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9.1 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和利润。利润率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第九章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1、资本主义的生产费用和利润。利润率
雇佣工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剥削阶级收入的泉源。在这一章里,我们将要研究剩余价值是怎样采取投资于商品生产的资本家的利润形式的。
资本主义企业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分为三部分:(1)不变资本的价值[1],(2)可变资本的价值,(3)剩余价值。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决定的。但是资本家自己并不从事劳动,而只支出自己的资本来生产商品。
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费用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2]的消耗构成,即由用于生产资料和工人工资的开支构成。对资本家来说:生产商品所花费的东西,是按资本消耗计算的,对社会来说,生产商品所花费的东西,则是按劳动消耗计算的。因此,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费用低于商品价值,低于实际生产费用[3]价值[4]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间的差额,等于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5]。
在资本家出售本企业生产的商品时,剩余价值表现为超过资本主义生产费用的一定余额。资本家确定企业的收益时,把这个余额同预付资本相比,即同投入生产的全部资本相比。同全部资本相比的剩余价值采取利润形式。同时,由于剩余价值不是同可变资本相比,而是同全部资本相比,因此,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和用来雇用劳动力的可变资本之间的区别就被抹杀了。结果产生一种假象,似乎利润是资本本身的产物。而实际上,只有工人的劳动在消耗劳动力[6]的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才是利润的泉源。利润是同投入生产的区别资本相比的、表现为这个资本的产物的剩余价值。因此,马克思把它称为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工资形式掩盖着对雇佣工人的剥削,造成一种不正确的观念,似乎全部劳动都得到报酬,与此相似,利润形式抹杀剥削关系,造成一种错误的观念;似乎利润由资本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式模糊和掩盖着这种关系的剥削本质。
资本主义企业盈利多少,对企业主来说,取决于利润率。
利润率是以百分数表示的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举例说,假定全部预付资本为20万元,一年的利润为4万元,那末利润率

“利润率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完全决定于生产这种产品和这样的数量是否会带来利润。”[7]
全部预付资本大于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8]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9]。假如上例中的20万元资本,有16万元为不变资本,4万元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为

那末,利润率就为20%,即等于剩余价值率的1/5。
利润率首先以剩余价值率为转移。如果其他条件相同,剩余价值率愈高,利润率就愈高。凡是能提高剩余价值率,即提高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程度的一切因素[10],也能提高利润率。
其次,剩余价值率不变,则利润率以资本有机构成高低为转移。大家知道,资本有机构成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比。如果剩余价值率相同,资本有机构成愈低,即同不变资本比起来可变资本的比重愈大,利润率就愈高。反之,如果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有机构成愈高,利润率就愈低。
节约使用不变资本也是提高利润率的因素之一。
最后,资本周转速度对利润率也有影响。资本周转愈快,年利润率[11]就愈高。反之,资本周转缓慢,年利润率就会下降。
注:
[1] 机器、厂房的一部分价值,原料、燃料等等的价值。
[2](c+v)。
[3](c+v+m)。
[4] 或实际生产费用。
[5] m。
[6] 它的价值体现在可变资本中。
[7] 马克思:《资本论》,1957人民出版社版,第3卷第309页。
[8] m/(c*v)。
[9] m/v。
[10] 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等等。
[11] 一年生产的剩余价值和全部预付资本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