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这些梦回童年的动画主题曲,有你的记忆吗?

2020-04-29 20:43 作者:指弹中国-指弹吉他  | 我要投稿


你有多久没有看电视了,你有多久没有看动画片了?2020年了,今年你几岁了?


2020年,在这个沉重的开年之时,我想与大家共度这篇文章的十分钟时间,与琴友们一起驻足,一起回忆一下过去。


即便出生在不同年代,但我们有过一样的岁月。在假期最后几天狂补作业的时候;在课上偷偷传纸条的时候;在跑过操场,听见耳边的风的时候;在放学回家,守在电视机前的时候…


那时,你身边是我,我身边是你。

1941年动画片《铁扇公主》剧照


一切从1941年,一部叫做《铁扇公主》的动画电影开始。这是中国,也是亚洲的第一部动画电影。


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国产动画的齿轮自此开始旋转,一直转到六十余年后的今天。


动画片《大闹天宫》中最经典的这一段配乐,每当响起就令人心潮澎湃。美猴王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在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中都是抹不去的英雄形象。所以在各种各样西游题材的电影和动画作品中,都会把这一段作为高潮场面的BGM。


动画片《大闹天宫》孙悟空形象


此曲原名《小刀会序曲》,是1962年的民族舞剧《小刀会》中的配乐。而这部舞剧讲述的就是1853年小刀会起义,从背景和音乐的情绪上契合了美猴王的形象。


另一部电影《哪吒闹海》,童年的我看了十遍不止。犹记得除了打斗时的京剧锣鼓配乐,还有开头哪吒出生,莲花盛开时的长笛声,哪吒重生后与师父相见的弦乐。


动画电影《哪吒闹海》剧照


从建厂到大约1980年,这一时期动画配乐中西结合,但传统音乐仍占了更重的比重,与样板戏的伴奏较为相似。京剧脸谱、皮影、剪纸式样的绘画风格,片中大量打戏的处理方法与音乐相配合,也有非常强烈的戏曲风格。


当时的代表作还有《小蝌蚪找妈妈》、《草原英雄小姐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和寓言。既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画风和音乐风格也就各自不同。如陕北的《兰花花》,侗族的《长发妹》,哈尼族的《火童》,白族的《蝴蝶泉》,蒙古族的《海力布》等等,仔细听配乐,都融合进了各个民族的传统乐器和旋律。


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国产动画,配乐还是相当传统的。


动画片《黑猫警长》剧照


转眼间,齿轮转到1980-1999年。


1990年,《灌篮高手》开始在《周刊少年JUMP》上连载。《花仙子》、《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开始偷偷出现在我们的课本间。90年开始,中国的漫画期刊《北京卡通》、《画王》等也开始涌现。很多现在已经拖家带口的中国漫画家,都能在这些杂志上找到青涩黑历史。想必你也看过不少吧!


仍以上海美影厂为带头的国产动画,此阶段的代表作,想必你也很熟悉:《黑猫警长》(1984)、《葫芦兄弟》(1986)、《邋遢大王奇遇记》(1987)、《魔方大厦》(1994)…


不知为何,这段时期很多动画的主题曲着实令人印象深刻,甚至堪称魔音贯耳。它们同样会让我们想起美好的童年,但很多我并不认为在音乐层面有分析价值。方便孩子来唱的儿歌,有些更注重歌词的简单和旋律的朗朗上口,算是儿歌和歌谣。


2000年,我们稍停一下脚步。在这一年有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宝莲灯》。

动画片《宝莲灯》剧照


这部电影的三首歌曲——刘欢的《天地在我心》,李玟的《想你的三百六十五天》,以及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你大概也一样印象深刻吧。


这是我们的回顾之路上,国产动画的一个拐点。对比此前的经典电影《大闹天宫》,能明显看出迪士尼动画电影的创作方式。


我们不谈叙事和价值观,在我看来,迪士尼动画电影其实是动画版本的音乐剧,大量的歌曲不但用于交代背景和人物内心,有时也先行或者脱胎于电影本身,成为音乐层面上的经典。


动画片《宝莲灯》虽然未让人物本身一言不合唱起歌来,但是在配乐和主题曲上面的重视,与电影本身相辅相成,绝对是这部电影的加分项。当然也因为,这三首足够好听。


因此,在我的童年里,这三首歌曲的经典程度是与《狮子王》的那首《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相提并论的。当音乐响起,还是忍不住动容。入耳的不止旋律,回忆的氛围也倾袭而来。


动画片《狮子王》剧照


让我们接着走吧。


1999年,少儿频道成立。千禧年降临后,新世纪的大门敞开了。80后、90后逐渐成长起来。


很多朋友没有完整听过这首“动画城”的主题曲吧。当副歌响起,仿佛真的回到放学的下午,楼道里飘着饭香。你知道回到家打开门,一家人在等你,动画在等你,作业在等你,无尽的美梦也在等你。


大批外国动画得以引进。很多主题曲被填了中文词,由中国歌手演唱,也成为我们的记忆。


这一阶段的国产动画不再拘泥于传统,低龄向、全年龄向都有,题材涉及科幻、宗教、校园、家长里短、动物保护、刑侦探案、科普知识、历史人物、玄幻仙侠,万紫千红且风起云涌。


动画片《大头儿子》、《蓝猫》、《西游记》这一类主题曲,会比《邋遢大王》、《海尔兄弟》那一类主题曲,在音乐上更值得一提。比较动听的旋律和契合动画主题精心写过的歌词,会更能让人回味。


动画片《小虎还乡》剧照


在这里私心推荐两首歌曲,来自国产系列动画《小虎还乡》的片头曲和片尾曲。在我看来这是比较优质的动画配乐了,旋律虽然不复杂但是动听,即使长大也令我印象深刻,想要凭记忆重新找到。


每当听到就会想起,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小朋友,曾真心为动画中那只虚构的小虎失落和喜悦过。不知道这些小朋友中,有没有你呢?

 

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开始有一些青涩的情感滋生了吧。


动画片《我为歌狂》,已经是19年前的作品了。十一二岁时喜欢的人,现在还有联系吗?十一二岁时喜欢的歌曲,现在还在听吗?


动画片《我为歌狂》剧照


这部动画现在看,其实挺幼稚的。然而当年,这部相对美型、略微涉及恋爱的音乐题材系列动画还是非常红火的,里面的几首歌曲由少年时期的胡彦斌演唱,如今也成为经典的回忆。


这首歌,我仍记得当年在电视上看到的帅气的叶峰跳上舞台演唱。现在听来也是简单温柔。有些唏嘘,希望你和我都还能留存着少年心气吧。


动画片《我为歌狂》剧照


大约从2002年到2008年,我将它称为“闪客时期”。网络逐渐发展,各种flash动画猛然间铺天盖地,短暂地盛开后又迅速销声匿迹。


除了做成系列的、我们熟悉的诸如火柴人、豆儿、小破孩等等,还有很多极唯美、感人、搞笑的短片。只是可惜如今再也找不到了。这些,你都还有印象吗?


“闪客时期”之后,国产动画进入了一段微妙而略显尴尬的空档期。喜羊羊系列动画和动画电影霸屏几年后,迎来了熊出没的霸屏,似乎也没有其他能够填补的动画。卡酷少儿转向低幼,引进的动画片也极少。


动画片《阿凡提》剧照


上海美影厂前两年重置了当年经典的《阿凡提》系列,但在如今用三维动画重置当年的布偶动画,还根据现在的审美对人物外形进行了改动,甚是不伦不类。


现在的孩子不喜欢,当年的孩子也不买账。就算有一个我认为比较好的国产动画《饼干警长》,但也不再像之前那些动画,可以成为经典。


也许正是因为这段空档期,随后出现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引爆了相当高的热度,也重新燃起了大家对国产动画的希望。


除了动画本身的质量,其中大约也包含了大家的西游情怀。而令人喜悦的是,从《大圣归来》到今天,其间的几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大护法》、《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罗小黑战记》,甚至大胆预测一下之后的《姜子牙》,质量到口碑都让人看到了希望。

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剧照


我们的回顾之路,就走到这里吧。


记得《哪吒闹海》的片尾,哪吒骑着小鹿飞到天上,字幕写着“一九七九年”,如今已是2020。也许我们都有在电视机前等待着动画片那样漫长的下午,也许我们如今已然承担着或者将要承担着生活。还是那句话,愿仍有少年心气,仍愿相信,一切都有变好的可能。


在我看来,创作面向儿童的歌曲有两点应该特别考虑到,一是好唱和朗朗上口,二是旋律简单悠扬。有偏向第一点的,如《舒克和贝塔》、《海尔兄弟》、《小龙人》的主题曲,它可以纯粹面向儿童,我们不论高下,这类歌曲对儿童的乐兴趣培养等成长的意义,远大于音乐上的意义。


而另一种更注重音乐本身,甚至不便于孩子去“唱”。


我仍记得童年看梦工厂动画《小马王》(Spirit),当时年幼也未必真的懂,只是看着主角小马奔驰在草原,伴随着汉斯·季默和布莱恩·亚当斯的歌声,不知为何就热泪盈眶,这种纯粹的震撼大部分是音乐本身的力量。


我也记得千寻告别白龙,与父母恍若无事发生地回到原本的世界时,悠扬响起的歌声。


动画片《宝莲灯》在音乐与动画电影两边的意义都十分重大,而今我们重新看到了国产动画的希望,也期盼还能有动画电影有如当年那样好听的歌,让那些成长着的你,在以后回顾时,轻声唱起,再会心一笑。



本篇来自指弹中国编辑部

作者:陈曦白 编辑:JIN


【往期相关】


互动话题|Livehouse、音乐厅、剧场与小酒馆...总有一款适合你!



这些梦回童年的动画主题曲,有你的记忆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