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莉笔记:航妈发展史 I

福莱斯特号航母,海航菜鸟的第一节历史课
Floor1,舰载机整备甲板,
克努斯得·沃特(F-8):“咳咳,你们知道我们的航母最早是谁提倡建造的吗?”
凯莉(F-14)、维京(S-3)、蜜可儿(F/A-18)、小麻雀(A-4)、歌莉娅(E-2)大眼瞪小眼。
“那你们知道世界上最早将航母运用于实战是哪一次吗?”
众人沉默。
“……”克努斯得喝了一口拿铁,让抓狂的情绪冷静了下来。“我问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再回答不出来,各位明早重新进行母舰QC认证。”(冷酷)
“不要啊——”……“沃特姐最美了!饶了我们吧!!”……(此起彼伏的哀嚎声)
“我们脚底下的这艘船叫什么?”
“福莱斯特号。”
“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
“……(沉默)”

(经过了一系列讨价还价,还有各种利益♂交易)
“好好好┐( ̄ヘ ̄)┌,那我讲完之后,再提几个问题。如果到时候还打不出来,就别怪我不、客、气了。”(正篇开始,long long ago)

克努斯得:航母现在是海上唯一的霸主,它在任何国家的海军,都是众星捧月的ACE,比如我们美利坚的战神企业号。但是在诞生之时,航母并不是主角,而是各战列舰的忠实女仆。那时候的“航母”,不过是“炮舰的桅杆向天空延伸”,能收放水上飞机,帮助炮舰们寻找目标,巡逻警戒,并校准打炮♂精度的工具船。
小麻雀:“我知道,舰载飞机还有一个作用是对付当时超流行的齐柏林飞艇哦。”
克努斯得:“印象流,事实上那时你们的前辈还飞的太低了,够不着飞艇一族。我们继续。
航母担当舰队跟班身份一干就是30年,持续到1940年,但到45年之后,大海上的光景就变了天地。航母成为了整个舰队的核心,那么问题来了。”
Question 1:
为什么仅仅过了短短5年,航母就踢开战列舰,成功上位了呢?这其中究竟隐藏了多少见不得人的秘密?
克努斯得:这个问题你们先自己思考,我现在先揭示前两个问题的答案吧。
维京:“沃特姐,我想起来了,第一艘航母应该是红茶的竞技神号,1913年时它就能携带10架水上飞姬了。”
蜜可儿:“(不屑)什么呀,第一艘航母是我们大美利坚的。1910年11月14日,飞行员伊利驾驶柯蒂斯推进式双翼机从伯明翰号巡洋舰的前甲板起飞。(他好帅)”
克努斯得:“其实蜜可儿说的的确是记载过的第一次从舰上成功起飞,不过如果要说第一次完整的起飞-着舰,那还得数1911年1月18日,伊利驾机在旧金山湾的宾夕法尼亚号重巡完成的完美着舰。”
小麻雀:“既然这么早就成功了,为什么那之后水上飞机的研发进入高潮,而航母起降的陆基飞机却不温不火呢?”
克努斯得:“首先,伊利是一位娴熟的表演飞行员,一个专门拍危险镜头的杂技演员,所以才敢冒生命危险在舰上降落。仅就这一点而言,美国海军要有足够的飞行员和飞机随时完成飞行任务,尚有待时日。还记得你们的第一次着舰吗,当时他面对的条件可要难一百倍哦。”
“第二,当时飞机本身也还处在早期开发阶段,既没有跟地面进行通讯的设备,也没有装备杀伤力比手榴弹更大的武器。所以既然只用作为侦察机使用,那水上飞机也完全够用了。而航母就用作回收与运输这些水上飞机。”
凯莉:“诶,我记得小石榴(F-16)曾告诉我,她有一个表姐就是水上飞机,而且还是唯一能突破音速的!”
克努斯得:(点头)那是康维尔的海标枪F-2Y,是斯沃德(F-102)的同胞妹妹。我们接着讲。当时抛射水上飞机的方法是:在舰首装一个起飞平台,再安上一台抛射推车,在后甲板装一个停机平台。你可以理解为弹弓发射的原理。和现在我们用的拖索式弹射有异曲同工的奥妙。
下面我将讲述航母第一次实战的故事:一战时红茶将一艘邮船改装成了第一艘舰队航空母舰——坎帕尼亚号。靠飞机巡逻来为陆军提供情报,但丘吉尔并不满意,他有更大的野心——轰炸设在科隆和杜塞尔多夫的齐柏林式飞艇艇库。根据以往实施突然袭击的正统军事理论,皇家海军航空兵计划派两架飞机轰炸科隆,两架轰炸杜塞尔多夫,每架携带3颗炸弹(每颗炸弹重量不到10公斤)。袭击定于9月12日实施。事不凑巧,一场风暴使这4架飞机全部毁于一旦。萨姆森又迅速准备了4架飞机,10天后,它们起飞了,可幸运依然与他们无缘。3位飞行员为浓雾所阻,被迫返航;第4位飞行员虽然飞到了杜塞多尔夫飞艇艇库,但攻击没有成功。他判错了飞行高度,结果,3颗小炸弹只有1颗爆炸。然而,在10月8日又进行了一次袭击,这次不仅摧毁了一座艇库,还炸毁了艇库里面的齐柏林式飞艇!英国人损失飞机1架。
凯莉:“大嘤不是有很多船吗,为什么要用邮船来改造航母呢,也太敷衍了吧。”
歌莉娅:“因为当时航母就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废物船’,凑巧,丘纳德公司的老掉牙的邮船“坎帕尼亚号”刚刚作为废钢出售,成了无主船,准备解体。这艘船的贮煤量足够它横渡大西洋,航速22节,也能使它同主力舰队的战列舰一道行动。”
克努斯得:后来,你们的前辈们有了鱼类这种大杀器,战绩蹭蹭蹭的上涨,已经开始把各种船只作为猎物了。1915年一艘5千吨级土耳其补给船正在马尔马拉海北部金角附近水域行驶。“彭米克利号”刚好驶进克塞罗斯湾,在8月12日拂晓吊放了肖特S-184水上飞机。负责攻击的埃德蒙兹上尉刚一发现目标,便驾机进入攻击航向,关闭了引擎,在不到5米高度上滑行,并投放了鱼雷。鱼雷径直驰向目标,命中了补给船,使敌船发生一场大爆炸。恰巧一艘英国潜艇也在追踪这艘土耳其补给船,据说也朝它发射了鱼雷,击沉敌船的功劳到底归于谁,竟被弄得真伪难辨。潜艇部队和海军航空兵部队之间关于谁是海军精锐的长期争执,大概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维京:“(幽幽的)所以说我最讨厌潜艇了,这些鬼鬼祟祟的家伙从来不肯老实待在港口里,不过每次我都能成功发现他们的蛛丝马迹,就像猫抓老鼠。”
克努斯得:日德兰海战后,RN反思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提供英国舰队司令迫切需要的侦察情报。所以这以后,RN对航母的重视程度更高了。于是RN就开始挑军舰改造成航母,刚好当时有一艘奇葩的战舰——暴怒号浅水重炮舰。它的两门火炮笨重至极,很难操作,不能进行准确射击,船体外板太薄,甚至经受不住小型巡洋舰炮弹的打击,对于这么废的船,大舰巨炮党想都不想就把她让给建造部魔改了(羞耻更衣Play),邓宁在她上面实现了一次完整的全新起飞-降落实验。根据实验意见,决定在新造的“百眼巨人”号上采用以下魔改:
取消甲板烟囱道,和所有大口径中轴线主炮,采用全长甲板,大机库,横向拦阻索和拦阻网。
歌莉娅:“怎么没有弹射器呀,之前弹射水上飞机的玩意怎么没搬上甲板呢?”
克努斯得:这其实是思维定式。弹射器似乎只用来弹射水上飞机,对于流行的轮式陆上飞机,由于它们重量轻、机翼载荷小,就无需使用弹射器了。1915年我国北卡罗来纳号曾用压缩空气成功实现第一次弹射。但一战后美国的弹射器都被拆除了,原因居然是“它们影响军舰为船只护航”……
蜜可儿:“真是够不要脸的,明明是我们在为整个舰队护航啊。”
克努斯得:一战后,经过几年的技术探索,各国都开始进行对第二代航母技术的实验。法国人发明了横向拦阻索技术,英国人率先运用了全长甲板+侧舷烟囱道;日本人点出了双层飞行甲板的黑科技;我国则是航母舰队相互对攻战术的先行者。不过这些实验都必须在华盛顿条约的吨位限制下进行,某种程度上,拖慢了航母的发展历程。另外,陆军航空兵方面一直在明里暗里对我们的前辈使绊子,因为她们想要获得最大的发展资源,不希望我们和她们抢经费。
小麻雀:“(撇嘴)那帮旱鸭子一直到现在不都是那样嘛,幸好上次我带领蓝天使打败了她们所谓战无不胜的雷鸟,要不然塔伦那个讨厌鬼不知要怎么吹嘘呢。”
当然,相比起大舰巨炮党的压力,其他方面的压力都微不足道,当时守旧派一直坚持在航母上保留重炮,各种防空炮,还有和其它炮舰一样的装甲层。但这明显和航母“搭载尽可能多的飞机”相矛盾。这些老顽固甚至说舰队航母毫无用处,上战场只会拖累战列舰保护她,干脆把飞机分散给每一艘炮舰。
她顿了顿:还好我们的前辈们顶住了压力,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二战开始
二战开始时,红茶又面临着一战时德国潜艇的威胁,为了攻击德国潜艇,英国海军部成立了几支猎潜部队,各由一艘航空母舰和四艘驱逐舰编成。可惜这是一项错误的决策,第一,英国人不敢轻易让他们的几艘航空母舰进入德国潜艇出没的海域,而当时搜索潜艇的能力并不强;第二,要击沉潜艇,飞机装备太差,只有威力不大的反潜炸弹。果然,在刚俘获一艘U艇后,勇敢号就为她的勇敢付出代价,被三条鱼雷击沉。
接着,在挪威海战中,皇家方舟号的大鸥式战斗俯冲轰炸机破了一个记录——第一次仅靠舰载机单独击沉大舰。不过光荣号则创下另一个记录——第一艘被战列舰击沉的航母。虽然这给了大舰巨炮党咆哮的理由,但“皇家方舟号”却一战封神,并在接下来的地中海历次战役大放异彩,帮助坎宁安取得了地中海控制权。
接下来红茶的战例还有很多啦,比如“皇家方舟”号在北大西洋绝杀德意志孤狼“俾斯麦”号,为胡德和威尔士亲王报仇。但战神并没有衣锦还乡,在1941年底,她在直布罗陀被U艇用一发鱼雷不幸击沉。
霓虹国是后进海上强国,不过他们对航母的研究一点也不落后。在传奇的珍珠港奇袭中,赤城号们天时地利人和全了,重创了我国的太平洋舰队。我们的前辈痛定思痛,将剩下的航母编入特混编队里,而日本的零式舰载机性能非常强悍,连老牌的红茶都远远不如。我们的前辈在不利的局势里拼命抵抗,在接连放弃菲律宾、中南半岛、马来半岛、新加坡、荷属东印度后,我们全新的海军主力终于在爪哇和日本开始正面对决。启蒙先驱“兰利”被击沉,而红茶舰队已经被之前的失利打出了阴影,只敢在夜晚利用自己夜间起降的技术优势,对日本进行骚扰。但却不断遭到情报误判的影响, 最后,在航母对决中损失了“竞技神”号。
我们的前辈在不断摸索着战胜日本人的方法,1942年4月18日,杜立特奇袭展开,15架B-25从大黄蜂号起飞,成功千里奔袭东京。虽然山本非常希望立刻与我国航母舰队进行正面对决,但我们知道,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大。5月6日,我们击沉了翔凤号,不过这时对手也发现了第17特混舰队的蛛丝马迹,一直放飞飞机搜索我们的航母。他们一度在返航时找到了“约克城”,但却被截击机队打得七零八落,仅存的几架被打昏了头,甚至有4架企图在“约克城号”上降落,直到约克城开炮射击,它们才恍然大悟。第一天,日本一无所获。
第二天,日本终于找到了约克城,翔鹤号和瑞鹤号在经过3小时尾随之后,终于锁定了对方。而这份报告被我国截获,及时报告给约克城和萨拉托加号。于是,世界上第一次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就这样开始了。

在接到情报后,“列克星敦号”和“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紧急起飞了84架飞机,对日本航空母舰发动一次联合攻击。不过,半小时以前,日本人也起飞了69架飞机,向美国航空母舰发起攻击。
美国人规定,两艘航空母舰的飞机实施攻击时,起飞时间要间隔20分钟。“约克城号”的第5飞行大队先起飞:有9架TBD掠夺者式鱼雷机和24架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鱼雷机由于投雷过早,攻击没有成功,轰炸机却有两颗炸弹击中了“翔鹤号”,一颗命中舰首,使航空汽油着火,另一颗命中舰尾,炸毁了引擎维修车间。“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的第2飞行大队的飞机导航失误,没有找到目标。大约搜索了1小时,才有4架俯冲轰炸机和11架鱼雷机发现“翔鹤号”上空升腾的浓烟,并赶上前去实施了攻击。一颗炸弹命中了该舰右舷舰桥旁的部位,造成轻微损伤。美国飞机有5架被击落。
由51架97式鱼雷机和99式俯冲轰炸机及18架战斗机编成的日本攻击部队,于11时18分开始攻击“列克星敦号”。日本机群在距“列克星敦号”将近70海里的时候,就被该舰的雷达发现了。“列克星敦号”的战斗机引导军官犯了一系列错误,他让执行战斗巡逻任务的8架野猫式战斗机升高到3千米,正好夹在日本俯冲轰炸机(6千米高度)和日本零式战斗机及鱼雷机(2千米高度)之间。更糟糕的是,野猫式战斗机没有与“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保持合理距离,因此,当日本飞机开始攻击的时候,只有3架战斗机同敌机有过接触。还有,为了堵击日本鱼雷机,12架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在离特混舰队3海里的600米上空占领阵位。不幸,日本鱼雷机的飞行高度比美国人预料的高得多,它们畅通无阻地从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的上面飞过。在美国驱逐舰的警戒圈内下降到投雷高度。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比较走运,它的机动性帮了大忙,使它没有中雷。但是,一颗250公斤炸弹击中了上层建筑,穿透三层甲板后爆炸。舰身较长、机动性较差的“列克星敦号”遭到6架鱼雷机的攻击(舰首每舷3架),要规避攻击几乎是不可能的。“列克星敦号”舰首左舷中了一条鱼雷,第二条鱼雷命中中部;接着又有两颗60公斤炸弹命中,造成轻微破坏。这次攻击,使美国人损失飞机大约20架。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虽然挨了几条鱼雷,但无伤大雅。该舰三处起火,都被灭火队扑灭。不过,船体在中雷时受到巨大抖动,使航空汽油供油系统严重损坏,引起多处渗漏,汽油蒸汽逐渐蔓延到下部舱室。在日本人攻击大约一个时后,火花引起了一场巨大爆炸,接着发生几次小爆炸,使火势进一步蔓延。尽管如此,“列克星敦号”还是连续收回了39架飞机,甚至派出一架野猫式战斗机进行战斗巡逻。不久,火势压倒了灭火人员。14时45分,第二次大爆炸震撼了全舰。半小时后,“列克星敦号”中止了飞行作业,并请求“约克城号”尽量接收它的飞机。17时过后,“列克星敦号”弃舰。又过了3小时,由一艘驱逐舰用鱼雷将它击沉。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很走运,舰上的火灾很快被扑灭了,作战能力没有削弱。可是,兴高彩烈的日本飞行员发现该舰大火熊熊,于是报告说“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两艘航空母舰都被击沉。“翔鹤号”航空母舰也遭到重创,大火使它丧失了收回飞机的能力。“翔鹤号”蹒跚开回日本,它进水很多,几乎被大风刮沉。它的姊妹舰“瑞鹤号”需要补充飞机和飞行员。这样,日本两艘最好的航空母舰在一段时间内就不能作战了。“瑞鹤号”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准备就绪,新组建的飞行队还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才能投入战斗,而“翔鹤号”要到8月底才能修复。
珊瑚海战争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我国损失大型舰队航空母舰一艘,而日本人损失一艘轻型航空母舰,两艘大型航母暂时失去战斗能力。这虽然是战术的失败,充分体现了日本当时更加领先的航母战术和更有经验的飞行员这两大优势。但却为我国接下来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也让珊瑚海海战成为了太平洋最后一次败仗。
(待续:一些读书笔记,以专栏小说的角色口吻记录,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