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教科书》8.4 年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周转的方法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4、年剩余价值率。加速资本周转的方法
在可变资本不增加的情况下,资本周转的速度影响资本家一年内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价值量。
拿两个资本来说,每个资本的可变部分都等于25,000元,剩余价值率为100%。假定其中一个资本一年周转一次,另一个一年周转两次。这就是说,后一资本占有者握有同等数量的货币,但他一年中雇用和剥削的工人要比前一资本占有者多一倍。因此,两个资本家的年终结算是不同的。第一个资本家一年得到的剩余价值为25,000元,第二个得到的为50,000元。
年剩余价值率就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和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例。上例中的年剩余价值率,以百分数表示:
第一个资本家的是:

第二个资本家的是:

由此可见,资本家都愿意加速资本周转,因为加速资本周转,他们就能以较少的资本获得同样的剩余价值,或以同样的资本获得较多的剩余价值。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流通的加速,本身连一个新价值的原子也不能创造。资本周转再快,一年内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为货币再快,也只是使资本家能够用同等数量的资本雇用更多的工人,通过这些工人的劳动在一年内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
我们已经知道,资本周转时间是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的。资本家力求缩短这两种时间。
生产商品所必需的工作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而缩短。例如现代的钢铁冶炼方法同以前的方法比较起来,冶炼过程加速了许多倍。机床的工作效率和金属的加工过程都大大加速了。生产组织方面的进步,例如实行成批生产或大量生产,也产生了很大的效果。
同工作时期一起构成生产时间的加工中断时间,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在缩短。例如硝皮过程,从前要延续几个星期,现在由于采用最新的化学方法,只需要几个小时。许多生产部门已经广泛采用大大缩短化学过程时间的触媒剂。采用高频率电流,已使木材的干燥过程加快了几百倍和几千倍。
为了加速资本周转,企业主还采用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的办法。如果实行十小时工作制,工作时期为24天,那末,把工作日延长到12小时,就可以把工作时期缩短为20天,从而相应地加速资本周转。提高劳动强度也可以产生同样的效果,因为劳动强度提高后,工人60分钟消耗的精力就等于从前譬如说72分钟消耗的精力。
其次,资本家也竭力用缩短资本流通时间的办法来加速资本周转。运输业、邮电业的发展和商业组织的改进,都为这种缩短提供了可能。开凿苏伊士运河,使欧洲到印度的航程缩短了9,000公里;而巴拿马运河则使欧洲到北美西海岸的航程缩短了10,000公里。但也有妨碍流通时间缩短的因素,这就是:第一、资本主义各国的生产分布极不合理,造成商品的远程运输;第二、资本主义竞争的尖锐化和销售困难的增加。
同一时期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也同流动资本一道经过流通。资本周转时间愈短,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就能愈快地实现为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