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联斯洛斯汀转管机枪,曾打算安装在IS-7重型坦克身上

2021-01-11 20:49 作者:丹书战史  | 我要投稿

上世纪30年代,苏联考虑到未来空战、空地扫射、对空扫射等实战需求,开始注重高射速机枪的研制工作,在那个时期先后出现了几款造型独特的机枪,它们无一例外都具有超高的射速,斯洛斯汀转管机枪就是其中一款。

在经过初步的验证后,苏联设计师们认为依靠传统的机枪结构无法将机枪的射速提升到满意的状态,必须依靠转管或者转膛这类结构,斯洛斯汀机枪正是使用转管结构的枪械,之所以称它为转管机枪,而不是加特林式机枪,因为它和后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该机枪由伊万·伊里奇·斯洛斯汀在1935年开始设计制造,采用7.62毫米口径,发射7.62×54毫米弹药,使用8根带膛线的旋转枪管发射。

与其他转管机枪不同,斯洛斯汀不依赖外部动力旋转,而是依靠机枪发射时的燃气驱动转管旋转,射手只需要像手持马克沁机枪一样按动扳机就行。每根枪管都有独立的枪机等结构,在旋转的时候,相关结构沿着斜轨前后移动,完成装填、闭锁射击、退壳等动作,这一点倒和加特林机枪相似。

机枪采用250发的金属弹链供弹,保证了机枪弹药的供应,尽管如此,弹药的消耗速度还是让人惊叹,在实际测试中,该枪打出了约3300发每分钟的射速,不到5秒就能打光一条弹链。

在测试中还暴露出其他的问题,例如零部件无法承受这样的高射速产生破裂,枪管在持续扫射中很快过热膨胀,导致机枪卡死无法继续射击等,这些问题都成为斯洛斯汀机枪进一步完善的阻碍。但是测试人员还是认为它是一款有前景的武器,尤其是机枪扫射后子弹直接粉碎了100米外的靶,并在地上打出一个坑,让在场的人员惊叹不已。

当然了,更大的阻碍可能是二战,随着战争的爆发,斯洛斯汀机枪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实质性的进步,1949年,设计师本人开始尝试14.5毫米口径的斯洛斯汀机枪。

之所以选用14.5毫米口径,和当时苏军该口径弹药的使用有关系,毕竟犯不着开发一种新的弹药,而14.5毫米口径的斯洛斯汀机枪计划用来安装到装甲车、卡车上,既可以对地扫射也能对空扫射,并且还打算将它作为IS-7重型坦克的防空机枪使用,如果实现的话会具有相当可观的威力,尤其是发射14.5毫米口径的穿甲弹,可以直接把轻装甲车辆打成马蜂窝。

遗憾的是斯洛斯汀机枪没有通过测试,它的一些缺陷难以被修改,除非对整体设计进行变动,无异于重新设计枪械。

尽管斯洛斯汀机枪没能走到最后,样枪目前存放于博物馆,但是许多设计师仍然认同它的设计,认为是一款非常前卫的武器。

该枪空重(7.62毫米口径版本)28千克,安装脚架等设备后重67千克,有效射程2000米,最大射程3000米。


苏联斯洛斯汀转管机枪,曾打算安装在IS-7重型坦克身上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