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舒曼:清唱剧《天堂与仙子》,作品50号

2023-01-19 15:12 作者:古典主义66  | 我要投稿

        爱尔兰诗人托马斯·摩尔Thomas Moore  的诗篇史诗《拉拉·鲁克Lalla Rookh》是19世纪初轰动一时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书于1817年出版,为摩尔赚取了3000英镑的头条新闻奖(当代可以比照就是哈利·波特(系列) 的作者J-K-罗琳),并迅速被翻译成所有主要欧洲语言。摩尔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推出《拉拉·鲁克》:对东方事物的品味正在迅速上升,而这本以中世纪波斯诗词形式为蓝本、以皇家爱情故事为叙事线索的异国风情、色彩斑斓的故事集,精准地捕获受众。

1779—1852

        1840年是舒曼创作的转折点 ,即从原来主要创作钢琴曲转向更广泛的声乐曲、大型管弦乐曲和戏剧音乐写作。他著名的声乐曲基本是在 1840年写成的有200首之多 ,所以人称 1 840年是他的歌曲年。《天堂与仙子》OP.50 ,是舒曼在这个转折点之后的1843年 ,为独唱、合唱与管弦乐队而作 ,即采用世俗清唱剧体裁写成的。

        舒曼根据爱尔兰诗人摩尔的叙事诗《拉拉鲁克》 ,亲自撰写脚本。

拉拉鲁克首版印刷品1817.5.19

        这部清唱剧描述的这一位仙子,是由芳香的水造成并在鲜花丛中孕育成长的。她美丽透明,但由于一次偶然的疏忽,被逐出天堂。不过她被告知,如果能到人间寻得一宗天堂认可的珍贵礼物,便可被允许重返天堂。

        仙子首先飞到美丽的印度平原。她看到这里的平民正手持武器起来反抗残忍的暴君,但最终却不幸被制服了。而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勇士不肯投降,他英勇战斗到底但终被暴君杀掉。仙子深受勇士牺牲的壮举所感动,就采集到他的鲜血飞回天堂。但天使却拒绝她进入天堂,并告诉她必须寻到更为珍贵的礼物,才能允许她重返天堂。

        仙子第二次是飞到埃及。尼罗河的精灵听说天堂仙子到来,都来与她相见。法老的金子塔耸立在眼前,景物虽然壮美,但可怕的黑死病却使这里变得一片荒凉。一位濒死的青年在哀求一滴水。这时他的未婚妻跑来,不顾受到传染的危险与他相吻,最终二人一齐死去。仙子深受感动,采集到这位未婚妻绝命时最后的一口气息,她以为这次可以回天堂赎罪了。但她第二次又被天使拒绝。

        她并不灰心,在众多仙子的嘲笑声中她第三次又到人间寻觅珍贵礼物。这次她来到黎巴嫩的巴勒贝克峡谷,这里有一座太阳神殿,它的旁边还有一座伊斯兰教寺院。有一个男孩正在这里嬉戏,忽然从寺院传来了晚祷的声音,男孩也虔诚地开始晚祷。恰在此时一人飞马驰来,他在男孩身边下马,这是一名凶恶的强盗。天真男孩的真诚祈祷,使恶贼从内心闪过一丝光明,原本只知凶杀从不落泪的贼人,却从眼角流下悔罪的泪珠。仙子拾到一滴眼泪,这才是一宗最为珍贵的礼物,她终被允许重返天堂。

        舒曼很可能在十几岁时就遇到了摩尔的诗,但在1841年,当他的朋友埃米尔·弗莱希格(Emil Flechsig)给他寄来德文译本时,他的创作兴趣才被激发。最吸引舒曼想象力的故事是《天堂和佩里》,它讲述了一个佩里--一种天使般的女性精神--如何因某种不明确的罪过而被逐出天堂的故事。然而,与基督教的撒旦不同,她被告知,如果她能带回一个对上帝来说最珍视的礼物,她就能重新进入天堂。

        在读到这首诗时,舒曼宣布他打算将《天堂与佩里》谱成音乐,作为一部 "介于歌剧和清唱剧之间 "的作品。问题是,舒曼以典型的强迫性一意孤行的态度,将1841年标为他的 "交响乐年",只用于大型管弦乐项目。1842年也同样致力于室内乐的创作。直到1843年,他才允许自己处理合唱音乐,而他现在称之为 "世俗清唱剧 "的《天堂与佩里》(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终于开始成形:"目前我正在参与一个大型项目,这是我迄今为止所做的最大的项目--它不是一部歌剧--我相信它几乎是音乐厅的一个新类型。

 舒曼在1843年写给朋友的信中 在构思中:

        在构思上,《天堂与佩里》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作品。戏剧性或色彩性的成分被保留在几个精心挑选的时刻。舒曼所说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歌剧Bel Canto(罗西尼、贝里尼和唐尼采蒂)的 "金丝雀效应 "被避免了,朗诵(模仿说话的节奏和模式)被保持在最低限度--只有一个乐章,即第3号,实际上被指定为 "宣叙调Recitativ",即使如此,也很快向更抒情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合唱音乐避免了新亨德尔式的复调写作:相反,节奏往往是同步的,这样可以更清楚地听到歌词。

1 " 第一部分:早晨在伊甸园门前(女低音)。      

2 " 第一部分:他们是多么快乐地行走,受祝福的灵魂(佩里)。      

3 " 第一部分:守卫光明大门的高贵天使(男高音,天使)。      

4 " 第一部分:我在哪里找到它们?流血的地方,谎言的地方 (Peri) 

5 " 第一部分:于是她沉思着,挥动着翅膀(男高音,四重奏)。      

6 " 第一部分:但它的溪水现在是红色的(合唱)。      

7 " 第一部分:孤独地站着一个年轻人(男高音,合唱,加兹纳,年轻人)。  

8 " 第一部分:唉,唉,他没击中目标(合唱)。  

9 " 第一部分:佩里看到伤口的痕迹(男高音,佩里,合唱)。  

10 " 第二部分:佩里羞怯地走了进来(男高音,天使,合唱)。

11 " 第二部分:她的第一个重返天堂的希望破灭了(男高音,合唱,佩里)。

12 " 第二部分:远离这里漫游的空中之子(男高音,佩里)。    

13 " 第二部分:佩里哭泣,泪光闪烁(男高音,四重奏)。

14 " 第二部分:在安静的湖边的森林地(女低音,年轻人)。    

15 " 第二部分:被抛弃的年轻人,只有一个(女中音,男高音,丛林)。

16 " 第二部分:哦,让空气穿透我(荣格夫拉,男高音)  

17 " 第二部分:现在睡觉,在充满香味的梦中休息(佩里,合唱)。

18 " 第三部分:装饰通往真主宝座的台阶(合唱)。    

19 " 第三部分:远处听歌,飘忽不定(男高音,天使)。    

20 " 第三部分:赶出去!重新关闭大门 (Peri)

21 " 第三部分:现在,夜晚的金色光芒沉没了(低音)。    

22 " 第三部分:当她向下摆动时(男高音,合唱,男中音)     

23 " 第三部分:下到那座太阳神庙! (佩里,男高音,女中音,男)     

24 " 第三部分:啊,忏悔的圣泪(合唱团,女高音,中音,男高音,低音)  

25 " 第三部分:一滴水落在乡村(佩里,男高音,合唱)。

26 " 第三部分:快乐,永恒的快乐,我的任务完成了(佩里,合唱)。

 

        

        最突出的是美妙的持续旋律发展。实际上,《天堂与佩里》更像是一首编排优美、巧妙地贴合的管弦乐歌曲独奏会,而不是舒曼时代的任何清唱剧。值得注意的是,音乐在作品的三个部分保持了旋律流动,因此结局(Peri,合唱和完整的管弦乐队)似乎在抒情勃发的狂热浪潮中上升,Peri的高潮形成了巧妙定时的高潮。

        舒曼意识到他不能简单地将照搬摩尔的故事,于是邀请他的诗人朋友阿道夫·博特格(Adolph Böttger)来浓缩它,并为对话和第一人称话语创造更多机会。与许多传统童话故事一样,全曲分为三个部分:佩里两次尝试履行天堂的命令,但失败了,然后在第三次尝试中,她成功了并获得幸福。无论摩尔的《天堂与佩里》(Paradise and the Peri)的“东方”根源是什么,他的版本都倾向于诉诸19世纪的资产阶级基督教道德观,喜欢虔诚的多愁善感。佩里对天堂的前两个祭品是一个在战斗中阵亡的英雄的一滴血,另一个拒绝离开她致命的瘟疫折磨的情人的女孩的最后一声叹息。都很珍贵 - 但还不够好。最后,佩里做对了:她把一个罪人看到一个孩子祈祷时,流下的悔改的眼泪带了回来。天堂的大门打开了,佩里人吸取了重要的教训,重新进入了天堂。

        像摩尔一样,舒曼对他那个时代的品味进行了完美的判断。《天堂与仙子(佩里)》是他第一次取得真正的成功。这部作品在舒曼的家乡莱比锡首演,反响热烈,不得不在接下来的一周重复演出,并在德累斯顿匆忙安排了后续演出。很快,它就在国际上大受欢迎,专业及业余合唱社团在整个欧洲都接受了它——尤其是在英国,那里的编曲和重新翻译为出版商赚了很多钱。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在这方面也是非常具有时代性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作曲家的触动很大,因为他自己也迫切需要救赎。舒曼后来的合唱作品尤其是围绕这一中心和个人主题不断发展。曼弗雷德(Op.115)在没有得到解脱的忏悔的情况下死去,但舒曼在最后的合唱中加入了安魂曲中 "永恒的光将照耀他们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的安慰性歌词。作品112的 "玫瑰的朝圣 "也必须从救赎的角度来看--舒曼自己也强调了它与 "佩里 "的密切关系。而复杂的结尾 "歌德的浮士德场景",WoO 3,也是以主人公的救赎为特征。

        《天堂与佩里》是这个系列的起点,在创作时,舒曼从年轻时就容易患抑郁症,已经出现了这种疾病的最初症状,这导致了他的自杀企图和在恩德尼希精神病院的早逝。当他不得不在法庭上争取与克拉拉·维克结婚的权利时,这位音乐家被幻听所折磨。即使在1840年的婚礼之后,幸福也并不完整。舒曼夫妇缺钱,克拉拉渴望着欧洲的音乐会舞台,而罗伯特只能艰难地接受依靠当下微薄的收入。尽管如此,舒曼在结婚之初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在1841年创作了《春天交响曲》,使大的形式成为他自己的。

       两年后,在《佩里》中,他首次将独唱、合唱和管弦乐队结合在一起,并以惊人的驾驭能力和对音乐效果的可靠感觉做到了这一点,但这对他在后世却没有什么好处。在威尔第那里被誉为天才的礼物,而在舒曼那里则被指责为过于流行的方法:一方面是大量令人难忘的曲调,使作品有了 "清唱剧 "的称号,另一方面是戏剧性的、精心制作的合唱,例如。 例如,第6首的战斗故事,第一部分最后的复调合唱,《尼罗河的合唱》(第11首)中几乎是程式化的 "流动 "管弦乐部分,或非常内省的第24首 "  啊,忏悔的圣泪O heil'ge Tränen inn'ger Reue" 。舒曼把叙述者的角色交给了一个乐器色彩的男高音部分,由声乐四重奏完成,而不是清宣叙调secco recitative。他通过竖琴、打击乐和低音号来扩大乐队的规模,这在柏辽兹的 "幻想交响曲 "中就已经很流行了。它扮演着一个 "说话 "的角色,连接主题,创造气氛。它与19世纪的伟大歌剧有更多的共同点,而不是之前那些著名的清唱剧。舒曼本人认为这是越来越多的跨流派作品中的第一部,并把它简单地称为 "诗"。正如 "天堂与佩里 "同时消失在蒙昧之中一样,同时代人的反应是积极的。在创作后的头十年里,"佩里 "被演出了50多次。舒曼认为这是他在此之前 "最伟大的作品",克拉拉写道:"在我看来,这是他迄今为止写的最宏伟的作品"。


舒曼:清唱剧《天堂与仙子》,作品50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