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回本?冒烤鸭是不是门好生意?
“今年冒烤鸭+的品类势能起来了,网红、机构都在推,又是一个拼手速的项目。”微特新媒CEO翟彬在朋友圈这样写道。
冒烤鸭真的火起来了吗?
在成都,钢一区伍妹烤鸭、回味冒烤鸭、怂记冒烤鸭拿下了多个区域的好评、热门榜。
开店势头也比较凶猛,钢一区伍妹烤鸭的宣传手册中称“每天平均拓店3家,全国释放品牌势能”。如果按照这个速度继续下去,不到一年就能达成“千店连锁”。
冒烤鸭是成都才有的吃法,起源于80年代,是农贸市场中接地气的市井美食。主打先“烤”后“冒”,烤鸭皮脆肉嫩、再用卤水汆烫,味道浸润在鸭肉里,搭配琳琅满目不同口感的配菜,就是一道荤素搭配的硬菜。
顾客既可以闻到、品尝到烤鸭的香气,也可以体会到烤鸭的味道和质地,通过“冒”这道工序,带来的奇妙转变。
01►
年营业额
近千万元!
CAN YIN YAN XUE SHE
最近,成都的同行都在讨论火遍街头巷尾的冒烤鸭,并称火锅+烤鸭或许可以给新品研发带来灵感。

到底什么是冒烤鸭?拿当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来说,除了在冒菜的汤锅里加入烤鸭以外,一般还会有千层肚、鸭肠、鸡爪、筋喜粉、方便面、魔芋、莲藕等。外观来看,有点像四川冒菜的升级版。
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冒菜的汤汁完全渗透到烤鸭里,加上原本烤鸭的酥脆,形成新的“大口吃肉”的打开方式。
那么,冒烤鸭到底有多受欢迎?
在大众点评看了一下,当下冒烤鸭绝对是餐饮界的一匹黑马,钢一区伍妹烤鸭、回味冒烤鸭、怂记冒烤鸭等多个门店分别拿下区域好评榜、区域热门榜、打卡人气榜的top1。
评论区中,“排队、炒鸡好吃”成为高频的词汇。在小红书,关于冒烤鸭的笔记也达到了2万+。还有人在成都吃过冒烤鸭后,回家进行复刻,这种独特的吃法也能获得几十万的点赞量。
诸多门店中间,钢一区伍妹烤鸭的门店成绩很是亮眼,每天售出350只烤鸭,50张桌子日翻台达20次以上。有同行给该店算了笔帐,一年下来该门店营业额达到了近千万元。

从客单价来看,成都冒烤鸭多个门店人均价格在35元上下。像张三花烫烤鸭,在这一主打细分品类的基础上还开发出了“三花”(烫脑花、郡花、蹄花)的吃法,客单价也仅有30元。
当前冒烤鸭的专门店还增添了一些小碗菜,小吃辣卤、甜品等。冒烤鸭不断丰富的周边系列,给人一种吃低配版火锅的既视感。
冒烤鸭还有一个特征——出餐极快,大概5分钟就能出餐。其实,烤鸭作为熟食,为快速出餐、减少顾客等待时长出了把力。
最后从门店的选址与布局来看,很多冒烤鸭出现在社区,或菜市场附近,低租金,可以覆盖周边居民,是其可以长久生存的基本面。而一部分喜欢极具烟火气、怀旧门店风格的年轻人也在助推冒烤鸭的热度。
02►
始于成都
风靡于全国!
CAN YIN YAN XUE SHE
在餐饮端,冒烤鸭的势头迅猛,仅几个月的时间全国都刮起了冒烤鸭风,一时间涌现出诸多品牌。
不仅餐饮小白在做,多年餐饮老炮像辣家私厨创始人张萌喆、全案策划合众合创始人姚哲都纷纷下场加入冒烤鸭大军……
此外,一些成熟品牌,也借了冒烤鸭的热度,像文立新秤盘麻辣烫上线了58元冒盆烤鸭双人餐,麻六记则干脆卖起来了冒烤鸭预制菜……
冒烤鸭,绝不是最近一两年才出现的新鲜事物,那么为什么会在今年爆火呢?

1、烤鸭+冒菜双流量IP,给顾客新的价值感
在冒烤鸭出现以前,冒菜是经过了几年沉寂时光,整个品类并没有太大产品创新惊喜,比性价比不过麻辣烫、比丰富度比不过火锅。
冒烤鸭的出现,开创了冒菜品类的差异化,让品类焕发了第二春,给顾客创造了新的价值感。
首先说“鸭”这种食材,本身就是大IP,南北通吃。在南京,有盐水鸭,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出南京;在北京,有北京烤鸭,林林总总的烤鸭品牌无需过多赘述;在乐山,有甜皮鸭;在湖南永州,有血鸭……可以说中国人对味道的理解,都在这只鸭子里,鸭本身就是一个大流量IP,无需教育市场。
过去,冒菜最大的软肋,不是顾客吐槽不好吃,而是被吐槽卖太贵,因为以素菜类居多,但现在加入烤鸭硬货后,顾客会觉得价值感一下子上来了,因为他们脑海中浮现的是和认知里100多元一只的烤鸭做对比,两个IP带来的就是新的流量,给顾客新的价值体验感。
冒烤鸭是什么东西?为了尝鲜,不少人也会选择去消费一次。
2、人均30,一盆冒所有,给顾客极致性价比
过去,冒菜被称为“一个人的小火锅”,适合单人次就餐场景。现在,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以外,冒烤鸭人均可以做到30元,和过去没有烤鸭的基本持平。
究其主要原因,还是改变了过去一人食场景限制,用一盆冒所有,适合2-3人小聚。拿我们去探店的钢一区伍妹烤鸭北京平乐园店来说,一盆里有烤鸭、肚丝、鸡爪……人均三人算下来50多元,而下沉城市还能更优惠。
不知您有没有发现,无论是这两年大火的螺蛳粉火锅、秤盘麻辣烫、还是今天的冒烤鸭,他们都做到了一盆装所有。
拿螺蛳粉火锅举例,里边可以煮鸡爪、肥肠、臭豆腐;秤盘麻辣烫里有培根、方便面……荤素搭配,里边还有主食的形式,深受顾客喜欢。
本质原因还是当顾客钱包缩紧的时候,他们更喜欢性价比高,且能有荤菜、硬菜的产品,而人均30元左右的冒烤鸭就成了当下消费环境下最受欢迎的产物。

3、供应链成熟,加盟模式推动全国开花
每种爆品的火爆全国,表面看是产品口味适合当下消费者,实际上幕后推手都和供应链成熟度有关。
比如,去年大火的竹筒奶茶、火锅店流行的大甜品,都是来自川渝地区冰品供应链公司的推波助澜;比如,前几年火热的酸菜鱼,也是供应链成熟;比如,炸串品类,夸父炸串创始人袁泽陆就表示:如果早几年,夸父肯定复制不到全国,我们是边建品牌的时候倒逼了炸串供应链的成长,最后才得以在全国复制。
反观冒烤鸭,也是因为烤鸭胚等供应链的成熟,一批做加盟的企业嗅到了品类红利,抓住了时间窗口,迅速推广到全国,使得冒烤鸭在全国遍地开花。

03►
火成下一个
“麻辣烫”?
CAN YIN YAN XUE SHE
今年6月1日至8月底,西贝举办第二届“暑假儿童美食节”。不仅做了食材方面的有机升级;更是推出了首个完全由 AI 创作的 IP 形象“西贝爱心小厨”;还和到店的宝贝玩游戏、做手工,设计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让家长和孩子在就餐之余能有一段美好回忆。
其实每一年都有流行爆品,有些能留存,有些过了风口便被快速遗忘。
比如,去年大火的竹筒奶茶、脆皮五花肉、猪脚饭……今年谁还在提起?
而有一些当年的爆款产品,经过时间的洗礼,留存下来并成了主流产品。
比如,拿螺蛳粉火锅来说,经过了2-3年依然热度不减,像小谷姐姐麻辣烫做的复牌螺蛳粉店都有百家门店规模;北京的点吧点螺蛳粉火锅也从一家店发展为5家门店;比如,前几年大热的酸菜鱼,直到今天依然留存了鱼你在一起、渝是乎、太二等品牌。比如秤盘麻辣烫也留存了文立新、老街、李炮等头部品牌。
冒烤鸭,是网红还是长红,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
1、从前端顾客端来看:是否创造极致性价比
产品端冒烤鸭能否持续的为顾客带来新价值点,南北方产品的普适性,提供极致性价比,做老百姓需要的生意,不流于噱头,生长成为像麻辣烫一样长久不衰的经典产品。
2、从后端供应链端来看:是否稳定
从供应链端来看,鸭和鸡一样都属于供应链稳定食材,产量大足够规模化,且价格稳定,常年在26元左右一公斤,如果以鸭为主要食材供应链端目前看是没有问题。
此外,就像中国餐饮短视频头部IP柴大官人说的那样:“品类有创新的机会,品牌才有机会,冒烤鸭当然不是下一个麻辣烫,但这个大单品足够在国内孵化十个百店品牌、千店品牌。把握住时间窗口,单店模型设计好,寻找供应链优势,何尝不是一种机会。”
3、火锅店如果要跟,还要仔细掂量
自带市井烟火气,与火锅的风味又极为相似,冒烤鸭到底适不适合作为火锅店的一个产品?
陈红屹认为,如果将冒烤鸭融入到火锅里,可能阶段性地给顾客带来新奇感,但市场具有周期性,一旦新鲜感一过,冒烤鸭能否像牛肉、虾滑等成为固定单品,或者是否有较高的复购率均有待考证。
也有火锅餐饮从业者认为,此前,冒烤鸭这个品类没有大范围出圈,原因之一是原材料问题。之所以冒烤鸭做到了性价比,毕竟会要压低原材料的成本,在感官上可能有所欠佳。
其次,需要解决的是认知问题。毕竟在大众印象中,冒烤鸭多出现在社会、菜市场附近,在消费者心目中冒烤鸭本来就不贵,如果在门店定价较低的话,产品出品、口感就会稍差一些。这对于一些真正资深的食客来说,可能较为介意。
他认为,如若在火锅店选用相对较好的原材料,也会面临价格认知问题,可能达不到实际的毛利点。
另有餐饮经营者认为,选择吃烤鸭的仅占一小部分客群,受众面相对较窄,从餐饮经营的角度来说,更倾向于选择受众面更大的产品与火锅进行结合。
但也有人认为,冒烤鸭在C端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声量,加上成都旅游城市的流量带动,小众爆品如果在多品牌、多门店里进行尝试,也有了成为下一个爆品的潜力。
0不仅符合当下消费降级的基本面,也十分符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观。
如此一来,很容易总结出一个获取年轻回头客的打造方式:性价比+极致的获得感+轻社交属性,等于年轻人的新爆品。
写在最后:
因为有创新,中国餐饮才有新的出路和机会,每一种品类创新都值得被鼓励和肯定。
冒烤鸭能否成为下一个麻辣烫,还需要时间检验,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将冒菜品类激活,在此赛道生长出品牌。
也让整个行业重新思考,如何将自己的品类老酒换新瓶,因为每一次商业机会的诞生都源于品类重构。
细分品类的成长需要的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节奏”地积累。这种积累有两个:一是自我的成长,从产品、门店、团队、供应链;另一个是兄弟品牌的跟进。
众多案例显示:一个传统品类要升级迭代,需要优化门店面积、店型;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一开始要少而精;之后要丰富产品结构,大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