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call文化知多少

今年打call这个词着实火了一把,自己的偶像怎么样了,都要打call一下,偶像开live自不必说,偶像发新单了,打一下call;偶像上综艺了,打一下call;偶像公布恋情了,打一下call;偶像陷入丑闻了,也要打一下call给偶像打气。听那么多人说打call,打call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打call一词源于日本偶像圈,在观看偶像的live时,跟随歌曲的节奏、旋律,时而大幅度挥舞肢体,时而轻柔舞动以迎合舞台氛围的一种观众行为。通过打call互动,一方面将整个会场的舞台效果推向高潮,另一方面也提升了观众的参与度,让每一个观众都有自己参与到了演唱会里来的感觉。
小编曾有幸参去过一次全场有call的演唱会,2018年6月lisa在大阪城hall的演唱会共有1万多名观众到场,随着lisa甜美却有力的歌声,一万多名观众山呼海啸一般疯狂的打着call,场面着实壮观,其中种种若非亲身体会是很难以理解的,如果有机会各位一定要亲自去一场日本的演唱会现场体会一下打call的感觉。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讲打call中的几个基本术语。

打call本质上和《节奏大师》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音乐游戏,合着节拍进行挥舞的感觉让人精神亢奋愉悦,也让整个会场的舞台效果更上一层。一般来讲,适合打call的歌曲都有很严格的节奏要求,所以,有编曲规范的偶像歌曲和ACG歌曲就成为了打call的好对象,偶像歌曲大都按照前奏→一番→间奏→二番→间奏→三番→尾奏的顺序编曲,其中前奏间奏尾奏指的是歌手唱歌词前的旋律,番指的是歌词部分。一个番通常由Amelo(大调)→Bmelo(大调)→副歌部分组成。每场live,都会有领头的人带头打call,这些人大都经历了无数场live,有丰富的打call经验,能够带领没有太多经验的人参与到歌曲应援中来,这种人,被称为尻立德(call leader);歌曲开始,前奏部分响起,尻立德会带着大家跟着节奏挥舞,通常有5种基本的尻法:1、前挥:每拍(或每两拍)向前挥动一次;2、快挥:通常高举过头、每拍向前挥动一次,通常是快节奏的歌曲使用;3、里打:在每小节的1 3 5 7拍,将荧光棒向下点至胸前,2 4 6 8拍时举至头的高度(也可以高举过头)向前挥动。效果就是↓ ↑ ↓ ↑;4、里跳:里打的2 4 6 8拍时,向前挥动荧光棒的同时高呼Hi! 同时也可以跳起;5、上升气流:通常在没有鼓点的旋律中(比如抒情这种),或是在歌词表达较缓慢时,将荧光棒向前并慢慢向上举过头的动作,通常一次4拍,部分情况也可以一次2拍或者一次8拍。所有观众都做这个动作的时候,效果就像是观众合力将舞台上的表演者们向上托起,很符合抒情的氛围。

同时,打call还有几个术语需要大家了解一下:1,厄介,在live中,厄介指的是在不恰当的地方打call以及wota艺,打扰到了其他观众观演、破坏气氛甚至影响演出正常进行的人群,大家在live上打call时一定要注意尺度和氛围,不要成为厄介而影响他人;2,地藏,在live种,地藏指的是那些全程一动不动站立,以此来表达对表演者尊敬的一种观众参与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