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41 走鹃活动炸弹

2021-06-02 00:31 作者:顺风随影  | 我要投稿

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41

走鹃活动炸弹

走鹃活动炸弹

一.基本数据

价格: $1300

速度: 8 / 14(加速)

耐久度: 430

护甲类型: 重甲

生产前提: 焚风战争工厂 + 穿云尖塔

作用: 反地面单位、游击

武器: 聚能震爆

射程: 近距离

二.基本介绍

其实焚风三个子阵营都有研发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经历。最后堡垒的扫荡者,狂鲨先锋的爆裂蜂,以及科洛尼亚侧翼的走鹃活动炸弹,都是这些研制项目的产物。这些灵巧而高效的无人机组成了焚风军队的重要部分。

科洛尼亚的无人机项目启动时间晚于最后堡垒和狂鲨先锋。甚至在爆裂蜂进入狂鲨先锋现役后,科洛尼亚侧翼才刚刚启动这个项目。这时候,侧翼中的部分人认为,无人机项目作为在战场上大量消耗的装备,无论是生产还是研发的成本不应该过高,所以可以从其他子阵营购买现有的无人机装备及其生产线,抑或是基于现有的非一线作战的无人机进行改装工作。


有时候这玩意儿确实挺香的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科洛尼亚侧翼派出代表前往狂鲨先锋商谈爆裂蜂的引进事宜,还开始了基于矿甲虫改装的无人侦察车的研发。但是还是有明眼人指出:虽然上述方法的确可以“多快好省”,但是终究不是最适合侧翼使用的装备。无论是引进还是改装,不是基于自己需求而研发的装备都会在战场上出现巨大的差错。

虽然这些人的意见也被采纳,但是由于“引进派”和“改装派”占据较多的意见,这群“自研派”只获得了少量的资金用于研发。(这反而阴差阳错地实现了“较小的研发成本”)一开始研发团队打算研制出一种履带式底盘,配备较强的火力和先进观测设备的无人战车。但是这并不焚风制造一种“无人坦克”意味着装备的复杂性与可靠性将会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而且无法保证侦察的隐蔽性与袭击突然性,所以之后的研发转向更加灵活的载具。


最初打算搞成这个样子……其实也不错

在推翻了无数设计之后,一个人从自己家乡的马卡龙获得了灵感。与其设计车子,不如直接把轮子当作车子!在她的奇思妙想下,一种全新的载具被设计出来:这是一种接近球体的载具,移动机构在外表并直接构成外部结构。由于外部结构是一体成型的,所以在战场上即使有所破损也没有影响。所有的探测设备、动力系统、武器都安装在球体内部。他们都通过一个极其优异的悬挂装置同车体连接。观测设备是基于千里眼机器人的探测设备改进而来,动力系统是一个超小型大功率气旋引擎(只是相对其尺寸而言,输出功率非常大),而武器则来自一个被终止的研究项目。

在我看来,还是无人飞行器好些,地面载具局限性太大了些

这个研究项目旨在制造一个可以重复使用的炸弹:利用环境温差或者是太阳能等能源吸收能量,在充满储能装置后又从一个特殊装置迅速释放,从而达到“炸弹”的效果。这个项目已经走到了实际测试的阶段。在测试中,这种“爆炸”除了有真正的爆炸以外,还可以达到破甲弹击穿装甲的效果。可也是在这个阶段,出现了一个蛋疼的问题。

“爆炸”之后,这些炸弹是保持原地部署,还是回收重新部署呢?这些炸弹肯定会部署在敌后战场,如果不回收,那么很可能会在吸能冷却时被敌军“俘获”;如果要回收,要怎样在敌后战场回收四散的炸弹?于是这个被称为“连续炸弹”的项目便被终止了,直到侧翼的无人机自研项目将其重启。也因如此,这个无人机项目有了“活动炸弹”(“mobile bomb”, short for M·B)的绰号。

穿心攻击?

在最后的型号竞标上,外来引进的爆裂蜂虽然获得了最初的胜利,可是依然敌不过新奇的活动炸弹,所以爆裂蜂仅仅引进了较少的数量,来弥补新无人机生产初期的空缺。而那个改装矿甲虫,因为无法达到各种指标而被最先淘汰。活动炸弹因为其极其灵活的机动性,被军队称为“走鹃无人机”,而在综合了各方面信息之后,侧翼最终将这种无人机命名为“走鹃活动炸弹”。

走鹃长这样

三.原型及其改型

“马卡龙”无人车 行动机构与动力系统的验证车

“活动炸弹”MK.1 安装原始“连续炸弹”的测试原型机

“活动炸弹”MK.2 改进了悬挂机构

“活动炸弹”MK.2A 改进了动力系统与“连续炸弹”

“活动炸弹”MK.3 重新设计了行走机构,并换装了新型探测系统

走鹃活动炸弹 基于“活动炸弹”MK.3,做了一些简化生产的设计改动

看到这里了,指挥官们,不给个三连再走吗?

好像只剩矿甲虫和机动建设车没写了,我不打算写MCV了,下下篇会开启新阵营的单位介绍!

不过,开启哪一个阵营,我就在评论区看看各位指挥官的意见喽~

焚风剩余的步兵单位会在新阵营介绍时夹杂着更新

心灵终结 装备鉴赏41 走鹃活动炸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