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秋燥”了吗?医生推荐几道秋季常用药膳,帮你滋润过秋


“秋燥”来袭,如何吃是关键
秋季到来,气温越来越低
湿度也越来越低
就容易出现口干,舌燥,
皮肤干燥,手足心热等症状
这就是中医讲的“秋燥”。
由于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干燥,
特别是晚秋时节。
中医认为,秋季燥邪当令,
易耗伤人体阴津,
使人体出现一派“燥”象,
所以,秋季食疗就是围绕着“润燥”来进行,
需要注意滋阴润燥、多温少寒
以及注意饮食卫生。
滋阴润燥是说,燥是我们秋季的一个主气,属于阳邪,那么在养生上我们需要注意滋阴清热,润燥止渴,宁心安神等。
滋阴润燥方面,
饮食上可多选用牛奶、芝麻糊、藕粉
秋梨、银耳、核桃、杏仁、百合等
以有效防止燥邪对人体的侵袭。
还可选用富含营养又易消耗的食物调理脾胃,
来进行秋季进补。
如山药、莲子、禽蛋、鱼、奶等。


医生告诉我们,
这时候就提倡“宜温”的饮食主张,
不宜再吃西瓜、菜瓜等寒凉瓜果,
即所谓“秋瓜坏肚”。
秋季应多吃温性食物,
尤其是老人、儿童及体弱者更需要注意。
医生
医生还推荐了几道秋季常用药膳,
帮助大家滋润过金秋。
沙参百合粥、银耳南瓜汤羹、玉竹炖老鸭、
秋藕炖排骨都是非常适合秋季的食用,
既滋阴润燥,又健脾补肺。
当然还有玉竹乌梅饮,
也是秋季养生茶饮的不错选择。




医生提醒,
秋季这时候的进补属于“平补”,
不适宜食用过于油腻的大鱼大肉,
更适合吃一些温补的小粥,
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
进行一些合理膳食的安排,
秋季进补,为冬季寒冷做好准备。
帮帮有一套,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