎﹎﹎﹎﹎﹎﹎﹎﹎﹎﹎﹎﹎﹎﹎﹎﹎﹎﹎﹎﹎﹎﹎﹎﹎﹎﹎﹎﹎﹎﹎﹎﹎﹎
3.表象背后是某种本质
表象是可以把握,是看得见的。
法则和真理是可以思考的,虽然他看不见,是最具有主体性的。
本体在两者之间,他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规定性,它是一个纯否定性的一个规定性,
他是个多余的,一个幻影。表象的背后(本质)他连这个自己的唯一的意义就是可被看见,可被感知,他也放弃,抛弃掉了。
它就是既看不见的东西 也是不可思考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一个实体。在黑格尔意义上,本体仅仅存在。
本质其实也是没有意义的,支配本质的那个法则是有意义的
黑格尔说:所谓本质等于表象的表象
表象的本质就是可感性,而本质是将表象可感性去掉的表象。这时候本质就既不可感,也不可被思考了。变为无意义。
所谓的本质就是,法则起作用的场域,这个场域,就是第一种情况中的无,可以被划入第一种情况了。
也可以说,表象没有背后/内部的,表现就是被法则结构起来的,是硬的,拆掉它们,就是一种失序状态,只有存在表象的时候,才能拟制一个表象的背后,就像人难以想象,透明的空气,有正面和背面,而一个实在的茶杯,就很容易想象,茶杯的背面/内部。
而这个茶杯,就是一个昂高贵的表象,他比空无一物更多,是有表象与本质的,人可以感知,并触碰到,可以说是这个场域法则的具象化。
而人们先天拟制了一道边界,认为,杯子与法则之间,仍还还是有界限的,
恰恰是因为有这么一种符号学的机制在这里起作用,在划清内外,在划清 构造者主体和观察者主体,主体才可以 才可以拉开距离。他才能够,干干净净拉开距离,去观察这个世界,如果这个符号学法则失效/坍塌,这个可以外部观察的世界,就会混乱不堪,客观与想象的世界统一,幻觉与真实统一。失去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壁垒了。
自我就是这个世界的阿基米德点,自我与其他本体性力量一起,参与构造了这个世界,如主体体验的时间快与慢
与空间感受,自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你无法任意将第一人称体验,直接远程投放在别处。所有的方向感,距离感,物体的大小,都是以自己的第一人称判断的。
﹎﹎﹎﹎﹎﹎﹎﹎﹎﹎﹎﹎﹎﹎﹎﹎﹎﹎﹎﹎﹎﹎﹎﹎﹎﹎﹎﹎﹎﹎﹎﹎﹎﹎﹎
4.表象背后还是表象--面具背后还是面具
后现代解构主义者的态度,隐含了一个兹夲腐化下可以无限享乐的欲望,他们预设了人永远可以和表象保持一个无法跨越的鸿沟,人可以在安全的地方,在电影院里,吃着爆米花看着战争片、恐怖片,里面的人,永远无法出来伤害自己。
他们认为永无真相,所以安心享乐。
表象背后还是表象,看似在前进,搜寻表象背后,其实是一种嵌套结构的无限后,无限的合理化之前的不合理。其实这种结构与第二种雷同,都是表象背后就是自我,所以归入第2个问题中。
观察4个问题中,内部性是一个唯一不停的,被维持的一个表象,这个内部性,实际上就是自我意识的那种自恋外壳。这个内部性一直在场,而这种内部性,是自我意识独有的。
所以它归根结底,在表象里面的东西就是这个内部性。
只不过人认为这个自我意识是超越于表象之外的,他可以去嘲讽式的揭开表象,但是他永远不会嘲讽式的质疑自己,去怀疑这种窥探内部性的能力,是不是也仅仅是一种表象,一个幻觉,是他自己制造出来的。
所以作为表象内在的东西,就是自我。
(就是靠维持着和表象的距离,来构建自恋的形象,这种距离被把握为是一种自己对表象的超越,自己可以始终维持超越
他们对自己的反讽只能把握到有意识的自我那个维度,而无法控制的潜意识部分就把握不到了)
只有主体性,能穿破表象,又发现一个表象,不停穿越表象,发现下一个表象,无限向内探求,表象无限向后收缩,类似两个镜子对照,只有主体性能做到这一点。
表象就是,表象上面写着几个字,我里面有东西,你从来没有质疑这几个字,把我里面有东西这几个字,当成了自己的思虑与判断,然后不停的向内探求。其实谜底就在谜面上,谜底就是,表象后面有东西,这就是表象要达到的效果。
归根结底,表象有内外之分,这个东西就是第一表象,区分自我与世界,区分最原始的,如食物的表象,配偶的表象,危险的表象,好不让人直接撞在树上,或者走进火里。保持人作为一种生物,能够获得基本的生存资源与条件,它也是一种纯符号学差异。
﹎﹎﹎﹎﹎﹎﹎﹎﹎﹎﹎﹎﹎﹎﹎﹎﹎﹎﹎﹎﹎﹎﹎﹎﹎﹎﹎﹎﹎﹎﹎﹎﹎﹎﹎
如果戳破/穿越表象会怎样?
1、你不能直接戳破表象,因为表象具有自身性,他不是自己产生自己的。
表象是符号学法则,或者就是本体论法则,建构的。(表象只是显示器,背后功能机制是显卡输出的信号,你关掉,或砸碎显示器,显卡换一个显示器,同样可以输出同样的信号。)
想戳破他,只能让结构出表象的符号学法则失效,因为表象后面已经没有东西了。怎么失效?精神病理化,就是精神病。
因为表象在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过程中,也是你主体和这个世界形成一种爱欲关系,所以才会把它结构出来,如果你想把握“真相”,就接受这个残酷的世界,这个肮脏的世界。没有与主体无关,那个长满鲜花的超越世界,那里是符号崩塌的地狱,完全失序。
突破表象,完全进入混沌世界了具体可以听1小时02分处
当我们把表象给去掉了之后,他并不意味着我们获得了直接的所谓的,干干净净的与主体无关的,超越性的一个真相。
而是我们会得到一个,非常惨痛的一个,前本体论真相 前存在论真相,那里主客未二分,永无安宁的 你无法沉默/宁静/专注和安宁。这些基本的,第一人称稳定叙事的前提条件。
因为回忆本身是一种保持安全距离的一种能力,当你的表象结构被摧毁,你连回忆都做不到谁都做不到,所以你不会觉得一切都变样,因为你没办法比较 你无法比较,你会觉得从来都没有正常过。不仅仅是未来不可救赎,连过去都未曾被救赎过,过去都未曾是无罪的
就是下地狱 完全没有界限,各种感觉可能是狂暴性的将人摧毁。
(网友评论:这个没法重造理念的,因为已经摧毁了理念这一理念,简单说真相就是物的世界,无任何主体论构造的世界,此时人这一假设为天生主体的事物,要被降格为与无主体性中心性的物为一类,简单说变成物体了,如果活着,可能就是动物。)
我个人认为,极疼和极爽,可能是同时加身,在天使的怀抱里,享受感受原子斩的感觉。
资本主义会在这个人类庇护所一般的本体论之下,制造一些合法的痛苦、苦难。
这些苦难,是没有本体性结构的,同样与仔笨主义一样,都是空中楼阁。一旦苦难积累到一定高度,就可以达到那个高度,成为毁灭性的力量。
勇敢的人是需要穿越这个结构
回到那个一切尚在
像岩浆一样涌动的那个暴乱的那个起点
再去设立新的秩序
这是拉康所设想的那种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