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资本论》第二卷的摘录和笔记(四十三:资本游离和闲置的必然性)

2022-11-26 11:36 作者:哲学的物质武器  | 我要投稿


第二册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二篇 资本周转

第十五章 周转时间对预付资本量的影响

2.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

1、资本Ⅰ和资本Ⅱ的劳动期间和周转期间互相交叉,而不是互相交替。同时这里还发生资本游离。这种情况是以上考察的场合所没有的。但是和以前一样,下述情况不变:1.全部预付资本的劳动期间的数目,等于预付资本两个部分的年产品的价值之和除以全部预付资本。2.总资本的周转次数,等于两个周转额之和除以两个预付资本之和。在这里,我们也必须这样考察这两部分资本,就好像它们是在完成彼此完全独立的周转运动。

注:关于资本Ⅰ和资本Ⅱ,见《资本论》第二卷的摘录和笔记(四十二:为了使生产连续进行的两种办法——缩小生产规模和追加流动资本,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的相对数量关系对周转的影响)中的两个图片。

2、我们再假定每周要在劳动过程内预付100镑。劳动期间持续6周,每个劳动期间都需要预付600镑(资本Ⅰ)。流通期间3周;因此, 周转期间和以前一样,是9周。在资本Ⅰ周流通期间内,资本Ⅱ300镑加入。如果我们把二者看做是彼此独立的资本,那么,年周转的图表如下:


按照这个方式,到第51周末,一个600镑的资本已通过个完整的周转期间(Ⅰ:第1-9周;Ⅱ:第7-15周;Ⅲ:第 13-21周;Ⅳ:第19-27周;Ⅴ:第25-33周;Ⅵ:第31-39周;Ⅶ:第37-42周;Ⅷ:第43-51周)。但是因为第49-51周恰好是第八个流通期间,所以在这段时间,必须有300镑游离资本加入,以维持生产的进行。因此,在年终时,周转的情况如下:600镑已经完成了8个循环,周转额为4800镑。此外,最后3周(第49-51周)的产品,还只通过一个9周循环1/3,所以在周转额上只能作为它的资本额的1/3即100镑计算。所以,当51周的年产品=5100镑时,周转资本仅仅是4800+100=4900磅;全部预付资本900镑周转5.44次,因此和第Ⅰ节所讲的情况相比就稍微多一些。

注:原文中还有一些例子和相关计算,在此只摘录其中一个和相关结论。

3、在假定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的场合,无论如何,在每个劳动期间结束时,总会有一个货币资本游离出来,它的量和那个为流通期间而预付的资本Ⅱ的量相同。

注:货币资本的游离是关键所在。

3.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

4、我们首先再假定一个9周的周转期间;其中劳动期间为3周,可供支配的资本Ⅰ=300镑。流通期间为6周。这6周需要600镑追加资本,我们又把它分成两个资本,每个300镑,各填补一个劳动期间。这样,我们就有三个300镑的资本,其中总有300镑用于生产,有600磅处在流通中。

这里的情形和第Ⅰ节所讲的情形十分相似,区别只在于现在不是两个资本而是三个资本互相交替。各个资本并不互相交叉或交错;每一个资本都可以分别予以考察,直到年终。如同第Ⅰ节所讲的那样,在一个劳动期间结束时同样没有资本游离。资本Ⅰ在第3周末全部预付出去;在第9周末全部流回,而在第10周开始时重新执行职能。资本Ⅱ和资本Ⅲ也是这样。有规则的、完全的交替排除着任何资本游离。

5、现在再举一个例子,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准确的倍数;例如,劳动期间为4周,流通期间为5周;相应的资本额:资本Ⅰ=400镑,资本Ⅱ=400镑,资本Ⅲ=100镑。我们只列举前三个周转。

在这里,当只够用一周、因而没有独立劳动期间的资本Ⅲ和资本Ⅰ的第一个劳动周互相重合时,就发生资本交错的现象。不过,正因为这样,在资本Ⅰ和资本Ⅱ的劳动期间结束时,都有一个与资本Ⅲ相等的量100镑游离出来。如果这个资本Ⅲ填补了资本Ⅰ第二个劳动期间的和以后各个劳动期间的最初一周,而且在这最初一周结束时,全部资本Ⅰ400镑又流回,那么资本Ⅰ的劳动期间的其余部分就只有3周时间,与此相应的资本支出是300镑。这样游离出来的100镑,足够用于紧眼着的资本Ⅱ的劳动期间的第一周;在这一周末,全部资本Ⅱ400镑流回;但是,因为这个已经开始的劳动期间只能再吸收300镑,所以在这个劳动期间结束时,又有100镑游离出来;依此类推。因此,只要流通期间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劳动期间结束时就总会有资本游离出来;并且这个游离资本正好和那个把流通期间超过劳动期间(或其倍数)的那段期间填补起来的资本部分相等。

6、在整个这一节里,我们只考察流动资本的周转,没有考察固定资本的周转。理由很简单,因为这里涉及的问题同固定资本无关。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劳动资料等等,只要它们的使用时间比流动资本的周转期间长,只要它们在不断反复的劳动过程中继续发生作用的时间比流动资本的周转期间长,因而等于流动资本周转期间的n倍,就只形成固定资本。不管这个由流动资本周转期间n倍形成的总时间长短如何,为这个时间而预付在固定资本上的这部分生产资本,都不会在这同一时间内重新预付。它继续以它的旧的使用形式执行职能。区别只是在于:按照流动资本每个周转期间的单个劳动期间的不同长短,固定资本把它的原价值的一个或大或小的部分转移到这个劳动期间的产品中去;按照每一个周转期间内流通时间持续的长短,固定资本转移到产品中的那部分价值就或快或慢地以货币形式流回。我们在这一节论述的对象即生产资本流动部分的周转的性质,是由这个资本部分本身的性质引起的。一个劳动期间使用的流动资本,在完成它的周转以前,即在它转化为商品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再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以前,是不能用于一个新的劳动期间的。因此,为了使第一个劳动期间立即由第二个劳动期间继续下去,资本必须重新预付和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流动要素,并且它的量要足够填补为第一个劳动期间预付的流动资本的流通期间所形成的空隙。正因为这样,流动资本的劳动期间的长短,对劳动过程的经营规模,对预付资本的分配以及对新的资本部分的追加,都发生影响。而这正是我们在这一节所要考察的。

4.结论

根据以上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A.为了使资本的一部分能够在其他部分处在流通期间的时候不断处在劳动期间,必须把资本分为不同的部分。这些不同的部分,犹如不同的独立的私人资本,在下述两种情况下互相交替。1.在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相等,即周转期间分为相同的两部分的时候;2.流通期间比劳动期间长,但同时又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从而流通期间=n倍劳动期间,而n又是整数的时候。在这些情况下,依次预付的资本没有一个部分游离出来。

B. 另一方面,在下述情况下,(1)在流通期间大于劳动期间,但不是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的时候,(2)在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的时候,全部流动资本从第二个周转起,在每个劳动期间结束时,就有一部分不断地、周期地游离出来。并且这个游离出来的资本,在劳动期间大于流通期间的时候,和总资本中为流通期间预付的那部分资本相等,在流通期间大于劳动期间的时候,则和那个把流通期间超过劳动期间(或其倍数)的那段期间填补起来的资本部分相等。

C.由此可见,对社会总资本来说——就其流动部分而言——,资本游离必然是通例,而在生产过程中依次执行职能的资本部分的单纯交替的现象必然是例外。因为劳动期间和流通期间相等,或者流通期间同劳动期间的简单倍数相等,即周转期间的两个组成部分之间这种均匀的比例性,和事物的性质完全无关,因此,大体说来,也只能是例外的现象。因此,一年周转多次的社会流动资本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年周转周期中,周期地处于游离资本的形式。因此,一年周转多次的社会流动资本有相当大的部分,在年周转周期中,周期地处于游离资本的形式。

其次很清楚,假定其他一切条件不变,这种游离资本的量和劳动过程的范围或生产的规模一起增大,因而总的来说和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一起增长。在B(2)的场合,这是因为全部预付资本增长了;B(1)的场合,这是因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流通期间的长度增加了,因此,在劳动期间小于流通期间,这两个期间没有均匀的比例的场合,周转期间也会增长。

D.一个比如说900镑的总资本必须分成两部分,如上所述,600镑用于劳动期间,300镑用于流通期间。这样,实际投入劳动过程的那一部分,就减少了1/3,由900镑减为600磅,从而,生产规模也缩小了1/3。另一方面,300镑执行职能,只是为了使劳动期间连续不断,以致全年的每一周都能有100镑投入劳动过程。无论是600镑在6*8=48周内起作用(产品=4800镑),还是全部资本900镑投入6周的劳动过程,然后在3周的流通期间闲置不用,抽象地说,都是一样的。在后一个场合,它在48周的时间内,有16/3*6=32周起作用(产品=16/3*900=4800镑),而在16周内闲置不用。但是,我们撇开固定资本在闲置的16周内损耗更大,并且劳动尽管只是在一年的部分时间内起作用但必须按全年支付而变得更昂贵这些情况不说,生产过程的这样一种有规则的中断,是和现代大工业的经营根本不相容的。这种连续性本身就是一种劳动生产力。

注: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性。


《资本论》第二卷的摘录和笔记(四十三:资本游离和闲置的必然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