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法考-三国-01-国际法

2019-07-20 12:24 作者:蔚蓝的⑤  | 我要投稿


国际法

01-国际法

  • 常识性问题

    • 处理国家内部问题对应的是国家主权原则,处理国家间的问题对应的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领土主权取得的方式是否合法与这两个原则的适用密切相关

    • 和平不等于非武力

      • 国家的自卫行动和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武力行动虽然采用了武力,但也属于和平手段,这两种国际争端解决方式并不为国际法所禁止

    • 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针对非军事目标的武力打击都是国际法原则上禁止的

    • 无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针对平民、战俘等弱势群体,“人道主义原则”(保护其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人格尊严)都适用

  • 国际法的渊源和效力

    • 国际法的渊源

      • 国际条约

      • 国际习惯

      • 一般法律原则

    • 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实践(宪法无规定)

      • 适用方式

        • 条约直接适用(并入)

        • 条约与国内法并行适用(互为补充)

        • 条约转化适用(转入)

          • WTO协议

      • 条约与国内法冲突的解决

        • 民商事范围内

          • 条约可以优先适用,但知识产权领域的条约转化为国内法的除外

        • 民商事范围外

          • 视法律的具体规定而定

    • 国际法基本原则

      •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

      • 不干涉内政原则

      • 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

      •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

      • 民族自决原则

      • 善意履行国际义务原则

  • 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

    • 国家主权豁免

      • 现状

        • 国家主权绝对豁免

      • 理论

        • 国际主权限制豁免

    • 国家法上的承认(法律意义的承认)

      • 承认的主体

      • 承认的对象

      • 承认方式(法律意义)

      • 承认的性质

      • 承认的后果

    • 国际法上的继承

      • 条约继承

      • 财产继承

      • 档案继承

      • 债务继承

    • 政府间国际组织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区别关键在于产生和活动的依据

        • 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间协议

        •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相关国家的国内法

    • 联合国体系

      • 联合国的组织机构

      • 联合国大会

      • 安全理事会

    • 国际法律责任

      • 国际责任制度的发展

      • 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归因于国家

      • 免责 :排除行为不当性(国际法另有规定除外)

  • 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

    • 领土制度

      • 领陆

      • 领水

      • 领空

      • 底土

    • 领土主权

      • 先占

      • 时效

      • 添附

      • 征服

      • 割让

      • 殖民地独立

      • 公民投票

    • 海洋水域的一般构成及沿海国的权力

      • 领土

        • 内海

        • 领海

      • 非领土

        • 毗连区

        • 专属经济区

        • 公海

    • 海洋地图的划分及沿海国的权力

      • 领土

        • 内海和领海下覆底土

      • 非领土

        • 大陆架

        • 国际海底区域

    • 群岛水域和国际海峡

      • 群岛水域

        • 构成

        • 法律制度

      • 国际海峡

        • 构成

        • 法律制度

        • 航行制度

    • 南极和外层空间法律制度

      • 共同原则

        • 人类共同利益

        • 和平目的

        • 自由科考

      • 特殊制度

        • 南极

        • 外出空间

          • 登记制度

          • 营救制度

          • 责任制度

    • 控制危险废物的越境转移(《巴塞尔公约》)

      • 危险废物越境转移的条件

        • 进出口双方均为缔约国

        • 进出口同意

          • 书面

          • 特定

        • 有无害环境的处置方法

        • 越境转移有保险或担保

    • 控制和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 法律依据

        •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 《京都议定书》

        • 《巴黎协定》

      • 基本原则

        • 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

      • 国家分类

        • 工业化国家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减排折算方式

        • 净排放量计算方式

        • 排放权交易方法

        • 绿色交易方式

        • 集团方式

      • 《巴黎协定》

  • 国际法上的个人

    • 《国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 国籍的取得

      • 国籍的丧失

      • 国籍冲突

    •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 中国公民出入境管理

      • 外国人出入境管理

        • 出入境管理机构

        • 签证

        • 针对外国人“三非”的规定

          • 非法入境

          • 非法居留

            • 强化住宿登记

          • 非法工作

        • 出境

          • 限制出境

          • 强制出境

    • 外交保护

      • 保护的对象

      • 条件

    • 引渡制度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

        • 引渡主体

        • 应当拒绝

        • 引渡程序

        • 引渡效果

      •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和《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引渡的规则(新增)

        • 公约可以但不必然作为缔约国之间产生引渡义务的法律依据

        • 放宽双重犯罪的条件

          • 如果缔约国本国法律允许,可以就公约所覆盖但依照本国法律不予触犯的任何犯罪准予引渡

          • 若被请求引渡者为本国人,缔约国应采取或引渡或起诉,以及或引渡或执行的原则

          • 强调政治犯不引渡原则,而对死刑犯是否引渡的问题没有规定

    • 庇护

      • 保护的对象

      • 构成要件

      • 无权庇护

      • 外交庇护

        • 不符合现代国际法

  • 外交关系法和领事关系法

    • 外交关系与领事关系的区别

      • 外交关系

        • 交涉对象:中央机构

        • 职务范围:全能

        • 工作地域范围:接受国全境

      • 领事关系

        • 交涉对象:地方机构

        • 职务范围:非政治职能(商务、文化和侨民保护)

        • 工作地域范围:辖区

    • 外交机关和使馆人员

      • 外交机关

        • 中央外交机关

          • 国家元首

          • 政府

          • 外交部门

        • 外交代表机关

          • 常驻:使馆

            • 大使馆

            • 公使馆

            • 代办处

          • 临时:特别使团

      • 使馆人员

        • 外交人员

          • 馆长

          • 参赞

          • 武官

          • 外交秘书

          • 随员

        • 行政人员

          • 会计、翻译等

        • 服务人员

          • 司机、厨师等

      • 外交人员、特别使团、领事官员的派遣和任职

        • 必须经接受过同意才能派遣的人员

          • 使领馆馆长

          • 武官

          • 特别使团

          • 不具有派遣国国籍的人员

        • 职务开始

          • 使馆馆长

          • 领馆馆长

          • 其他人员

    • 使领馆的特权与豁免

      • 使馆的特权与豁免

      • 使领馆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区别

        • 馆舍不得侵犯

        • 通讯自由

    • 外交人员和领事官员的特权与豁免

      • 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 外交人员和领事官员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区别

        • 管辖豁免

        • 人身不得侵犯

        • 免税

    • 使馆及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人员的义务

  • 条约法

    • 条约的缔结

      • 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

      • 全权证书的签署

      • 表示接受条约拘束的方式

    • 条约的登记

    • 条约的保留

      • 保留的性质

      • 保留的时间限制

      • 保留的接受和效力

    • 条约的冲突

    • 条约的效力

      • 缔约国“必守”

      • 第三国

    • 条约的解释

      • 解释文本

      • 一般规则

    • 多边条约的修正

  • 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

    • 国际争端的解决方式

      • 强制方式

        • 不合法

          • 战争或者武力解决

          • 干涉内政

        • 只能由安理会决定才合法

          • 平时封锁

        • 合法但不提倡

          • 反暴

            • 不违法行为

          • 报复

            • 违法行为

      • 非强制方式

        • 政治方法

          • 谈判与协商

          • 斡旋与调停

          • 调查与和解

        • 法律解决

          • 仲裁

          • 法院

    •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 仲裁

        • 国际常设仲裁法法院

      • 法院

        • 国际法院

          • 诉讼管辖权

          • 咨询管辖权

          • 特殊制度

        • 国际海洋法法庭

  • 战争和武装冲突法

    • 战争和武装冲突

    • 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

      • 外交和领事关系断绝

        • 特权与豁免不因此减损

      • 条约变化

      • 经贸往来禁止

      • 对敌产和敌国公民的影响

    • 战时中立

      • 中立国的义务

    •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既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武装冲突)

      • 对武器的限制

        • 已明确禁止

        • 尚未明确禁止

      • 禁止不分皂白的战争手段和作战方式

      • 禁止改变环境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 禁止背信弃义的战争手段和作战方法

        • 不禁止使用诈术

    • 保护战时平民、战俘和伤病员(既适用于战争,也适用于武装冲突)

    • 国际刑事法院

ヾ(◍°∇°◍)ノ゙Fighting~


2019法考-三国-01-国际法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