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显示:商朝躲的并非洪水

2023-03-03 10:36 作者:历史大探讨  | 我要投稿



一般来说,一个朝代的都城是非常具有象征意义的,所以不会轻易挪动。纵观历史上的那些都城,西安、南京、洛阳等,他们要么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属于易守难攻之地,要么是处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具有经济中心意义的同时,也具有政治中心意义。

所以尽管我国历史发展时间久,历经的朝代多,但迁都的事件是少之又少。然而,我们所熟知的没有,但遥远的商朝却频繁进行了迁都。当时夏朝已经被商汤所灭,而且政治中心的意义非凡,那么商朝为何又要放弃已经发展过的地方频繁迁都呢?是在躲什么吗?是野兽,还是洪水?但据考古显示,他们并非在躲野兽,也不是洪水。


历史上的迁都事件

古代历史上总共有四百多个皇帝,也有很多的朝代,但都城却寥寥无几,这是因为都城的“重复利用率”太高了。毕竟前朝已经勘探好最好的位置,并且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口比较集中,所以经济等各方面发展都超越了其他的地方。

所谓“前人栽树”,那么后来成功上位的人自然就要“乘凉”了。所以一般来说,很多开国皇帝都只是改了大概的建筑,然后就在此地“安营扎寨”了。不过,历史也有很多帝王已经当上了皇帝,但还是要迁都的。


第一个比较出名的就是周平王东迁洛邑。他之所以东迁,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西周时期,幽王在位,宠幸褒姒不说,还脑袋发昏的把自己的嫡长子宜臼给废了。宜臼自然是不甘心,于是去申国找自己的外祖父撑腰。而申国国君于是联合犬戎打了西周。这西周不经打,一打就打灭了。

而后犬戎又以攻打帮助为由占领了宗周之地。宜臼即位后,为周平王,差点连宗周之地都没有。于是敌不过犬戎的情况下,只能带着家当和贵族们往东边洛邑迁徙。这里地势好,易守难攻,因此东周就在此地扎根了。


夏朝都亡了,商朝频繁迁都究竟躲谁?考古显示:商朝躲的并非洪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