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日本武士刀——以次等钢材铸造上等名刀

2019-12-25 15:20 作者:无涯之夜  | 我要投稿

(本专栏所采用的图片皆来自互联网)

一谈到日本文化,我们总会想到樱花和武士刀,前者落英缤纷,后者削铁如泥。

自古以来,日本刀作为武器的同时又以其优美造型而著称,很多名刀被当作艺术珍品收藏,并寓含着武士之魂之含义。

无论在影视、动漫还是游戏中,日本人都在竭尽全力向世人展示日本刀的独特魅力。

被称作“妖刀”的村正

日本刀其实起源自日本本土的蕨手刀,属于日本原创,而不是所谓的“唐刀”。

(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未出土过一件“唐刀”,“唐刀”的概念是由龙泉刀具商人所提出的,因而受到许多人的质疑,怀疑是其进行炒作)

日本刀柄与刀刃的比例一般控制在1:4,这是日本刀匠探索出的最佳尺寸,其弯曲程度控制在“物打”(又称“物内”),即锋尖下16.7mm处,砍劈时此处力量最大,十分符合力学原理。

日本刀的主要原材料——玉钢(图为碎片)

受制于铁矿石质量和燃料等因素,初步冶炼出来的玉刚还是一大块杂质极高的劣质钢材,只有进行日本工匠称为“水减”的过程后,才能将大部分杂质除去。

经过大量复杂处理后的玉刚已经很接近现代的钢材,平均碳含量为1.5%,与某些钢锉刀的碳含量(1.0~1.2%)比较接近。经过反复折叠、敲打后,玉刚的平均碳含量会逐渐降到0.8%左右。

(含碳量超过1.3%的碳钢,性质很脆,没有实用价值)

实际上,玉刚质地较软,不能全部用于武士刀中,只能作为刀芯。

1863年江户中期的金梨子地系卷太刀

传统武士刀的生产工艺较为复杂,总的来说,就是将已经排除杂质的玉钢重新加热,把碳含量高的部分捶打成长长的U形,然后把碳含量低的玉钢捶打成长条,镶嵌进U形中央。硬度大的包裹在外面,确保能够制成锋利的刀刃,核心的韧性金属则能承受更大的冲击力。经过以上过程后,刀身已经铸造好了,剩下就是涂料和浸水冷却。再经过刀匠的精心打磨后,一把传统武士刀就制作出来了。

有意思的是,武士刀下水冷却前还是直的,出水后却成了弯曲状。这是因为武士刀是在覆土淬火时,由于覆土薄厚不同的部分冷却不同而自然形成的刀反。

从战国时代以来,武士刀就成了“浪人”的标配

目前日本武士刀的传统工艺也逐渐没落,年轻人不愿意学,只剩下越来越少的老刀匠制作。

UP发现很多人都喜欢将日本武士刀与其他刀具进行比较,但这是一种不对的行为,每种刀的诞生都取决于其所处的环境和时代需要。

忽视了这些因素,而去简简单单去比较所谓的强弱,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日本武士刀——以次等钢材铸造上等名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