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夜色,只是蒙了一层温柔雾气的明媚——关于专栏的某些碎碎念

2021-08-10 22:49 作者:LSmiler  | 我要投稿

感激您阅读这篇碎碎念。配图纯属凑数。

话说平台出了一个“专栏4周年”的活动,秉承“能蹭一蹭就得寸进尺”的初衷——话说,这种比喻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儿——自然是要凑凑热闹的。

系统提示在过去的一年里,一共码了51.8万字,平均每7天1万字,我也不知道这算多还是少。同时,让我惊讶的,是自己阅读了69.7万字。这与想象中完全不符合,因为我很少去看其他人的文字内容,至于【崩坏3】也只是去看看官方的新闻。于是,我完全不能理解这里是如何统计的。

关于【专栏】这个“题材”,我是一直没太明白平台设计的【着力点】。

从当代社会需求看,资讯类的图文肯定是阅读权重最高的,反正没什么营养的真假资讯填充了很多人的无聊生活,大家各得其所,倒也是个小小温暖。从这个角度看,平台的【专栏】与其他平台的“推送热点”并无差异,反正阅读热榜排上号的高概率不会是有深度的东西。

同时,平台又希望把【专栏】打造成【深度阅读】的基地,从最近的“小说大赛”看,平台很有可能涉足“轻小说”或者“深度阅读”领域,不管是哪种,都需要【审核】、【编辑】拥有相对较高的文学素养和市场洞察力。

不管是“轻小说”或者“深度阅读”,都与“为赋新词强说愁”没办法沾边。如果说“轻小说”是用来【悦人】的,那么“深度阅读”多半是用来【悦己】的,更为重要的是,后者需要极为丰厚的阅读量或者社会阅历做支撑,如果生活一直锦衣玉食,笔下的内容大抵是只能风花雪月,泛而无涵的。

此外,从官方公布的内容,我们是可以清晰地看到平台与(视频)创作者有【签约计划】,大抵是其他平台习惯标注的“独家创作人”。我们姑且认为这对那些辛苦创作的【专栏制作者】来说是个重大利好。

其背后的问题是,【文字】的优劣是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是阅读量吗?还是某些人的喜好?我看有些签约视频作者“上岸”(指与平台深度利益绑定)后的作品,基本就是工作室流水线化生产,为了流量也无所不用其极,“专栏”是否同样会走上这样的路?

好吧,不扯这些过于遥远的了。

现在我码字儿吧,会比以前谨慎许多,说来也奇怪,稍微写一点【现实】的,就会被贴上“涉及违规或不适宜”的标签。这里删了1000字,不聊了。

年纪大了,吃的亏多了,我就越发相信很多事儿要想看到全貌,不是从上向下看,而是从下往上看。可惜,从下向上看到的,你不能写,因为写了就不能过审——说实话,那还不如写小说。

我看很多【大家】的小说,其实都是饱藏私货的,这种作品读起来才算是一种探宝活动,乐趣无穷。可惜,这年头大家都喜欢看“轻”小说,一旦“重”了,脑袋都觉得昏沉,作为催眠读物倒是极品。

其实我好多次都说,大家真的不要在“手机文字”上停留太多时间,而是要把时间消耗在【书】上——电子书也成,实体书也成。这倒不是说“手机文字”干货浓度太低(事实上,每个人对干货的理解有极大不同),而是用手机看字儿从本能上就会想快点刷完——这与深度阅读其实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咱又不能指望每个人都可以用14寸以上的大屏幕去看文字,于是,手机阅读强调【快】是必然,即使是以前强调节省时间的【听书】,本质上也是一种【快阅读】。你可以自己问问,听完一本书后,你真的能复述出全书的基本内容吗?如果可以,代表书“的确看完了”(并不是看懂了),如果不可以,那大抵说明那段时间实际上是被消耗掉了。

由此,我在看这期活动的要求——聊自己满意或失望的作品,以及写作的灵感和困难时,其实是相当迷惘的。我自己码的字儿,有不少都是一时兴起的练笔作品,只是为了保持手感(这篇也是),同时,也谈不上满意或者失望,要说矫情一些,“更好的作品大概是下一篇”。

我码字儿,更多还是【记录】,以便于有一天回头看看,会知道我在某时某刻对某件事的观点。由于繁杂之事过多,我已经不再保持每天手写日记的习惯,而是借【文字】之名把近期的所见所思所想进行深度杂糅——也就是巧妙地在各路干货中揉入各种私货。

之于我,有深度思考的文字作品,大抵是5000字向上的那些。5000字以下的基本属于各种练笔,或者只是视频的某些文案——因为为了控制视频时长,一期文案的总字数是不宜超过3000字的。

不过,我有时很烦去写这样的长文,不仅要引经据典,还要遣词造句,结构上还要力图精致完整,更为关键的是,这类内容通常没什么人去看——专栏的阅读量其实也会影响个人其他作品(例如视频)的推荐度。

所以,很多事儿都要通盘考虑。

回到标题,这“夜色,只是蒙了一层温柔雾气的明媚”纯属矫揉造作,你甚至可以说这是“裹了一层爱意的巧克力幕帘”,总之,这大抵是“骗骗”那些对【文笔】知之甚浅的后辈们的。

白居易有个观点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影响深远。或许对我而言,看书与码字一样,一定是要带着某种【目的性】。可能人到了一定年纪,自然会变得格外现实和功利吧!

胡扯了这么多,也该点到即止了。


夜色,只是蒙了一层温柔雾气的明媚——关于专栏的某些碎碎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