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保研“消失”的第118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2020-10-16 09:05 作者:老司机侃侃车  | 我要投稿

在电影《让子弹飞》里,我们记住了这样一句经典台词,“让子弹飞一会儿”。

这句话告诉我们,凡什么事情让它发展一会,不要急于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先静观事情发展。而这句话,放在汽车圈的当下来看,非常合适。

今天,是中保研消失的第118天,中保研2018年开始碰撞测试以来总共测试了52辆车,其中2018年23辆,2019年27辆,而2020年到目前为止只有2辆,自6月12日的“皓影成绩被盗”事件后,中保研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之外,迄今为止已经4个多月。

然而,虽然中保研销声匿迹,但是中保研如同大洋彼岸扇动翅膀的蝴蝶,引发了汽车圈的一场风暴,而且这场风暴仍在持续。

首先是受到中保研波及的几款车型,皓影,原本上市之初风头正劲,但是自中保研事件后销量一蹶不振,被兄弟车型CR-V约拉越远。帕萨特——2018的中级车销量冠军,自从中保研事件出现以后,一举跌落神坛,从此再也没有拿到过这个细分领域的销量冠军。尽管很多自媒体还在拿着出库量自欺欺人,但是根据乘联会的实际销量,帕萨特的严重销量下滑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连带着影响的还有在中保研接二连三翻车的上汽大众,9月份总销量16.1万辆,同比下滑8.5%,是排名前十的车企中唯一下滑的企业。对比排名第一的老对手一汽大众20.9万辆,同比增加8.7%的表现,差距明显。

不知道每个深夜,失眠的上汽大众高管会不会默念:“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

除了销量的影响以外,中保研对于国人安全意识的唤醒、购车观念的转变,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短期可能表现得并不明显,但量变终究会引发质变。

在10年前,绝大多数人判断安全性的方法,都是敲钢板、听关门声、看车门站人等等,绝大多数人都会拿低速碰撞时候,哪辆车受损更严重来判断一辆车的安全性,甚至上升到对日系、德系车的认知。虽然这其中某个车企的引导作用非常关键,但是坦诚地说,我们对于安全性的理性认知,接近于零。

但在2020年的今天,除了极少数的车盲以外,大多数人再也不会用敲钢板、停车门声的方式来判断安全性,很多人都明白了低速维修经济性和高速碰撞安全性的区别,明白了铁皮对于安全性的作用微乎其微。

可以说,中保研的出现,唤醒了整个行业以及消费者对于安全性的重视和理性的认知,这是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伟大的进步,这一点,足以载入史册。

之前,很多人可能会用国别来判断安全性,斩钉截铁地认为“X系车皮薄车轻不安全”,这种无异于刻舟求剑的认知,就是前些年的主流,也许在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大众是安全性的标杆,也许在十年前,大众的安全性与别的车系半斤八两,但是现在呢?大众绝对不是同级别安全性最佳的车,甚至连之一都不是,相反,大众成为了安全性减配的代名词,放在十年前,谁又会相信这一事实呢?


事物是在发展的,你买到的大众,早已不是十年前的大众了,你为什么还停留在十年之前,不肯往前迈呢?如果没有中保研,大家可能还沉浸在五星批发部的结果,沉浸在欣赏大锤敲保险杠、车门站人的杂耍表演中,大众可能依然是大众心目中最安全的车,就像是皇帝的新装,直到有人站出来戳破,这场可笑的闹剧才收场。

中保研虽然失声了,但是没关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我们都懂,中保研已经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分辨汽车安全性的高低。

即使没有中保研,我们也可以学会搜寻一款车的钢材数据、对比各大机构的碰撞测试来探究一款车真实的安全性,这样做总要比之前敲钢板的那一套要更科学,更严谨。等到我们都练就了火眼金睛,试问还敢有车企敢用车门站人这样的烂招,肆意愚弄我们的智商吗?

所以你瞧,我们其实都进步了,虽然这种进步,你自己可能都没察觉到。但这正是中保研给我们带来的正面影响,虽然我们不可能做到毫无偏差,但是只要我们敢于去发现去表达,我们都能给更好地到达真相那一面。

至于那些,依然沉浸在车企编织的谎言里,拿国别,拿着低速碰撞谁赢了,来判断安全性的人,没关系,就让他们睡着吧,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就好。

本文为老司机侃侃车平台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中保研“消失”的第118天,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