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妙而不着痕迹的情节结构,新“家庭”概念,喜剧而深刻的结局
优秀的作品,无论何种形式,总能以其独有的方式撼动人心。
我发现我很容易被情节结构精妙,但又雕琢得不着痕迹的作品俘获。《指匠》、《秘密》(东野圭吾)、《肖申克的救赎》……可能是因为,能得到一种确定性的把握感吧。
Megalobox2的情节设置就很工整:用“蜂鸟和旅人”的故事统摄作品的核心,影射着一对对角色间的关系。
乔和酋长无疑是最明显一对。乔因为不敢面对南部的死逃上擂台,又不敢面对同伴对逃避的责难,又一次逃出流浪。酋长对“家庭”的坚守(这种坚守也是酋长自己的蜂鸟),就像乔的蜂鸟,让他意识到要用正面的姿态守护重要的东西。而乔,在第一部中的表现——从一无所有到走上重拳之巅,在和勇利的决赛中创造出一个传奇,让无数人燃起了自己的梦,包括酋长。从这个意义上讲,乔是所有对生活还抱有希冀的人的蜂鸟,或者干脆说,乔给了他们面对生活,仍敢希冀的勇气。
佐和马克,与乔和酋长的彼此救赎相反。佐是一只用蛊惑的歌声,把旅人引入骗局的蜂鸟。在这个骗局中摸索着的马克,不也像流浪路上的乔吗?玛娅的坦言是马克走出骗局的前提,但引导他穿过迷雾的蜂鸟,是对家人的珍视——家人让他害怕失去,所以他敢闯进火海救人,因此也成了为另一群人所称道的传奇——正如乔。而乔本身也在马克的心里燃起过一抹光亮。
两个故事收束在擂台上。
从“无甲之乔”到穿戴重甲的“真正的拳手”,其实是乔从珍视之人那里,得到了一份温暖的确证。披在肩上的不仅是装甲,更是一个有来处,有归宿的信念——家人。这点,和马克是一样。他从“瘫痪”中站起来继续打拳的初衷,就是想让儿子看到自己打拳的样子而已,罗斯科的谎言溃散之后,马克站上这最后的擂台的理由,也单纯只是乔给的梦了。
所以我觉得Megalobox2的这场决赛,和乔与勇利的决赛一样高洁。但这场比赛中,没有一个人燃尽自己,而是一场酣战之后,都归于了自己的生活,当然,是一个有家人的归宿。
还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地方就是,马克的家庭是传统的家庭,有丈夫,有妻子,有儿子;但乔的家庭,是一路走来的伙伴,一群孤儿。
看得出来全作一直在强调的“家人”的概念,不仅是传统意义上共用一个户口本的人,而是所有让你产生归属感的地方,或者,那些你所珍视的人的身边。我喜欢这个看法,谢谢制作组。
情节上除了结构很工整之外,Megalobox2在和第一部一脉相承的同时,又有自己非常鲜明的主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完整性。对于同系列作品之间关系的处理,简直是教科书一般的设计。
除了这些核心角色之外,还有很多戏份较少的角色也很饱满。白都有希子,一个能在守住道德底线的同时,将集团利益最大化的社长。从她身上看得到某种令人充满希冀的现实——企业利益和社会公德的和解。这种和解让人敢于对工作抱有希望。从这点来讲,白都有希子,你是我的蜂鸟。
之前和朋友聊过悲剧和喜剧哪个更能反映现实。这个问题Megalobox2评论里也有人讨论。大部分时候,我们总觉得要揭示出现实,非得残酷悲伤的结局才能让其显得刻骨铭心,而圆满欢喜的结局只用来歌功颂德。这或许是因为,一个美好而深刻的故事,大多数人,写不出来。
我觉得Megalobox2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