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省市倡议就地过年,高校却紧急放假,大学生为何特殊?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又到了年末,奔波劳碌了一年,多少人想要回家团圆过大年,这个习俗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的骨子里,不愿意做出改变。然而今年却变得有些不一样了,已经有29个省市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就地过年。
而这其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就是大学生,他们该怎么安排?

如今发出就地过年倡议的29个省市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湖南、贵州、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福建、广东、江西、广西、陕西、海南、甘肃、安徽、宁夏、吉林、辽宁、黑龙江、青海、内蒙古、云南。
就地过年的倡议提出之后,引起热议,试问奔波劳碌了一年,谁不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家人,这种心情之下,很多人表示难以接受。但转念一想,惦记亲人更应该替亲人考虑,自己的选择要对家人、自己和他人负责,所以很多人陷入了纠结。

而这其中有一个特殊群体,就是大学生,如果想让他们就地过年,其中的难度主要有3点:
1.学校妥善安排难度大
大学生就地过年,只能留在学校宿舍里,而很多大学生们根本照顾不了自己,留在宿舍过年,连吃饭都得靠别人,学校就必须开放食堂,解决大学生吃饭问题。
而开放了食堂,就要有做饭的工作人员,这些人若回家过年了,学生吃饭都成问题。过年大部分都愿意返乡,想找人给大学生做饭都不一定有人愿意留下来,而且过年都休息,又该去哪里买新鲜蔬菜水果?再加上大学生若留校过年,那么就要安排老师进行值班,老师们返乡了,又该安排谁?
这些都是高校需要头疼的问题,能否妥善安排与解决是未知的。

2.大学生本人工作不好做
接着话说回来,就地过年大学生愿不愿意?很多学生没有这个经历,心理上不一定能接受。
虽然他们已经成年了,但是还在象牙塔的保护之中,心理上并没有那么成熟,也没有那么强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女生,更容易想家,留在学校里过年,不知要掉多少眼泪。当有人哭着喊着要回家时,这种局面该如何处理?

再说说大学生的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回到自己身边过年,给孩子做点好吃的。
虽然平时可能觉得孩子有点烦,但是过年这个节点,还是希望孩子能陪在身边,能看到孩子心里才更踏实,避免日思夜想,睡不着觉。
所以大学生这个群体,从学校、家长与本人3个角度来说,想要他们就地过年,难度都比较大,但只要国家真的有需要,大学生也会当仁不让,响应国家号召!

目前就地过年只是倡导,不是强制,高校面对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呢?
很多大学,采用提前期末考试,或者不考试就紧急提前放假的方法,个别高校甚至提出“本科学生随考随走”的放假安排。
这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河北大学、四川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等,全国各省各地的大学放假时间都临时做出了调整,主要围绕两个方面:提前放假与延长寒假。

高校做出如此调整,是否可取呢?大学生毕竟来自五湖四海,涉及到跨省流动,紧急放假是否会对我们的防控造成压力?
这一点“新高考前沿”认为防控压力肯定是有,但是没有那么大。因为现在还不是返乡高峰,大学校园也是错峰放假。只要做好防护措施,戴好口罩,风险并没有那么大。
这还是要感谢我们的国家,为我们营造这么良好的局面,对比与世界其他国家,中国做得真的太好了。这样的局面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好好珍惜,您觉得呢?

对于就地过年的倡议,您怎么看?您能接受异地过年吗?你觉得大学紧急放假可取吗?欢迎留言!
本文原创作者:新高考前沿,感谢您的关注。
一切新高考最新资讯,尽在新高考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