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锦堂:你是否也有衣锦还乡的梦想?
1、昼锦堂

《汉书·项籍传》里有这么一段文字:
羽见秦宫室皆已烧残,又怀思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想当初,项羽进了咸阳(今西安),本有机会在此定都,但他一把火把秦宫殿给烧了。
接下来,他想定都老家彭城,他说,发达了却不回老家,不就像穿着绫罗绸缎在夜里走路吗?
是的,项羽很想回老家显摆一下。
所以,后世很多人都评价说,项羽眼界有问题,考虑定都这种大事,怎么能动衣锦还乡的念头?
到了宋代,有一位官员,退休回老家,翻修宅子,给自己的厅堂取名“昼锦堂”。
“昼锦堂”这个名字明显反用项羽的句子,怎么,这个官员是想回老家显摆吗?
恰恰相反,这个官员叫韩琦,韩琦是想用“昼锦堂”提醒自己,不要搞这种小人得志的戏码。
他写过一首《昼锦堂》,他在诗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古人之富贵,贵归本郡县。譬若衣锦游,白昼自光绚……
所得快恩仇,爱恶任骄狷。其志止于此,士固不足羡。
古代有些人,一旦有了钱有了地位,就想回老家显摆。
这种以计较恩仇为快事,就想着放纵自己感情的人,志向有限,不值得学习。⛔
2、昼锦堂记
欧阳修听说这件事以后,对韩琦很是佩服,于是写了篇《昼锦堂记》:
公,相人也,世有令德,为时名卿。自公少时,已擢高科,登显仕。海内之士,闻下风而望余光者,盖亦有年矣。
所谓将相而富贵,皆公所宜素有;非如穷厄之人,侥幸得志于一时,出于庸夫愚妇之不意,以惊骇而夸耀之也。
🌈🌈
韩琦,他们家是书香门第,祖上很牛;而他自己,年纪轻轻就在科场上获得成功。
什么出将入相、大富大贵,对韩琦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所以他不会像那些暴发户一样,就想着怎么吸人眼球。
欧阳修说韩琦这样的人才是真的社稷之臣:
至于临大事,决大议,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之后,书法家蔡襄决定书写欧阳修的《昼锦堂记》,北宋藏书家董逌(yōu)在《广川书跋》中说:
蔡君谟妙得古人书法其书《昼锦堂》每字作一纸,择其不失法度者,裁截布列连成碑形,当时谓《百衲本》故宜胜人也。
也就是说,蔡襄非常重视这件作品,每个字都会写好多遍,然后挑其中最好的拼成作品,所以最后出炉的《昼锦堂记碑》也被人称为“百衲碑”。
当然,也有人不认可这种择优录取的做法,觉得会破坏行气、破坏章法。😳

昼锦堂记碑,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在安阳市韩琦祠,但不是原碑,是翻刻的。
原碑不知毁于何时,元至元年间重刻,通高273cm、宽121cm、厚27cm。
宋朝以后,昼锦堂成了典故,与“昼锦堂”有关的书画作品有许多,赵孟頫写过,仇英画过,所以你有在博物馆里看见过昼锦堂吗?😏
文字 | 咸鱼癸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
咨询相关事宜❤4娃(sally68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