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类学词典】时间

2023-01-23 16:51 作者:就叫余风同学吧  | 我要投稿

时间(time)

在人类学家看来,时间是一个社会文化概念。它外在于人的个体意志,并约束人们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时间成了身体的一部分,被物化了。

在前现代社会,“自然定时法”主导了人们的时间观,人的活动与自然的日月星辰协调,一个昼夜即为一天,在此基础上四等分、八等分。同样,人们的社会生产活动也由可观察的自然界变化规律所定义,如“二十四节气”就是人们从事生产的指南。而在工业革命尤其是机械表发明以来,人们的行动开始逐渐地脱离了自然的属性,从而进入了一个完全由人掌控的时间体系,即行动由人决定而不由星辰日月决定。这样的变革是革命性的,人们从“事情跟着时间走”转向“时间跟着事情走”。我们在表达某一特定的时间时常常采取“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分”的方式,而“原始部落”的居民则不能够明白我们的意思,他们会以一个具体的事件来表达时间,如“我大儿子出生那年,森林遭火灾了”。可见,时间是文化事实的一种刻度。

古往今来,众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家讨论过“时间”的概念。如亚里士多德认为“时间就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计量”,牛顿认为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是永恒的,海德格尔反对传统时间概念,着重强调此在在世的“将来时间”。作为文化事实的核心概念之一,时间倍受人类学家(尤其是历史人类学家)关注,爱德华·霍尔、普里查德、列维斯特劳斯、沃尔夫、萨林斯等人都对作为文化事实的时间观和历史观做出了阐述,很多名词,如结构性时间、神圣性时间、象征性时间、口述史、共时性、历时性等被提出,成为人类学家研究的一大重点。

【人类学词典】时间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