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志应使用新科技术语
新方志应使用新科技术语*
王照伦
随着经济、科技类专志的比重在志书中的增加,我们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越来越多的科技术语,就是在志书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文化等部类,也会存在科技术语的使用问题。但在使用最新的经国家批准的科技术语方面,似乎尚未引起志界同仁的足够重视。这一点,我们从有些新志书中不时出现一些被淘汰的专业名词中,可以感觉得到。
有些科技术语,往往会成为时代的象征。如果我们在教育志中当代的课程设置里把数学记成算术,那就会使新志书的时代特点大打折扣。人们一看到“算术”一词,很难把它与八九十年代联系起来。再如,“剖腹产术”一词,已被明确禁止在医学新文献中使用,代之以“剖宫产术”。“听力曲线”被“听力图”取代。如果在9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志书中还有“剖腹产术”“听力曲线”之类的词语,会使医学界的人士哭笑不得。我们的新志编者应改变使用习惯用语的习惯,自觉使用规范的新科技术语,这不仅会使新志书增加时代气息和科学性,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的科技术语之所以没有大面积走进新志书中,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我分析,主要有两点。一是志书编者大都是学文史的,加之很多志书的主编、副主编等多是老年人,他们求学时代的教科书中的专业术语与当今的科技术语有了很大不同。又因为这些人参加工作后、修志过程中所接触到的多是些社会科学类书刊,很少碰到新的科技术语。在修志中,使用自己原来掌握的旧的科技术语得心应手,于是新志书中出现了许多旧名词。二是方志界与自然科学界交流不多,志办又大都不订阅自然科学类的刊物和书报,对科技术语的了解,与自然科学的进步相比是滞后的,因不了解情况而在新志书中使用了旧的科技术语。要改变这种状况,使新志书科技术语的使用跟上时代的步伐,方志界应多与社会各界接触和交流。同时,要注意各种新科技动态。这样,才能把新志书编成内容和形式全新的文化产品,避免在科技名词的使用上发生新瓶装老酒的现象。
最近,我从《编辑学报》1996年第8卷第1期第56页上看到一则题为《我国科技术语审定工作》的消息,报道了1985年我国成立了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至1993年底,已经审定、修订并出版了文化、地理、土壤、物理、化学、医学、植物等26个学科的名词术语。方志工作者有应将这些书作为案头必备的工具书,遇到科技术语在搞不准时随时查对,并注意各类科技术语的修订情况,使用最新版本,使修志工作与科技术语的修订工作同步。
收入《中国知网》,文章网址:http://202.106.125.35/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CurRec=25&DbCode=CJFQ&dbname=CJFD9498&filename=JSDF199604019
收入《百度学术》,网址:http://xueshu.baidu.com/usercenter/paper/show?paperid=02e2855910bd60d1f163ca3bbc7ffbbf&site=xueshu_se
* 原载《江苏地方志》1996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