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 1958年12月 1959年1月
12月1日
阅王任重十一月二十八日报送的湖北随县金屯乡干部弄虚作假、放出所谓水稻亩产六万斤的“卫星”的材料
王任重报送的材料说:今年九月,随县县委在得知金屯乡光大九社的一亩中稻试验田放出六万斤的“卫星”后,到现场调查,发现这块试验田是乡、社的一些负责人强迫群众用一天一夜时间将九点七五亩中稻拔掉移栽在一亩田里,谎称产量是六万斤。
12月4日
毛泽东说:二五计划最后一年钢搞到五千万吨,一年增加一千万吨,办到办不到,还要看一看。我们要稳步。有一种可能,办不到,放在少于一千万吨,比如七百万吨。
12月5日
审阅修改胡乔木十二月四日报送的关于一九五九年国民经济计划的决议草稿
决议稿提出,决定把一九五九年的钢产量定为二千万吨,粮食一万零五百亿斤,钢是好钢,钢要成材,材要多种。
毛泽东对决议稿作了修改,将稿中的“毛泽东同志很久以来就教导我们”、“毛泽东同志又指示我们”两句中的“教导”和“指示”都改为“告诉”。
并批示:“注意:‘教导’、‘指示’这类字面,用于个人,很不好,缺乏民主气氛,使人看了不顺眼,以后不可再用。”
决议稿说:“钢铁战线上的‘小土群’转向‘小洋群’,这是群众运动的必然的前进过程;但是土铁、土钢、土钢材、土机械、土铁路等等,在今后相当时期内,特别是在地方工业、公社工业中,仍将起重大的作用。同时,工业战线上的小型、土法的群众运动,还必须在炼钢、炼铝、采煤、发电、化工、轻工等方面继续发展。”
毛泽东在这段话中的“重大的作用”后加写:“千万不可以小看了它的作用,小看了就会犯错误。”
在整个这段话后加写:“同志们须知:一万年还会有跟大企业并行的中小企业的,还会有那时的‘小土群’和‘小洋群’,还会有‘土洋结合’这种事情。不过那时所谓‘小土’的内容和形式,跟现在大不相同罢了。宇宙是一个统一的多样化的宇宙,这是马克思主义宇宙观的一条法则。”
12月6日
再次审阅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草案)》
草案第二部分中说“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的快慢,只能取决于生产发展的水平和人民觉悟的水平”,
毛泽东紧接其后加写“这些客观存在的形势,而不能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第五部分中说“目前工资等级一般可以分为六级至八级,最高工资可以等于最低工资的四倍左右”,
毛泽东删去“左右”二字后,加写:“或者倍数稍为多一点,总以既体现了按劳付酬,又不使差额过于悬殊为原则。这种规定只是实行于目前的农村。因为农民还很穷,他们的多数人有一种平均主义的倾向,工资差额过于悬殊是不适当的。将来由于生产有了极大的高涨,所有一切人大家都富裕起来,这种差额就会逐步消失,那就是接近共产主义的时代了。目前城市的工资差额要比农村大一些,这是必要的,将来也会由于生产高涨而没有必要保持这种差额了。”
12月9日
毛泽东说:
第一个问题,人民公社的出现。
这是三月成都会议、五月党代表大会没有料到的。其实,人民公社四月已经开始在河南出现,这就是卫星公社。我们一直到八月才发现这件事。我们找到了一种形式来建设社会主义,便于从现在较低级的所有制(集体所有制)进到高级的所有制(全民所有制),便于从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制进到共产主义的全民所有制,便于办工业、办教育、办民兵,工农商学兵,各种事业综合起来搞,规模大,人多。这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第二个问题,关于保护劳动热情问题。
对于犯错误的干部怎么处理?所谓犯错误,在这个时期,主要是强迫命令,还有讲假话,还有不关心人民的生活,注意了生产,忘记了生活。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干部应该采取耐心说服的方法,不给处分,叫他们作一些自我批评。对于严重违法乱纪的干部,就应该加以处罚,如果不处罚,就会挫伤干部的热情,就会挫伤劳动者的劳动热情。
第三个问题,关于苦战三年,基本改变全国面貌的口号问题。
我对这个口号有怀疑。对苦战三年,基本改变农村面貌这个口号,我也是曾经有怀疑的。在四月武汉会议上,我提出可不可以改为:苦战三年,初步改变农村面貌。后头,曾希圣拿出三张安徽河网化图,说服了我。现在看来,农村今年这一年大跃进,再搞两年,面貌基本改变,我看可以。至于说全国,那恐怕还要考虑一下。
第四个问题,一些党内外的争论问题。
最近围绕人民公社这个问题,有各种议论。一些地方纷纷宣布自己是全民所有制,纷纷宣布两年或三年或四年进入共产主义。他们有冲天的干劲,革命热情很高,这是非常之可宝贵的,缺点就是太急了一点。我们这回这个决议,主要的锋芒是向着急这方面的。当然,这个决议也给了观潮派、算账派以答复。
第五个问题,关于研究政治经济学问题。
郑州会议提出,研究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马恩列斯论共产主义社会》,请各省组织一下。在目前研究这个问题,有很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六个问题,关于研究辩证法问题。
郑州会议期间,不知是哪位提出“大集体、小自由”,这很好,我很赞成。还有生产与生活问题,要抓生产,又抓生活。还有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时并举,中央工业与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工业与中小型工业同时并举,土法与洋法结合,还有管理体制的中央统一领导和地方各级分级管理,这些都是两条腿走路的问题,属于辩证法范畴,对立统一学说里面的问题。在社会制度问题方面,在社会主义阶段有两种所有制同时存在,也是对立统一。
武昌会议,我们提出实事求是地制定一九五九年的经济计划,我们的思想又热,但是又有点冷。有相当的科学分析,比较实事求是,和我们的雄心壮志相结合,就避免了由于一九五八年而产生的一些不切实际的缺乏根据的想法。比如,从前我们想过明年要搞三千万吨钢,到一九六二年搞一亿二千万吨。我那时忧虑的问题是这么些钢做什么用,我在中南海游泳池找人谈这些钢的出路。
实际上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可能,一个是需要。那个时候我没有考虑这个可能性的问题。到了武昌,我就感觉不那么妙了。所以,现在我们把盘子放小,明年不搞三千万吨,而搞一千八百万吨到二千万吨。现在要把空气压缩一下。要留有余地,提出的计划低一点,让群众的实践超过我们的计划。
第七个问题,十五年纲要问题。
在郑州会议搞的那个十五年纲要,目前放它一下。因为纲要说的那个四亿吨钢可能不可能、需要不需要,这两个问题都缺乏根据。看来目前是没有可能作这样一个计划纲要。
第八个问题,关于军事工作。
一九五八年的军事工作,有相当大的发展。一是整风,二是官长当兵,三是参加生产,四是大办民兵。当然,军队现在要训练,如果统统去搞整风、参加生产、炼钢、搞公社、搞水利,根本不训练了,那也不行。
第九个问题,关于教育制度的改革。
今年这一年,实行了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制度,这应该说是一件大事。
第十个问题,关于两种可能性。
公共食堂、托儿所、人民公社,这些东西会不会巩固?看来是会巩固,但是要料到有些东西要垮掉。巩固和垮台,这两个可能性都存在。总的说来,垮掉是部分的和暂时的,它的总趋势是要站立起来,发展起来。党也有这两种可能。现在,我们就要注意到可能发生的那种不利于巩固的大规模的分裂。你如果不想到,不准备着,就会发生;你准备着,就可能避免。
关于我们这个人民共和国,我看还是两个可能,或者胜利下去,或者灭亡。列宁是不避讳这个问题的,他屡次三番地说或者是胜利,或者是灭亡。我们现在就要积极准备,比如搞钢铁,搞粮食,搞机械,搞电力,搞铁路,搞各种事业,争取在三四年内基本建立我们的基础,使我们这个国家比较现在巩固一些。
我们现在是虚名很大,实力不大,名实很不相符。在政治上,我们是个强国,在实力上,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我们还是个弱国。因此,在我们面前提出了一个任务:我们要来一个变化,由弱变到强。不要因为外国人一吹,把我们自己的报纸打开一看,净是干劲冲天,搞得神乎其神,飘飘然。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估计到不高兴的事情这一面,索性讲清楚。
我借这个机会讲一下这些倒霉的事情,无非是托儿所、公共食堂、人民公社垮台,共产党分裂,国家被灭掉,我们又去打游击。不过,我们有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管着,所有这些倒霉的事,都是暂时的、局部的。我们历史上经过多少次的失败都证明了这一点。
帝国主义、世界上的资产阶级,一定要灭亡,是永久的。而社会主义事业,有损失,有失败,因为我们搞得不好,因为我们预先没有估计到,或者出了事情我们处理得不好,那种挫折、分裂、失败,甚至灭亡,都是暂时的,不久就要恢复。可能性,还要估计到不好的可能性,这样有益无害。
第十一个问题,关于我不担任共和国主席的问题。
这次要作个正式决定,希望同志们赞成这个决定,并且要求三天之内,省、地、县逐级开一次电话会议,分别通知到地、县和人民公社,三天之后发表公报,免得那时下面感到突如其来。
最后一个问题,关于国际形势。
今年这一年,国际形势又有很大的发展。我想拿两句话可以说:敌人方面烂下去,越烂而亡;而我们这边就好起来,我看是一年年好起来。当然,要估计到有曲折,还要经过长期曲折的斗争,并且要估计到战争的可能性。
12月12日
毛泽东说:
全国一盘棋和地方积极性这两个东西相结合,一有矛盾,按照全国一盘棋的原则解决。要顾全大局。顾大局,是最高的品德,并不吃亏。你那个地方越顾大局越有出路。现在的大局就是要牺牲自己,成全别人。你看那位红娘,晚上那么冷,站在外头,后头拷红,挨打,她有什么利益?专门帮人家。还有白蛇传里的小青,专打抱不平。搞基本建设,轻重缓急要排队,要顾全大局。
12月22日
阅十二月十九日编印的《宣教动态》一九五八年第一六五期刊载的《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对待教师宁“左”勿右》的材料
这个材料说:
最近清华大学物理教研组支部的党员在讨论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时反映出一些不正确认识。
(一)认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知识分子是革命对象,过共产主义关更是革命对象,因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连团员助教也被认为是革命对象。
(二)认为高级知识分子都是从根本上反对党的教育方针,他们摆开了阵势向我们进攻,必须还击;所有的统战对象都是促退派,把他们摆在这里,只是为了树立对立面。
(三)认为从工人阶级的利益出发,应当走阶级路线,在学校中提群众路线是不妥当的。为了划清界限,宁可“左”一些。提“发挥老教师的作用”,就会模糊阶级界限,放松斗争。
(四)认为现在党的威信和群众觉悟都提高了,到了党员可以取而代之的时候了。一切组织都应当换上党员来领导。
由于存在这些错误认识,这个党支部在工作中采取了一些错误做法。清华大学党委发现上述情况后,已检查纠正了这种错误做法。
12月23日
毛泽东说:
政工会议上,要谈谈人民公社问题,看看大家有什么想法。我没有想过今年搞人民公社,也没有想过在农村搞食堂,帝国主义却造谣,说这些都是我出的主意。
有些事情的发生是可以预料的,但有些也很难预料到。人民公社是没有预料到的,直到今年七月份还没有想到。钢翻一番,是我在中南海游泳池同王鹤寿吹的,我说试试看,没有料到真正翻了一番。
我们国家还有灭亡的危险没有?有。我们就是灭亡,也是暂时的局部的。人民公社也会崩溃一部分,这没有坏处,可以得到教训。你有垮台的准备,就不会垮,至少是垮得少,你可以整顿教育。你如果没有垮台的准备,那就危险。
这样讲,与东风压倒西风、纸老虎等论点,似乎不符合了,其实还是符合的,什么事情都有两个可能性,巩固或者崩溃。所谓纸老虎,并不是说它现在已经死了,不打是不会死的。帝国主义还活着,还是要斗争,到最后它就死了。要经过斗争,中间有曲折,不会没有风浪的。
1月12日
毛泽东说:
中国是一个穷国,穷得要命。穷就弱,中国又穷又弱。中国在政治上算是比较强的,人多、地大,而且人民都组织起来了,有干劲,啥也不怕,帝国主义那一套也不怕,在这方面中国是一个强国。在经济上中国是一个弱国。六亿五千万人口只有一千一百万吨钢,算多吗?平均每人只有一指头的钢。杜勒斯怕我们的政治,不怕我们的军事,怕我们的将来,现在他还不在乎。
要解决资金问题,就要发展消费品的生产。资本迅速和大量积累的来源是消费品的生产,即从轻工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等方面得来。重工业生产就不同,建设时间长,投资多,利润又薄。所以,必须是重工业与轻工业同时并举,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大中小工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与土法生产同时并举。
1月22日
阅邓小平一月二十一日送审的《人民日报》社论稿《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
社论说:
党的中医政策是党在我国卫生工作方面的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越来越多的事例,证实了中医中药在人民卫生事业中所起的重大作用。继续纠正轻视和排斥中医中药的错误观点,仍是卫生部门当前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中医有很大的数量,他们掌握着我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医药科学知识和治病经验,能治好很多疾病,包括一些用西医方法疗效较差的疾病。西医和中医,只有紧密地团结起来,很好地合作,才能共同战胜疾病这个敌人。不要对于中医治疗办法中暂时还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部分轻易加以否定。
1月25日
阅陈伯达一月十八日从福建发来的一封信
陈伯达在信中就他在广东、福建两省部分地区考察农业生产的情况,提出一些看法:
(一)密植。根据不同地方的土质、气候和技术措施等条件,密植程度应有不同。
(二)深耕。正如主席在北戴河会议上说的,深耕的尺寸,在北方和南方应该有所区别。就南方来说,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和季节,应注意深耕的不同尺寸。
(三)农民对于今年的粮食是有些担心的,应将粮食的底子向群众公开,商量如何节约用粮。
(四)不论生产或生活问题,都应反复同群众商量,不宜只由干部单方面独断。要认真思索毛主席反复说过的要爱惜民力这个重要指示。
(五)去年,有些地方提出要压这个、跨那个的口号,这样做会使自己孤立,并往往使自己陷于落后。
(六)今年这里的农业生产指标,可以考虑提翻一番,或稍低些,力争超过,不要提得过高。
(七)公社需要有一套逐步完善的关于劳动组织、定额和报酬的生产管理制度。
同1月25日
阅新华社一月十九日编印的《内部参考》第二六八八期刊载的关于广东新会县一些人民公社在发放第一次工资后出勤率、劳动效率为什么普遍下降的报道
报道分析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
(一)主要是分配比例不合理,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的比例一般是六比四或七比三,供给部分过多,工资部分太少。
(二)劳动组织和责任制不健全。
(三)群众对人民公社的性质和政策有误解,宣传工作又做得不够。
此外,同某些干部的强迫命令作风也有很大关系。
同1月25日
阅新华社一月二十二日编印的《内部参考》第二六九一期刊载的关于内地对香港副食品供应量锐减后所产生的影响的报道
报道说:香港副食品历来绝大部分是依靠内地供应的。最近一个月来,内地副食品对香港供应量锐减,价格猛涨,在各阶层人士中引起了很大波动。
1月26日
主持会议
在邓小平讲到武昌会议上主席讲过钢一九六二年搞到五千万吨时,
毛泽东说:那就了不起了。五年计划,一年增加一千万吨,能不能搞这样多,我还怀疑。
在邓小平讲到基本建设项目,北戴河会议提出一千八百多大项,武昌会议减为一千六百三十九项时,
毛泽东说:减得不多。
在邓小平讲到农村人民公社有一千四百万人办工业时,
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大改组,钢铁一来,全党办工业,农村工业,公社工业,有一千四百万人。
在邓小平讲到搞高潮的一套办法要拣起来,搞得轰轰烈烈,不要太冷,要热时,
毛泽东说:郑州会议以后就压缩空气,到现在压了两个月了,我看再也不能压了。当然,有缺点还是要批评,那种批评也不能叫做压。要鼓气。
在邓小平讲到目前有松劲现象时,
毛泽东说:他们讲没有松劲现象。各省究竟有多少松劲现象?我问了很多人,他们都说没有松劲。究竟松了劲没有?恐怕有是很少数的。压缩空气,许多人不敢动笔了,新闻记者、社论作家不敢写了。重新鼓起气来,要善于写报告,善于写社论。去年元旦有个好社论,叫做《乘风破浪》。今年元旦没有写一篇好社论,今年元旦的社论没有劲。
在邓小平讲到整社当中干部在一个时候头低一下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个必经过程时,
毛泽东说:十二月、一月,低那么两个月,二月就要抬头了,二月还不抬头,这一年就完了。
在邓小平讲到去年宣传方面确实有不实事求是的浮夸现象时,
毛泽东说:把那一部分去掉,把那个热保存下来,恢复起来。现在报纸不那么很热了。要成版搞一个问题,搞那么几天,就搞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