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属于他们的自传(上)

这里任意门外任意飞,一只有梦想的咸鱼。(额……刚开个头就暴露了我的本质,希望没吓到各位筒子们)
简单说一下,这个文章就是好像老母鸡在孵蛋,这是上蛋,中蛋和下蛋艰难孵蛋中,从去年就开始孵了,可是这么久了还没孵出来,老母鸡不孕了(hiahiahia)……
前言
第一章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第二章 成名在望
第三章 好好
第四章 兄弟
第五章 人生有限公司
第六章 后来的我们
第七章 顽固
第八章 派对动物
第九章 最好的一天
第十章 少年他的奇幻漂流
第十一章 终于结束的起点
第十二章 任意门
第十三章 转眼
第十四章 What’s your story
第十五章 你说那C和弦就是……
后记
(前言后记都省去了,直接上文)
第一章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
2016年7月21日。中国台湾省台北市北投区。
陈信宏就这样慵懒地坐在餐厅的收银台旁,耳朵里塞着耳机,就连一贯以来精心爱护的鬓角他都懒得去打理了。他就这样望着窗外,回忆满天。他并不是懒得去应付餐厅和画室的双重工作。事实上,他真的很累。
他一个人却身兼两职——同时经营着一间画室和一间餐厅。他每天都要画出许多不同风格的精美作品,同时他的餐厅也经常座无虚席,他作为餐厅的老板,总是要在烹饪方面大费周章,因此做出的饭也总能让人们赞不绝口。但是他转念一想:同时经营快餐厅和画室的他,平时的生活节奏总是这样的——如果醉心于画室创作,那么餐厅的生意就会支撑不来(最起码客人让老板来收钱时找不到他);但是一旦他忙于招呼餐厅的客人的话,那么画室的创作就会被迫中断。所以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思考作品创作的时候,不忘了照顾餐厅的生意;有时在收银台旁翻着一天的客流数量,脑子里又在想着创作的事情;灵感涌现的瞬间又使他不能专注于美食的制作——有时候真是顾此失彼。这样他的压力真是太大了,用他的话来说,他就是处在一种“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节奏中,无法自拔。
“一天一天看日升日落,看月圆月缺,年复一年的经过……”他的手机铃声响了。陈信宏冷笑道:“这不正是我此刻心情的最佳描述吗?心好累。”但是这个电话是谁打过来的呢?顾不了那么多,他拿起手机一看,来电显示:温尚翊。
“什么事啊?”
“想找你。”
“我现在忙,客人很多我忙不过来,况且下午画室又要有参观画展,我这一天两班倒实在没有时间……”
但在温尚翊眼里,这些都似乎是借口。“靠北啦你!人家好心要找你,这时间难得啊,林北平时还想约你出来玩都没空,律师事务所不给我腾出时间来,今天想来约你喝点酒,你理由倒是蛮多的……”
“好啦!我来就是啦!诶在哪里啊?”
“我的律师事务所门前。十分钟后不见不散。”
十分钟后,两人在他的律师事务所会合。陈信宏仔细地打量着这个名叫温尚翊的人。温尚翊是陈信宏的高中同学,联考数学满分的学霸,大学毕业后又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在新竹的法庭工作,同时在北投有着自己的独立律师事务所。好在这次没有多少案件等着他,他又正在度假中,于是来到了北投找陈信宏喝酒解闷,顺便让陈信宏带他游玩一下,散散心。他也很累很累。他学的是刑侦专业,这必须要有良好的判断力和敏锐的观察力。而陈信宏呢,自己在上学期间数学仅考五分的学渣(在这里我觉得有必要要给大家科(bao)普(liao)一下我们这位小陈同学的光(hei)荣(li)史(shi):他原来准备学习理科,无奈数学那么渣,在读书时还找温尚翊补过课,然而也没见多大成绩,不过他画画的技术真不是盖的,所以我估计他可能因为这个缘故转到美术班的吧,哈哈哈哈嗝……额那就这样。所以连他的高中同学蔡升晏——后文中提到的车行老板,拥有着全高雄最大的车行——都取笑他),有什么和他比肩的地方呢?然而话又说回来,温尚翊也有自己的烦心事。自从接手了父亲的律师事业之后,他就一天到晚,马不停蹄地处理着各种案件。小到邻里纠纷,大到财团倾轧,他无时无刻不处在焦头烂额的紧张的工作之中应接不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同样是受够了。他想放弃这个炙手可热的工作,重新开始活着,开始自己的第二人生,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
两人来到了一家相邻的酒店,找了个静谧的地方,开始喝酒、聊天,互倒苦水。
席间,两人开始了对话:
“你知道吗?我数学挺烂的,最烂的时候仅仅考了五分,还有学校报名参加合唱团也杠龟了,参加演讲比赛时候也因为过分紧张出局了。上音乐课的时候连老师都说我是音痴哦。我的生活真的是……长大以后又要顾这顾那的,餐馆和画室两班倒,一天闲暇时间也没有。哎!什么时候才是自己的出头天哪?”
“那你还是比我好喽!我呢,虽然数学比你好,但是大学毕业之后,一入法律深似海,从此闲暇是路人。继承我父亲的事业之后我就不遑启居了。在新竹开了个律师事务所,在北投也有我自己的独立的一间,不过这样一来我倒像监狱里的牢犯了。天天有数不完的刑事案件和纠纷案找上门来,打个盹都是奢望。”
“小时候,只要看天空,枕着白云就觉得全世界都拥有,长大了,拥有的更多,为何感觉到越来越匮乏越贫穷?我们都要这样过下去走完这一生吗?我倒觉得我不是真正的快乐了。别看我整天面带微笑,可谁又能知道那只是我穿的保护色呢?”
这时,他想到了他上班之后在记事本上写下的一段话:“如果真的不快乐,难道有谁能够重新开始活着?从小,我们就被要求一模一样。头发一样,服装一样,连人生的梦想,也要一模一样。考个像样的学校,找个像样的工作,住个像样的房子,过个像样的人生。终于有一天,我突然发现:这就是我的人生吗?……”
“诶,与其这样苦大仇深,不如我们放松一下吧!我问你个问题吧:如果我们不曾相遇,我会是在哪里?”
“齁,谁知道你在哪里啊?诶你什么时候变这么煽情了啊?”
“干!”
………………
这时忽听外面一阵吵闹声,陈信宏告诉温尚翊:“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有两位还是我们附中的老同学,还有一位是国光毕业的,原来也是想创业的,我把他带来你认识一下。老朋友嘛,今天难得聚一次。虽然我们身在不同的行业,但是我希望你也会喜欢上他们,毕竟人生最好时光是和你兄弟一场……啊不对,是和你们兄弟一场!”
且看来者何人:先进来的这位,斯斯文文,戴着眼镜,英俊十足,举止优雅,非常沉稳,貌似不太爱说话,活脱脱一个“老僧入定”的感觉;中间进来这位呢,比较洒脱,但又有一种细致在里面,让人觉得很温柔;最后来的那位,留着长发,让人乍一看以为他是个女的,说话也比较“尖酸刻薄”,不过也是谈吐大方。兹为大家介绍一下:按照出场顺序,他们分别叫刘谚明——苗栗县人,海归博士,在台湾大学成绩优异,被保送至美国读博士,公务员出身;石锦航——一位水手的儿子,台东人,上学时也算是有一种很张扬的、狂放不羁的性格。不过他并未像温尚翊那样子承父业,他原来是一家干洗店的员工,后来在台东的一家实验室工作,每天都与化学药品打交道,知识比较渊博(他上学时学理科,化学学得好,成绩拔尖,让其他同学感到压力较大);蔡升晏——高雄知名车行老板,控制着高雄最大的车行,汽车的进出高雄和销售渠道,必须由他这里经过并开出凭证,才准许销售(不过他原先是个修车工人,这个在下文大家可以看到),上学期间由于他善于和女生表白,喜欢用一些言辞取悦女生,所以被称作“妇女之友”。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言辞犀利。除了刘谚明之外,其他人在附中时都是同学。他们进来之后,随手找了个位置坐下,却被陈信宏招呼着坐到了他的旁边。他们也是风尘仆仆,一筹莫展。显然他们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彼此认识之后,他们有了深刻的交往。陈信宏笑着对温尚翊说:“那一天那一刻那个场景,你出现在我生命。从此后从人生重新定义,从我故事里苏醒。”
“齁!我们这位煽情王子,又和这位大学霸‘表白’起来啦……诶你们什么时候举行‘婚礼’啊?当当当当……”蔡升晏和刘谚明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调侃起他来。那语气里透着些许醋意,又带着几分的打趣。不过陈信宏和温尚翊平时就经常在一起,无(wu)话(shi)不(bu)谈(gao)。石锦航也觉得陈信宏对温尚翊这句话醋意很浓,但是他又一想,这句话对谁说都会让人觉得很温暖,不是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那么他们有着什么样的烦心事呢?他们最后又怎么样了呢?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啊。我们不妨从他们的人生轨迹说起。那么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吧。
第二章 成名在望
原来他们早就有着他们各自的梦想,并为着这个梦想而努力奋斗。还在附中的时候,陈信宏、温尚翊、石锦航、蔡升晏就打算在课余之外的音乐方面有一点发展。他们私下里经常到附中的某个角落里去练习音乐。那时,他们最开心的事莫过于聚在一起玩音乐了。他们想像英国的披头士那样“一举成名天下知”。后来在他们的成长档案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当时只要有了音乐,那便是我们最欢快的时刻。小小的一间房子,记着我们最初走过的道路。”
然而他们的这个梦,走得并不算顺畅。“找一个和弦开始唱,那故事遗忘的时光,起点是那平凡的成长,或初学吉他时少年们的模样。那一年的舞台没掌声没聚光,只有盆地边缘不认输的倔强,排练室的日夜在争论在激荡,以音量去吞噬无退路的彷徨”,用来形容他们做音乐的艰辛,并不过分。那次,他们首次举行他们的所谓“演唱会”(实际上就是在学校的那个大喇叭广播里唱歌啦),却有着寥若晨星的“听众”,同学们也并不是太了解他们,所以结果我不用说大家也都懂得。他们感到了一丝沮丧。回到寝室后,四人开始互相调侃。调侃归调侃,他们脸上分明写着无奈。他们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那黑的尽头可有光?那夜的尽头可会亮?那成名在望,会有希望,或者是无知的狂妄,那又会怎么样?那又会怎么样?混迹过酒场的驻唱,才读懂人性的寻常。背负过音乐节的重量,才体会每场仗都仰赖枪与粮。”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于是开始了他们艰辛的追梦历程。
“梦是把热血和汗与泪熬成汤,浇灌在干涸的贫瘠的现实上。当日常的重量让我们不反抗,倒地后才发现荒地上渺茫希望绽放。”不知经历了多少的困苦,一站又一站的流浪那旅馆和空港,一遍又一遍的采访和攻防。一双又一双的目光像监狱和高墙,墙里的风光是不是如当初想象?他们一次一次拼回破碎自己,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后来有了刘谚明的加入(注:刘谚明以前也是艺校出身哦),他们的“演唱会”场场爆满,他们成功了!
这时他们回忆到有一段时间,“While we were so young,我梦到当时,我们翻过墙。曼陀罗花沿途绽放,我们双脚越过人间荒唐。We’re stupid but strong,放学的屋顶像万人广场。从不多想,只是信仰,少年回头望笑我还不快跟上?”他们品尝着自己的喜悦,无比激动。
然而在他们成名之前,并没有人认识他们。乃至于他们的家人也都一直反对。闲暇时间只有他们自娱自乐。他们似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但是当他们成名之后,情节就大不一样了。
最后他们用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来总结他们所走过来的这段艰辛的道路:“那路的起点谁能忘,那路的尽头谁在唱,谁成名在望,谁曾失望,却更多的谁在盼望?那黑的终点可有光?那夜的尽头天将亮?那成名在望,无关真相,如果你心始终信仰,谁又能怎样?谁又能怎样?你就能飞翔。”
在酒馆里他们谈起这件事来,都意味深长地说:“看来我们的努力是有收获的。不过,真正让我们五个人走到一起的,除了这件在音乐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的事情以外,还与一只猫引发的事件有关。”
“猫?”大家似乎不知道的样子,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呢?陈信宏笑着道出了这件事的原委。大家都好像“瞬间记起”了这件事一样,不约而同地笑了。怎么回事呢?
第三章 好好
这天,陈信宏刚放学回家,温尚翊就来找他了。
“诶你知道吗?蔡升晏家里养了只猫。要不要去看看啊?”
“这倒挺稀奇的。我从来不知道呢。”于是他们一起去看猫了。那只猫非常的可爱,再加上陈信宏的童心未泯,双重作用,倒使得陈信宏萌生了给猫写歌和自己也养猫的冲动了。“想把你写成一首歌,想养一只猫”。那次酒馆谈话他们提及这件事时还依然倍感亲切。
那次,在酒馆里,他们感受到了时间的白驹过隙,“苍狗又白云身旁有了你,匆匆轮回又有何惧”。用陈信宏和刘谚明的话来说,时间的电影结局才知道,原来大人已没有童谣。
酒馆里,他们又一次谈到了这个问题。陈信宏对其他人说:“当时我还不知道。是温尚翊给我说的这件事。到了他家以后看到那只猫,我当时就感情涌现,说了一句:‘还以为驯服想念能陪伴我像一只家猫,它就窝在沙发一角却不肯睡着。’”
“哦哟,又煽情了!”温尚翊调侃道。蔡升晏于是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这个养猫的经过。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话说那次我放学之后,我没有回家而是径直去了一家宠物店。那只猫是那家店的镇店之宝,起初老板并没想卖给我的意思。我好说歹说最后才拿到那只猫。回到家里以后我家里人都一致反对我养猫,不过还好经我的说服,他们总算同意了。之后我就更加珍惜那只猫了。因为我姓蔡,所以我给它取名叫菜头稞。那只猫眼睛是蓝色的,非常友好。我希望你们能喜欢它。”
“必须的嘛!”
“那么可爱难怪你会爱不释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交谈着,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陈信宏听得非常入神,他喃喃道:“最安静的时刻回忆总是最喧嚣,最喧嚣的狂欢寂寞包围着孤岛。”这句话真是一点都不假。当你的身心疲倦了,养个宠物也是值得的。很舒心。只是除了蔡升晏以外,谁都没往那方面考虑罢了。他们觉得踏实地过自己的人生多好。在他们看来,生命再长不过烟火落下了眼角,世界再大不过你我凝视的微笑。在所有流逝风景与人群中你对我最好,一切好好,是否太好,没有人知道。我估计他们假若都有了一只宠物,也会“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变老,好好假装我已经把你忘掉”了吧。而这五个人也因为这件事结为了兄弟,彼此都不分开。但这些都不是关键,真正使他们结为兄弟的,除了他们一起搞音乐,和这次养猫事件以外,还有一件更大的事呢。且听我慢慢说来。
第四章 兄弟
其实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结为兄弟了,这里面还有一个重大故事,我要给各位和盘托出。当然上文已经提到了刘谚明除外。
话说他们在附中的时候,就一起参加了吉他社。那个时候温尚翊弹吉他那个技术可真不是盖的,连陈信宏都惊叹不已。不过毕竟学长说过想把马子要会弹吉他,又帅又酷又有才华就是弹吉他(注:陈信宏现在都没把到马子,不过呢,像他那样帅到没朋友的那种气势,即使不弹吉他也照样能把到马子——起码我认为是这样)。于是温尚翊就手把手地教陈信宏弹吉他。不过弹吉他的时候要先从最简单的乐谱开始弹起,于是温尚翊就说:“要不如我们先从简单点的歌开始吧。”到底是哪首歌呢?没错,就是简单易学的T1213121。倒是陈信宏急不可耐:“能不能别这样啦?来点难度嘛……”
温尚翊心平气和地对他讲:“不要急于求成。吉他这个东西是真正的慢工出细活,急不得。只有把简单的先弹会,再往更高级别的地方弹,那样才会更好。”“那好吧。”“那我们就开始咯。学长说过想把马子要会弹吉他,又帅又酷又有才华就是弹吉他。四大和弦一套指法速成弹吉他,吉他不难学长他说这样弹吉他。T1213121……”
这里我想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首歌。这首歌作为初学吉他的人简单入门程度都是一颗星的歌曲,我想最起码在附中吉他社待过的人,没有人不会弹吧。当然了,任何想学吉他的人,都理应从这个曲子开始弹起。然后他们首先结为了兄弟。
这天,蔡升晏和石锦航正好路过专属于温尚翊和陈信宏的吉他室,听到了温尚翊在教陈信宏弹《拥抱》的说话声和陈信宏的扫弦声,觉得挺好奇,就想进去看个究竟。进去一看,只见陈信宏正在专心致志地扫着弦,温尚翊在旁边指导着。可以这么中肯地说,经过温尚翊这么多天的认真“调教”,陈信宏的技艺足以让人称奇。四个人这么一来一往,那关系自然是不必说。而石锦航也擅长吉他,蔡升晏擅长贝斯、吉他和钢琴,他们四人总是彼此弹唱,以“歌”结盟,抒发他们心中的情感。后来刘谚明的加入,更增添了彼此之间的兄弟情谊(注:刘谚明也很擅长乐器。他擅长的是鼓和键盘)。
以上为背景。不过之后所有的喝酒啊或者是其他的事情,五个人都会彼此照顾,比如有一天台湾来了一个著名的音乐团体,他们就互相拉扯着去看,竟然忘记了回家。他们有一次还互相许诺,他们要永远在一起,不分开。勾勾手盖手印,这一刻有约定。他们一起哭一起笑,几乎可以说是“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了。他们彼此还用香蕉和雨伞代表他们最真挚的情谊——香蕉代表的是有福同享,而雨伞代表的是有难同当。他们就那样相互友情相待,俨然兄弟一般。“酒精或节奏我们摇摇晃晃,那又会怎样跌倒你在身旁。在身旁打每一场泥泞烂仗,你和我唔噢噢噢就是这样。只有你知道我都假装正常,只有我欣赏你的恶行恶状。彼此都是彼此的孽缘业障,完美的唔噢噢噢狐群狗党。”其实不光是他们这么认为,在我看来,兄弟情真的是最重要的。大家别认为他们俗不可耐,其实他们才是最懂珍惜感情的。兄弟就是这样,你每件糗事被我珍藏。兄弟就是这样,我们的荒唐排行榜多难忘。笔记本上记录着他们回忆起这段故事时的感受:“当其他人都一次一次一次一次对我失望,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慢慢走光。我的兄弟啊,抬头却看到你在我身旁。”
那次在酒吧里,五个人在谈论到这段历史的时候,陈信宏不无自豪地说:“我觉得温尚翊教我弹吉他这样的举动也是增进兄弟情谊的一种方式。后来有了你们的加入,我觉得更温暖了。这真是兄弟情,真暖心啊!”一向不苟言笑的刘谚明也略带煽情地说道:“如今人生各有战场,你的难题我的烦恼已不一样,是否就像当年的幻想,我们的模样?”闻听此言,众人扑哧一下笑出了声,气氛好似淡化了许多。先前的大倒苦水,变成了五个人之间亲密无间的茶话会,众人都聊得很尽兴,也没有想离场的意思。可见,他们还是很怀恋当时的美好时光的。
“有没有人也笑忆过往,跌跌撞撞当时的蠢样。最平凡日子,最卑微梦想,何时才发现,最值得珍藏?”那么,这么些年过去了,当时的他们又在做着什么呢?
第五章 人生有限公司
时光总是这样,每分每秒都在和人赛跑,不容许任何人喘息。转眼间,他们都有了各自的工作。陈信宏经营着一家餐厅和一间画室,收入不菲;温尚翊大学毕业后,子承父业,在当地一家非常有名的律师事务所任律师。石锦航呢,则在一个干洗店当老板;刘谚明从海外回来之后,在一家人寿公司负责保单(注:刘谚明属于公务员出身);同样大学毕业的蔡升晏,则是高雄赫赫有名的修车工人。经过几年的磨练打拼最后他成为了高雄汽车厂的大老板。
“人生ㄟ路,勇敢做伙行!”这是他们五人工作时都会经常说的一句话。他们坚信,只要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没有什么事干不了。终于他们得到了自己应有的一切。他们收获良多,内心甚是喜悦。尽管这其中有着许多的磨难和挫折,但他们还是勇敢地向前克服这种种困难达到成功。看来,人生不怕风浪,只怕自己没志气。想达到自己的出头天,就必须一路向前不回头。不知道谁在安排,命运好歹,一人都一款,有时候想要放弃,想要怨叹,想要流眼泪。等一天黑暗过去,苦尽甘来,人生滋味才了解,为了那个将来,要自己勇敢再勇敢。
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他们所谓的“人生有限公司”,没有一天能请假。多年的职场打拼,让他们更加成熟,同时也让他们更加认识到“人在哪里跌倒,就在哪趴一下,面对挫折也都专业化。让生涯最佳化,而梦想最小化,生存几率追求最大化”。没有了上课钟,也没有了下课钟。就算暂停全世界的钟,也停不了一秒钟。他们体验到了“上课钟,变成打卡钟,单行道般的人生流失在车阵中,进行曲,规律的平庸,活得像是一句标语押韵而服从”的匆忙。他们感受到了时间的白驹过隙,也感受到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紧张。
那天工作结束,他们觉得极为紧张。在那次酒馆谈话中,他们互相倾诉内心的苦闷。陈信宏对其他人说道:“你曾停下过吗?你曾怀疑过吗?就算你有想法,你也没有办法,人生无限问题没有解答;追逐富贵荣华,目标飞黄腾达,其实平安到达,就是一种伟大,人生无限可能谁能出价?人生想打电话,总要有人先挂。来时呜呜哇哇,走要嘻嘻哈哈,人生有限的话,你想要怎样喧哗?”这段话形容他们此刻生活的节奏,一点都不为过。石锦航他们也纷纷大倒苦水。不久,他们准备好了,要复制一个新的自己。“如果不成功,那就让我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一个不再整天活在白衬衫黑领带的朝九晚五的工作中,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像个绝望的圆,每天都要旋转。总之我们要复制一个新的自己。如果不能,就让我复制一个新的世界。”那么,生性倔强而顽固的他们,在转业之后又会干什么呢?他们又会怎样充实自己的生活呢?
在这次谈话中,还引出了一个隐秘的问题,那就是爱情。经历了出生、上学、工作三个部门,“第四个部门任务更加复杂,去寻觅去恋爱去找他或她。”眼见着其他四位都已娶妻生子(有的还未生子),成家立业了,可陈信宏仍然是单身。温尚翊取笑他:“这么说来你要做一辈子单身狗了?”听到这句带有调侃意味的话,陈信宏只是笑笑,也不好说什么。那么,爱情对他们来说又是什么样的呢?
(未完待续,大家等我回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