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干部监督“严实底色”
众所周知,“监督”一词的含义就是指对现场或某个特定环节,过程进行监视、督促和管理的行为。提起“监督”一词,让我们能够联想到的是当前提的较多的“干部监督”一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进一步明确了干部监督是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的坚强保障。
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是保证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法宝。为此,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权力监督问题。纵览党的历史,我们可以得知“历史周期率”的道路,也就是“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的正道。先后从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届党和政府领导人都把干部监督摆在重要位置。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监督工作,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从严管理监督干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干部监督工作贯穿干部选任工作全过程,将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
当下,在基层不少地方,对“干部监督”一词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上,有的干部群众甚至不关心干部监督到底有何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干部监督作用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笔者认为,组工干部应擦亮干部监督“严实底色”,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认真监督干部的政治担当,看是否扛得起重担、经得起磨炼、拿得下任务,是否讲条件、打折扣、搞变通等事宜,着力发现解决干部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等问题,着力解决好监督意识淡化、监督主体弱化、监督效果虚化、监督手段软化等问题,切实增强干部监督工作的实效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的干部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