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过是骗局
我直到二十岁还傻傻地以为人生是有许多选择的,而我们作为一个具有主动性的人是需要不断做出选择,才可以不断生活下去,我们的选择对于我们将来是至关重要的,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是可以更加顺利做出下一个选择的。反之我们若是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就会导致以后的选择也遭受影响而变得更加难以对付……然而这些不过是骗局,人生的选择也不过是命运的驱使,而选择也不过是必然发生的事情。选择不过是骗局罢了。
我们时常会被教训说不够努力,如果能再努力一点,就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可是时间是单向的,我们无法回头再去经历一遍这件事情,无法用“再努力一点”来实现那个“更好的成绩”。我们会轻而易举的把教训我们的人说服,“既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没有办法改变了”,于是乎,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发生,而且并没有被制止住。我们似乎是在不努力和非常努力之间做出了选择,我们选择了不努力,所以才会发生这样的结果,听起来完全正确。正因为这样的错觉,让我们感觉,人生是可以进行选择的,我们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可是,我们真的有在选择吗?这个问题姑且搁置一会,我们继续来看下面的问题。
我们大多数会承认这样一种说法——一个人取得好的成绩,一方面是因为努力了,一方面是因为运气好。所以一个好成绩的要素就是“努力”和“运气”的结果,两点缺一点都不可以。可是若是这样说,一张试卷上的题目,是从二十张不同的试卷中的题目中任取出来的,这样我们去学习了十张试卷,然后所考的试卷题目却一个都没有学到,这样我们没有得到好成绩,究其原因是“努力不够”和“运气不好”。那么,现在我们一张试卷都不去看,我们所考取的成绩同前者是一样的,那原因可以说是“努力不够”,但至于运气,我们便不能定义了,成绩似乎和运气没有什么关系,这时候运气便失去了意义。那么,我们全部的试卷都看一遍,考出的成绩必会令人满意,原因是我们“足够努力”,但是这时候的运气也好像派不上用场了。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运气是在努力了,但没有完全努力的情况下才适用的,也就是说,我们如果把努力化为百分比形式,这个努力要满足既不是百分之零,也不是百分之百,而是介于这两个值之间。
现在我们把这个定义拿到现实当中,因为现实的数据足够多,“试卷”的数量也并不是可以全部看完的,而且,我们是必定会看“试卷”的,当然除非你是一个不能进行思考的物体,那你的努力会保持在百分之零。结合这个,我们回头看那个问题——我们没有得到最好的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做出更好的选择——我们的选择只能是“努力”,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要努力多少,但是这里有一点,如果选择不努力,那么努力也不会是百分之零,我们或多或少都是会努力的,我们是生活在世界上的自然人,生存必然有努力存在,只是“量”不同。现在我们的努力满足了“介于百分之零与百分之百之间”这个条件,而对于“运气”是不可控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怎样选择,运气这一不可控因素,总会把我们推向一个“必然的命运”上面。这样,所谓的选择,便不再存在意义,我们不过是进入了一个看似有主动性、选择性的骗局当中了。这个骗局是具有主观偶然性和客观必然性的东西,是我们生活的一种类似于指南的东西。
如果有人说,你竟然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你那样做,说不定会怎样怎样。请立刻反驳他!“选择?什么是选择?你不会还生活在选择的骗局当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