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4、劳动资料
【本文转载自《政治经济学名词解释》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徐禾主编】
【如有错漏或其它问题,欢迎指正】
4、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和物质条件。
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马克思把它叫做生产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其次是当作劳动对象的容器的物件,如导管、桶、瓶等,马克思称它们为生产的血管系统。此外,从广义上说,劳动资料还包括除劳动对象以外在劳动过程中所必要的一切物质条件,这些东西虽不直接加入劳动过程,但如果没有它们,劳动过程就不能进行,或者只能不完全地进行,如土地、生产建筑物、道路、河流等,就属于这一类。
有些东西,由于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有时作为劳动资料,有时又作为劳动对象。例如,牛被放牧时是劳动对象,被用来耕地时则是劳动资料,而被宰杀时便又成了劳动对象。有的东西,还可在同一个生产过程中,同时作为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例如,在家畜饲养业上,家畜既是饲养者的劳动对象,又是制造肥料的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生产资料是人们从事生产所必需的一切物质条件,它既包括劳动资料,也包括劳动对象;而劳动资料则仅包括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物件和物质条件,并不包括劳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