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学习强国」备考的Q&A(三):数量不多、极度重要却被极度忽视的常识考点

2021-10-03 23:26 作者:最后的遥远  | 我要投稿

Q:怎样在「学习强国」中找到公考真题可能出现的考点?(续)

A:今天介绍下一个常见的考察角度——「并非特别热门,也不算冷门」。

根据之前分析可知,当今公考竞争越来越激烈,题目必须出难才有区分度;但公考毕竟要选拔「吃国家饭」的公务员,刻意找一些生僻、冷门的考点也不合适,因此「不热不冷」的知识点更有可能出现真题。

还是以9月20日至9月30日为例,假如你是出题者,最可能从哪件事上面出题?

一、最可能考察「两个宣言」

西瓜个人认为,出题者很可能会从9月27日、28日发布的「两个宣言」中出题。

两个宣言为:

《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
《宣言: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

为什么「两个宣言」如此重要?因为它们的发布规格非常高,而且代表国家的最高意志,内容极为重要。

「两个宣言」在包括「学习强国」在内的中国最高规格媒体(节目)上进行了发布,如新华社、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等。「学习强国」甚至专门为「宣言」建立了专题。

关注公考的小伙伴一定知道,几个月前还有两篇「宣言」发布,即「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那么大家猜一猜,包括最近半年这4篇「宣言」在内,中国一共发布了多少篇「宣言」?

——答案是16篇,而且都在2018年以后。

接下来介绍下如何学习「宣言」文章。首先是「宣言」文章专题的进入方法:

进入「学习强国」,在最上方搜索栏输入「宣言」,可发现搜索结果中有「专题——宣言文章」


点击进入「宣言文章」专题,可发现最早一篇「宣言」发布于2018年1月15日,迄今共有16篇文章

根据和其他宣传文章的对比,不难发现「宣言」是非常独特的。

在「宣言」之前,重要宣传文章一般通过人名谐音的方式来发表,例如「任仲平」意为「人民日报重要评论」,仲祖文意为「中共中央组织部文章」等,针对的事情较为具体;而「宣言」则含义明确、简单直白,针对的往往是基础的、宏观的问题,内容都和意识形态领域密切相关,内容往往直指要害,振聋发聩,代表了新时代宣传工作的最顶尖水平。

想要学好「常识判断」板块,想要在申论大作文中写出精彩的段落,就必须好好学习「宣言」。

「宣言」的每篇文章都极为重要,而且对申论写作非常有帮助,将来会慢慢解析。这里首先介绍下如何从中找到「常识判断」的考点。

今天要介绍的是下9月27日发布的《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全文共有6700字,分析内容较多,希望各位小伙伴能耐心看完。

二、「序言」部分——概述背景:

开始几段内容的排比抒情很适合申论写作,后面也有很多类似内容,这里暂时先不去分析。逐一列出文章中涉及的公考「常识判断」知识点和相关内容:

1.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时期就确立的初心和使命。

党的成立一直都是热门考点,而「初心和使命」的说法是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宣言》中也出现了,因此该知识点非常重要,一定要记住。

2.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领导人及标志性事件通过我们熟悉的红歌即可记忆。

站起来:《东方红》
富起来:《春天的故事》

还有把两件事都包括起来的红歌《走进新时代》,里面有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里面说的就是领导人和标志性事件。

强起来:节点为十八大。

注意十八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的历史起点」。

3.「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也是最宝贵的成功经验。

按照字面含义记忆即可,注意「最重要」「最宝贵」的程度表述。

4.1840年鸦片战争

1840年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时间节点,通过《宣言》可知,它是「国家蒙羞、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开始,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三、第一部分(上)——总结历史:

上述内容大家可能都见过类似的表达,乍一看没什么特别之处,但仔细一读不难看出里面有很多值得琢磨的点,尤其是对历史事件的定义极为重要。

5.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全部历史的主题。

按照字面含义记忆即可,还是要注意「全部」这一程度的表述。

6~10包括对各阶段重要事件的定义,有些内容在初中历史教科书上并没有表述地那么细致,因此不要忽略相关知识点。

6.太平天国运动

目标: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作用:有力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和外国侵略势力,撼动了清政府统治根基。
定义:旧式农民起义

这里的「作用」大家都很熟悉,需要注意「定义」部分,「旧式农民起义」说明它和过去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没有本质的不同。

另外,这里把太平天国的目标概括为「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没有提及(也可以理解为不需要刻意提起)「拜上帝教」以及贯穿运动始终的中西方宗教(文明)冲突问题,说明官方对这一运动的评价是非常高的。

7.洋务运动

目标:自强求富。
定义:维护封建政权,以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为主。
知识点:「安庆军械所」「马尾军港」「北洋水师」。

根据定义可知官方对「洋务运动」的态度是有限肯定。注意知识点中「北洋水师」大家较为熟悉,但「安庆军械所」「马尾军港」不是初中历史的重点内容,需要有所了解。

简单来说,「安庆军械所」是清末洋务运动最早官办的新式兵工厂,「马尾军港」中的福建水师在1883年中法海战中全军覆灭。具体信息大家可以自行查阅详细了解。

8.戊戌变法

目标:维新自救。
作用:没有提及,主要是具体措施,如「公车上书、君主立宪、时务学堂、强学会,废八股、兴西学」。
定义:努力挽回封建王朝的衰败局势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的象征意义和对后世的激励作用比它本身还要大得多。戊戌变法的新政只持续了百日左右,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中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地逐步实施了,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清末新政和戊戌变法的对比」自行学习。

大家复习时注意「具体措施」中相对冷门的几个点,如「时务学堂」「强学会」。

8.5 .没有「义和团运动」

很多小伙伴都发现了,本篇「宣言」中没有提到「义和团运动」。西瓜个人推测,「义和团运动」意义重大,但失败的太惨烈,领导人提出的「扶清灭洋」等口号也比较有局限性,属于救亡图存运动,但不属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范畴,所以这里没有提及。

9.辛亥革命

目标:振兴中华。
领导人:孙中山。
作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定义: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从这一段可以看出我党对孙中山的评价非常高。孙中山最知名的口号是「三民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以及后来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新三民主义)」,而这里提到的「振兴中华」出处为: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华侨中发起成立了第一个反清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为兴中会起草的章程中他明确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这便是「振兴中华」这一口号的由来。

「振兴中华」和近年我党提出的多个口号基本一致,此处「宣言」的引用,可以看出官方对孙中山的尊崇。另外,对于辛亥革命的评价用了「革命果实被窃取」「没有改变……没有改变」,表达的是肯定和惋惜之情,和之前几个运动都存在的部分否定评价有所区别。

10.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是中国共产党对自己革命成果的总结,可谓名副其实,当之无愧。

这里要注意下「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出自毛主席1959年所作的《七律·到韶山》。

四、第一部分(下)——总结成就:

第一部分(下)中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描述,用在申论中相当不错。里面和「常识判断」有关的主要知识点为:

11.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出处:2021年2月25日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12.几个重要知识点汇总

(1)世界十大港口,我国占了7个。

(2)1909年9月21日:我国飞机设计师冯如在美国奥克兰试飞成功,这是我国制造的第一架飞机。

(3)「天眼」 :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地点位于贵州,2016年建成,2020年通过验收,别名「中国天眼」。

(4)「北斗」: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英文简称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是继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2020年7月31日上午,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5)「嫦娥」: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命名为「嫦娥工程」。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并首次从地外天体采样返回。12月1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着陆。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6)「祝融」:「天问一号」的火星车。高度有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天文一号」于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7)「天宫」:中国空间站别名「天宫空间站」。6月17日,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随后成功对接空间站,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

(8)「奥运三问」:1910年7月17日的《申报》刊登《中国运动大会之先声》,提出了「奥运三问」,即「试问中国何时能派代表赴万国运动大会(当时中国人对于奥运会的称呼)?何时能于万国运动大会时独得锦标(金牌)?又何时能使万国运动大会举行于中土?」

解答:

第一问:1932年7月30日,仅有6人临时组成的中国代表队第一次出现在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上,刘长春作为唯一的参赛选手,手擎国旗走在最前面。

第二问:1984年,在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的第一天,26岁的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摘取了洛杉矶奥运会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是「零的突破」。

第三问: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五、第二部分——时代与人民:

第二部分大多数知识点大家都很熟悉,这里主要提几个较为冷门的。

13.埃德加·斯诺和《红星照耀中国》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自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后将材料进行整理,出版文学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该作品真实记录了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从多个方面展示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14.陈嘉庚与抗日战争期间访问延安

1937年,抗战爆发。次年,南洋华侨抗日救国统一组织「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在新加坡成立,陈嘉庚任主席,积极以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时至1940年,陈嘉庚组织并亲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考察团」回国考察。

1940年5月31日至6月8日,陈嘉庚在延安度过了他毕生难忘的9天。此间,他广泛接触各界人士,悉心进行考察研究。后来他在《南侨回忆录·弁言》中写道:“余观感之余,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
在一次演讲中,陈嘉庚说:“我以前对中国的前途并无信心,初到陕北延安,情形就截然不同了。在那里,人人平等,相亲相爱,有如兄弟。刻苦耐劳从事建设,成绩斐然。毛主席的办公室设在一座窑洞里,布置很简单……”

15.白修德、贾安娜与《中国的惊雷》

白修德与贾安娜抗日战争时长期任美国媒体驻重庆记者,采写了大量关于中国战场的报道,访问延安后写出影响巨大的名著《中国的惊雷》。

「中国共产党并不曾使用什么魔术,他们只不过知道人民所渴望的改变,而他们拥护这些改变」。这句话在不久之后就变为了现实。

六、第三部分——优势与对比:

第三部分的文笔极为精彩,很多文字可以直接引用到申论大作文中。这里看一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6.根本所在、命脉所在、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在一百年的奋斗中,中国人民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注意这里的几个表述,可能出现在「常识判断」的选项中。

17.重要的数据对比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经济累计实际增长约189倍;从1949年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到连续11年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例,2001年超过意大利,2005年超过法国,2006年超过英国,2007年超过德国,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的70%。

这里引用了很多数据,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成就,值得认真记忆。

18.民族关系的重要比喻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和睦的中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显著增强。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各民族相互离不开,「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写照。

注意加粗部分的两句话,属于近年来的新表述,非常重要。如果要考查「民族关系」,「石榴籽」可能会是重要考点。

19.新冠肺炎疫情抗击成就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我们率先控制住疫情蔓延,直到今日,我们依然是世界主要大国中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

这里的「先」「最」说明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做得非常好,尤其是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优势尽显。

20.满意度调查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20年发布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持续超过90%。

「满意度不断提升,持续超过90%」说明民众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

这里可以了解下「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权威程度。简单来说,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是哈佛大学最好的学院,它已成为美国重要的公职人员培训基地和政府问题研究机构,为美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公职领导人员,并承担了大量的政府研究课题,对美国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总结:

《宣言: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涉及到多个重要知识点,大家可以结合文章的表述去查询关键词,然后深入了解,从而将上面分析的至少20个重要知识点彻底掌握。有很多知识点是近年来新的科技成就、新的提法或新的表述方式,非常值得用心去记忆学习。


关于「学习强国」备考的Q&A(三):数量不多、极度重要却被极度忽视的常识考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