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4.47 反映论

2022-05-31 21:14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哲学小辞典》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仅供学习参考,如有错漏,欢迎指正】


47、反映论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根本观点。它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人的认识就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人的知识[i]是后天社会实践的产物。列宁说:“唯物主义的理论,即思想反映对象的理论,······物存在于我们之外。我们的知觉和表象是物质的映像。”[ii]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把认识只看做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和作用;同时也不了解认识过程的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因此也就不了解认识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第一次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强调认识依赖于实践,认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能动地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它还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辩证过程。

  唯心主义先验论和唯物主义反映论是根本对立的,在哲学史上表现为两条不同的认识路线的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后,唯心主义先验论就成为资产阶级和一切机会主义、修正主义反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反动思想基础。


[i] 包括才能。

[ii] 《列宁选集》,第2卷,107页。

《哲学小辞典》4.47 反映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