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器官移植受捐者逝世后捐献眼角膜——桂林市红十字会

2022-06-18 20:29 作者:三献志愿者诸语  | 我要投稿

他用生命最后的闪光,照亮了他人前行的路

https://mp.weixin.qq.com/s/-JsT9GAVZoE-vEIkgkJptA

桂林市红十字会  2022-06-14

他是桂林市恭城县的一名基层司法所所长,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一个人的球队》中,他叫周斌(化名)。6月13日凌晨,因病去世,按他生前愿望,死后愿意把自己的眼角膜捐献出来,亲属按照他的遗愿,在桂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在解放军第924医院成功捐献了两枚眼角膜,将帮助两名眼疾患者重见光明。他用生命最后的闪光,照亮了世界,温暖了他人。

在传统观念中,生老病死的话题总显得沉重。但有这样一批人,选择用捐献遗体器官(组织)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用自己的躯体架起通往医学科学殿堂或是拯救他人生命的桥梁,无言地为社会作出最后的奉献。


从受捐者到捐献者

周斌是人体器官(组织)的捐献者,也是受捐者。


2013年,周斌积劳成疾,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检查是肝硬化,因工作他舍不得离开自己充满挑战的工作岗位,舍不得那种为人民群众分忧解难、解决问题成功后的胜利感;每一次都是悄悄地到医院门诊拿药就诊,随着工作程度的复杂和繁重,病情更是越况逾下。2017年4月8日,他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被检查出肝硬化、肝癌晚期。后转入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再次复诊,结论为肝硬化、肝癌晚期、腹腔内大量积液,紧急入院进行全面病情控制,专家会诊确定必需进行原位肝移植手术,如果没有合适的肝源进行移植,他的生命可能只剩下三个月。

绝望中,重生的希望忽然降临。2017年4月27日,他得到相匹配的肝源。在亲人、朋友、单位领导、同事的帮助下,顺利地做完了肝移植手术,同时也开始了五年顽强抗癌和宣传器官捐献公益之路。

周斌生前说,当他完成器官移植手术后,躺在病床上苏醒的那一刻,他饱含感激之情,对那位不知名的捐献者深深地敬了一个礼。他深知,从那一刻起,他不再是为自己而活,也是为那位给自己重生的捐献者延续着生命。也正是从那时起,他萌生了一个念头:当自己的生命不可挽救时,也要捐献器官,让自己所获的大爱传递下去。

出院后,周斌坚持通过跑步、打篮球锻炼身体。2018年,当周斌得知他的肝脏捐献者叶沙是一名热爱篮球的少年时,他毫不犹豫地参加由叶沙捐献器官受益者组成的篮球队,带着少年未完成的梦想,为爱出发,参加组建“一个人的球队”在2019年女子篮球全明星赛上,支持全国器官捐献公益,这也是周斌走上器官捐献公益宣传之路的开始。


在这支属于叶沙的“一个人的球队”中,球衣号码由20、1、7、4、27等几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组成,寓意着2017年4月27日这天,叶沙捐献的器官组织让七人重获新生。周斌是这支球队里年龄最大的球员,球衣号码是4号,他每次穿上球衣登场,都会这样介绍自己:“我是叶沙的肝。”这支“一个人的球队”带着属于自己的大爱故事和女篮队员 们进行了一场特殊的比赛。虽然这场友谊比赛仅进行了两分钟,但每一名队员都全情投入。周斌表现非常活跃,几乎包揽了本队所有得分,每一次把球投进篮筐,他都兴奋得像个孩子一样,“我们的生命是叶沙给予的,要完成叶沙未圆的梦想,更要为宣传器官捐献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支球队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器官捐献,这让周斌很欣慰。


然而,命运总是那样的不公平。

2021年4月,周斌工作时出现身体疲乏,去医院检查时,甲胎蛋白出现异常,无法发现病灶。

6月,在解放军第924医院检查,肝癌肿瘤标记物甲胎蛋白651,诊断为肝癌复发。

8月,在解放军第924医院复查,肝癌复发并转移至肺部,转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022年4月,再次入住解放军第924医院,肿瘤已长至10厘米。

此刻,“模范所长”处境危难!但想起当初的捐献承诺,他毅然拨通了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电话,表达了要捐献出自己有用的器官、组织,像叶沙一样,回馈社会、帮助他人。

5月10日,桂林市红十字会、解放军第924医院的工作人员来到周斌家里,看望慰问周斌,送去了慰问品,鼓励他战胜病魔,坚强生活,传递大爱。他说:“我是器官捐献的受益者,在我生命的最后一程,我想把能用的器官捐献出来,让这份大爱延续下去,给他人带来重生的希望,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也是最想做的。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妻子、儿子还有80多岁的老母亲都坚决地支持我的这个决定”。


延续大爱

6月初,已饱受病痛折磨的他,虚弱地躺在病床上无法言语,但当儿子带着专家前来评估,他知道,儿子正在帮他完成心愿——离开世界时,把身上能用的器官或组织捐献给需要的人,正如5年前的自己,收获了那份珍贵的生命馈赠一样。经过专家评估,周斌的一对眼角膜符合捐献条件。或许是心愿达成,没有了遗憾,13日零时18分,周斌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亲人们强忍悲痛,在桂林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把他的一对眼角膜捐献出来,让他所获的大爱延续下去。

周斌的儿子说,前两天,我在父亲的耳边告诉他,他的眼角膜可以捐献,父亲听后对我眨了一下眼睛,我知道这是他心愿达成后表示欣慰。13日下午,周斌的儿子带着他的骨灰回到老家安葬,他说,父亲临终前一个月,病情恶化住院,多次跟妈妈和我强调捐献器官的事情,所以他必须把这件事情办好,让父亲没有遗憾。‍


伟大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后让自己的器官在他人身上延续,是这一诗句的最好诠释。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愿周斌一路走好!

向周斌致敬,他值得我们铭记!


【生前表达捐献器官和眼角膜的意愿】

器官移植受捐者逝世后捐献眼角膜——桂林市红十字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