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资157亿,青岛再建超级工程,把高速修到海底,至少能用100年

斥资157亿,中国青岛即将建造超级工程,这将会是青岛地区的第二条海底隧道,建造起来比青藏铁路难度大,让西方直呼不可思议,而一旦该隧道建成,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不惜斥资157亿,青岛决定再建超级工程,要把高速公路修到海底,并且这一隧道将长期发挥作用,建成之后至少能用100年,极大降低胶州湾两岸群众交通耗费时间,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和当地群众生活便利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青岛原本就已经拥有了一条被称之为胶州湾隧道的海底隧道,这条隧道,连接了青岛市的主体部分和黄岛区,而这条相对较老的隧道于2006年开始动工,并且于2011年通车运营,总长度在7.797千米,,其中海底隧道的部分约为4千米如果从地图上来看就能看出这条隧道,实际上是从青岛主体的突出部进行修建,并与黄岛区进行连接,但目前正在进行筹备的第2条隧道却完全不同,这条隧道的起点被设置在了西海岸新区淮河东南千山南路路口以东的区域,而登陆地点则选择在市北区杭州支路新冠高架路以东,这样一来和胶州湾隧道相比,这条隧道的长度就更长了,几乎相当于前者的两倍,达到了15.8公里,而其中位于海中的部分更是会长达11.1公里。

隧道长度的增加带来的实际上是施工难度的大幅度增加,毕竟在水下的隧道不仅要保证不受水底地质环境变动的影响,尤其是地震可能会对隧道造成毁灭性打击,因此隧道本身的抗震能力一定要足够强大,同时还需要保证隧道内部不会进水,否则一旦进水,轻则影响通行安全,重则导致整个隧道报废,甚至造成人员生命损失,这是几乎无法承受的后果,因此青岛这条隧道不仅投资高达157亿,整体施工工期也可能需要到2027年才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然而虽然隧道工期漫长并且耗资巨大,但建成之后对青岛市带来的政治影响却是非常大的,首先就是此前的胶州湾海底隧道是禁止货车通行的,因此在两岸之间运输货物的货车,实际上仍然要走跨海大桥,需要消耗更久的时间,经济效益更低,而在第2条海底隧道建成之后,这条隧道是支持小型货车的通行的,能够大大减少两岸小型货车的通行时间,其次就是这条隧道不仅能够连接青岛市的东城区和西城区,还缓解了第1条海底隧道在早高峰时受到的通行压力,避免出现堵车等状况,最后则是这条隧道的投入运营必然让青岛的经济发展程度更上一层楼,毕竟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

简单来说,青岛的基础设施建设绝不会止步于第2条海底隧道,未来青岛必然建造更多将胶州湾两岸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铁路或者是隧道等基础设施,使得整个青岛的经济更进一步发展,而类似的建设也不仅仅发生在青岛一座城市,整片神州大地都在进行相关建设,从而让中国经济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