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里山和自然环境教育丨城市设计女青年301Lab

浅谈日本里山和自然环境教育


里山一词起源于日本,最早记载于日本江户时期,特指“山林”,即传统意义上的农用薪炭林(也就是提供城市和农村炭烧的树林)。然而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很少再使用薪炭林,因此关于里山的定义就变得更加广泛了,现在多指位于都市和原生林之间,由住家、聚落、耕地、池塘、溪流与山丘等构成的综合地景。下图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的里山由二次林,农地农家,草原,水库等多种环境构成。

里山的基本构成
在日本,“里山”强调了生物多样性、经济多元性以及市民参与性。特别是市民参与机制对“里山”类乡村自然景观保护和进展具有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从下面的对话中学习日本里山有利于新农村建设和环境教育进展的内容。
Question One: 日本里山的现状怎么样了?
Answer:
随着50年前城市化的发展里山的衰退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伴随居住人口过少的现状,里山逐渐衰败荒凉,一些入侵物种在无人管理的条件下霸占里山原有的生态环境,这也导致了日本生物多样性系统受到损害,以及一些由于地形沉积而导致的灾难和地方传统农耕的结构破坏等现象。
日本环境省在2010年发布了《里地里山保全活用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针对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由于公害问题导致的里山的衰败,保全以及活用里山。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还会有一些陌生,1994年高畑監督指导的吉卜力动画《平成狸猫大战/百变狸猫》(平成狸合戦ぽんぽこ),可能会是一些小伙伴们的童年回忆,影片讲述的是一群住在东京附近的狸猫由于城市化要用他们赖以生存的里山林开发成高楼林立的新区,于是狸猫们开始想利用自己的幻术吓唬人类,借此使新城建设工程搁置的故事。当时高畑監督也希望通过这个故事唤起人们对自然的重新思考。

平成狸猫大战/百变狸猫中的里山风景
而另一方面,里山的衰败也引起了21世纪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关注。政府提倡地区需要一种新的参与方式来保护里山与人类的生活和谐相处。因此保全活用行动计划倡议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农民生计或农业发展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唤起人们对农村次生自然的重新认识。由此看来,过去日本从昭和末期开始面临的里山衰退的问题,对于同样有着农耕社会文明的中国,同时也在高速发展的中国而言也是同样值得借鉴的。
Question Two: 那么,里地里山的重要作用都有哪些呢?
Answer:
首先里山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场地,同时可以做到防灾和气象缓和的作用。里山的树木可起到,防止台风,沙尘暴的作用。同时由于树木根茎恰似海绵一样扎在土地里,可以很好的防止泥石流和洪水。而大量的自然植物的光合作用下,可以形成清新美好的空气。当然,里山也可作为环境教育学习的场所,孩子们在大自然中体验爬树,捡果实,观察昆虫,捉迷藏,竹蜻蜓,野营等美好的活动。

里山环境教育活动
Question Three: 里山为什么被荒废了呢?
Answer:
主要原因一共有三点:(1)首先是中山间地域的生产生业形式结构产生了变化,过去的林业,矿业,薪碳业都慢慢被停止放弃,导致薪炭林等二次林的价值,甚至二次草原价值的流失。(2)其实由于里地里山人口不足,二次林,二次草原的管理利用被放弃。(3)二次的自然环境的质的变化引起许多特有生物的消失。
Question Three: 那我们应该如何守护里地里山呢?
Answer: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法和对策中守护里山,(1)首先确保里山土地功能多样化,生物多样性的保全,保护里山自然环境。(2)其次,确保里山管理人员的培养。(3)更加承认里山的价值,普及环境教育学习。

日本于2003年颁布了《增进环保热情及推进环境教育法》,该法的特点有:
(1)完善相关法律,明确了国民、地方团体和政府的责任义务;(2)明确国家需要财政或税制等措施推进环境教育;(3)强调环境教育与当地住民生活之间的协调。通过环境立法督促环境法制观的觉醒,培养全体国民的环境综合素质,得到了较为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Question Four: 中国接下来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可参考价值
Answer:
如今中国农村也存在日趋严峻的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耕地抛荒、次生林疏于管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努力挖掘农村自身发展潜力的同时,积极寻求城市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从日本里山以人的基本参与制度为出发点去探讨中国新农村规划,融合“市民、参与、资金”,推动市民参与规划的积极性,推广环境教育参与是值得参考的。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中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保障环境教育的实施。另一方面,中国由于针对地区和学校实际情况的环境教育教材的不足,学生很难展开对自己生长环境里的环境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地方政府和父母等一起开展的环境教育的不完善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将从日本里山环境教育的的典型案例中,看一下日本里山与环境教育的事例吧。

案例分享-岐阜县白川村及富山县地区的「白川乡与五箇山的合掌构造村落」中的「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

场地介绍
白川乡位于歧阜县西北群山之中,以“合掌造”聚落而闻名,是日本唯一登陆世界文化遗产的村落。因海拔与气候的原因,富山县与歧阜县一带的民家形成了可抵御积雪的覆草屋顶造型,坡度极陡峭。建筑通体木结构,如同将双手合掌支撑一般。与日本气候温和地域常见的轻盈坡屋顶相比,这种厚重而古拙的合掌屋罕见而极具识别性。单体建筑本身也更为高大,屋顶空间被用来养蚕和劳作,既满足采光又能抵御寒流,极富原始的美感。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的经纬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于2005年4月成立,坐落在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的合掌构造村落往白山约2公里的馬狩(Magari)地区。地区占地172公顷配有住宿,校舍和富饶的自然风景。
自然学校以“与自然共存/与地区共存”为主要概念,在管理和运营学校的同时,围绕学校开展了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地方自然保护活动,区域振兴活动以及国内外与环境有关的交流联合项目。学校由地区(白川乡),环境非政府组织NGO(日本環境教育フォーラム)和企业(丰田汽车)为了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共同致力管理。

自然学校由地区政府,环境NGO和企业共同管理
学校的拜访学习是预约制,可接受从儿童到成年人进入学习,学校为了让使用者感受到大自然的重要性,通过合宿体验来加深他们对环境和绿色康复场所的看法。
环境学校将通过环境教育活动,在保护和恢复周围自然环境的同时,为白川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服务构成
・为从一般游客,到学校团体等受众群体提供服务。
・为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活森林科学体验,林野散步,里山的游园塾(当地儿童的环境教育)等等活动。
・为提高日本的环境教育水平做出的贡献,支持地方灾害复兴。
・促进周边例如飛騨地区的森林环境保护以及白山国立公园的外来物种驱除等等。

自然学校共生活动的理念
・与地区・白川乡的传统文化共存
・与自然共存:保护和恢复当地的自然环境,实现生物多样性社会
・与社会共存:通过向企业和儿童传递环保意识和生物多样性保全理念,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的主要活动
1. 与地区・白川乡的传统文化共存类活动
①古道复兴(马守・加须良间古道的复原)项目
・2005年-清理曾经布满灌木丛的道路
・2008年-2008年白川乡的村民加入计划,一起对步道进行管理维护
・2009年-开始整备加须良地区的步道
②茅草屋复原项目
・首先在自然学校的场地中对茅草屋(Kayaba)进行修复
・割下茅草进行干燥处理
・处理过后的茅草会用于自然学校内的合掌构造茅草屋使用
2. 与地区自然共存类活动
①里山-奥山动植物项目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位于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与生物圈计划”,为了开展对里山和奥山的综合保护,选择了岐阜蝴蝶(里山),睡鼠(中山间地域)和黑熊(奥山)三种稀有物种作为目标观察生物进行调查。

②杂木林的动手项目
・在学校周围种植有杉树,赤松和橡树等次生落叶阔叶林进行二次林的生长管理,引导各种生物圈进入。同时,回收过去开发隧道后剩余的土壤进行绿化活动。
(小科普-关于里山二次林管理,我们可以参考下图)

里山二次林管理生长图
3. 与社会共生类活动
①企业职员,职业研修人员,大学生研究等群体
・除了进行培训以增强组织的团结感和培养优秀环境保护人士以外,为了增强公司所需的生物多样性知识学校会根据团体的意愿和需求的开展环境教育培训。例如登山计划是树立团结意识和培养领导者。攀登之后,体验者们会感到自信和信赖感以获得成长。
②中小学生团体项目
・面对象征着祖国未来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启蒙,同时介绍科学与制造的乐趣以及环保技术。学校通过自然界中的创造性活动来培训未来的领导者候选人(初中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领导能力的计划。比如环境技术(燃料电池)实验和环境创作活动等等。

丰田白川乡自然学校认为“环境共生”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通过努力培养能够独立思考和行动的人,其目标是共同成长,而不是被教与被学。

里山作为次生自然地域,传统的发展形态正面临严重危机,对里山的维持和保护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中国也存在日趋严峻的农村人口减少和老龄化、耕地抛荒、次生林疏于管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努力挖掘农村自身发展潜力的同时,积极寻求城市和社会的广泛支持。
学习借鉴“里山模式”,可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类似日本丰田自然学校这样将环境教育理念注入农业和林业,为里山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迎合当前城市居民休闲放松、田园生活体验的需求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民宿,创新农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城乡互动交流和一体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里地里山保全活用行動計画
https://www.env.go.jp/nature/satoyama/keikaku.html
2. 日本と中国の環境教育に関する比較研究
―環境教育モデル校の分析を中心にして―
环境教育立法现状与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思考文 / 齐海云
3. TOYOTAの森づくりTOP
https://www.toyota.co.jp/jpn/sustainability/social_contribution/feature/forest/sirakawa-go/
4. 简谈日本“里山”理念中的市民参与机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迪
5. 吴玉兰 高速增加期前后日本城市建设中的市民参与机制——以关东关西地区为例[J] 现代城市探讨 2003(2):36-39
6. 朱捷 北京市东城区公众参与机制探讨[J] 行政法学探讨 2010(1):125-131
7. 郑芳菲 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探讨[J] 中外建筑2011(5):29-34
8. 钟晓玉 董希斌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讨论[J] 森林工程 2008(1):18-21
9. 李明秋 赵伟霞 耕地资源的价值系统及其经济补偿机制探讨[J] 江西农业学报 2010(9):152-154
10. 地域社会との連携による地域環境教育の実践/中西僚太郎 山村順次 三澤正
11. 学校林としての里山有効活用について-環境教育の視点から里山保全活動・自然体験活動を通して/加藤 隆秀
12. 日本里山环境管理模式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姚忠 辛在军 吴永明 游海林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