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数据流麻将」第一章-手顺-1~3节
译者的话:
大家好,我是翻译神仙酵母。之前错过了本组出品的《鬼打》战术书企划,但实际上我对麻将战术书的汉化抱有相当的兴趣。目前活跃于一线的职业选手诸如鱼谷侑未、小林刚、近藤诚一、胜又健志等都各自有著书解释他们的打法,我认为这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日本玩家平均水平高于国内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可惜的是其中得到汉化引荐给国内朋友的书籍寥寥无几。
本次尝试汉化小林刚pro的《超级数据流麻将》,除了我本人是小林厨的原因之外(x),也是因为在我读过的战术书中,这本书确实尤其详略得当、思路清晰、简单易懂,例子、推证和结论俱全,适合“虽然听说过一些理论,但仍然摸不着头绪,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提升实力”的广大初中级玩家;并且也很适合天凤、雀魂等避四规则且不了解对手的网络麻将环境。
小林刚作为职业选手的实力水平有目共睹,读过本书更能了解他技术的基础所在。即使对结论有所异议,本书中阐述逻辑的过程也提供了读者思辨的空间。作为译者,我希望读者在阅读战术书时,不要简单地看一遍例子、然后对比自己的答案是否做对了题,毕竟正如小林pro所言,麻将是一个很难找出正解的游戏。重要的是在广泛阅读他人思路的同时积极地思考,选择自己能够接受的理论。
在此我也推荐几本让我获益颇深的优秀战术书汉化本:
《统计学麻将》
《现代麻将技术论》
《序盘的铁战略》
当然还有本组的《鬼打》啦~

前言 超级数据流脱离宣言
大家好,我是小林刚。别人在介绍我的时候经常使用「超级数据流」这个称号,这本书的标题里也有这个字眼,但实际上,被冠以这个称号并非我的本意。这次以此为题出书,我本人比谁都要反对。
这里简单地探讨一下关于「数据流」这个概念的话题吧。
在我的记忆中,这个概念首次被运用在麻将领域里,就我所知是于1990年前后的漫画名作《胜负师的条件》(原作·山根泰昭,作画·岭岸信明)之中。在1990年之前,大众普遍认知中的麻将战术基本上是判断「每一局之间的联系」「因果关系」「运势」「流势」,并以此为据预测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偶然。这种「每一局的结果之间是连续的」的思考方式,用时钟为喻的话就像是秒针连续走动的石英钟那样。
与之相对地,有另一种论调认为「每一局的结果都是彼此独立的」,同样以时钟作比的话,就是不使用秒针,而是1→2→3→4那样切换数字显示的数字钟。就像这种数字钟(Digital)一样,对于麻将中一个一个的现象分别看待,而不去作因果联系的考虑,因而被比喻性地称作「数据派」(Digital)。换言之,麻将牌是随机堆好的,完全无法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因而对每一局都要独立地看待。
从我学会麻将规则开始,我就认为麻将不具有非科学性的因果关系,而是一个偶然与概率组成的游戏。正是抱有这种「数据派」的认知,我才乐在其中。但遗憾的是,距今20年前,这种认知还是少数派,被那些传统的牌手们当作是「异端」。一种理论既然出现就自然有反对的声音,这是无可厚非的事。但他们并不仅仅是不认同我们的思考方式,并且还如下擅自曲解我们的定义:
「麻将牌是随机堆好的」→「不去考虑流势·运势等等」→「只使用已知的明确的理论」→「只根据眼前可见的枚数、点数等情报进行思考」
我们的理论遭到曲解之后,更受到「麻将才不是这么浅薄的东西」等等不当的迫害。也因此,「数据派」成为了一个暧昧不清的概念。
既然定义暧昧不清,我就决定从此不会再使用「数据派」这个噱头。尽管本文多次出现「数据派」这个词语,但我反对使用暧昧不清的麻将用语,因而在此只明确一个立场:我绝不会谈论非科学性的玄学理论。
然而,正是这时出版社找上了我,说想要出一本题目为《超级数据流麻将》的战术书。虽然对此我也十分感激,但我好不容易出一本书,却偏偏要使用有悖于我主张的这种暧昧不清的用语作为题目;并且不仅是暧昧不清的「数据流」,在前面还要加上莫名其妙的「超级」二字…。我也真是迷茫了,甚至一度想要中止出版。但长久以来我都作为「超级数据流」为人所知,如果以此为题,大概会让更多人有购买的兴趣,阅读之后也能了解我的想法,这样不是最好的吗;这么一想,我还是决定让这本书问世。
至于这本书内容具体如何,只能请大家读过再作判断。虽然这本书中不会出现流势·运势等玄学性质的字眼,但也并非只拘泥于眼前的数字、宣扬短浅的概率论的书籍。我想尽可能地让大家了解「读牌是有效的,对成绩有显著提升作用」这一理论。另外,我也将平时思考的种种以专栏形式写在章节之间,或许也能给大家作为读物消遣。
我以「数据流」之名所出的书,这大概是第一本也是最后一本了吧。
手顺 ~持有最富效率的13张牌~
第一节 第一打W东
在麻将战术之中,「切字牌的顺序」对胜负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关于这个话题没有太多细致的讨论。但是,为了能直面大多数局的序盘,在此要请大家重新深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这里该以怎样的顺序处理三枚字牌,按照传统普遍的观点来说,首先是无役的西,然后是中,最后是场风东。尤其是场风东,有很多人的想法是「如果让亲家鸣了W东,自己会很难办,因此要尽可能地扣在手里,最好是别人先切了之后我跟切。如果实在没人切,那我就先切2m之类的牌,直到成为值得一搏的手牌之后再在中盘切出东」。
不过这也是20年前的观点了,最近流行的思路已有很大的改变。以上这个打法的缺点在于给对手留出了把东摸成对子的时间,换言之,之后自家想立直的时候东会更加难以切出。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形发生,在手牌如上图一般已经相当整齐的情况下,应该把安全度最高的西留到最后,按照危险度从高到低顺序切东→中→西;这样的思路最近已经普及开来。
上世纪90年代前半,山崎一夫及天野晴夫二人曾在近代麻雀杂志上提倡过这种思路,但在我印象中当时他们的思考方式还是少数派。顺带一说,天野于1990年出版的自著《立直麻将论改革派》(南云堂)当中严厉地批判了当时玄学风气盛行的职业业界,是否定玄学理论的先驱式的人物。我在18岁时,对他的主张和姿态都有很深的共鸣,因此曾去他经营的雀庄学习过麻将。
我的思路简而言之就是「如果这张牌早晚都要切,那么就先切它;暂时一段时间都不会切的牌就留在手里,还可以期待摸成对子」。
按照这个思路重新去考虑本节开头的例子,这手牌就算普通地先切了西,从形状上来看,之后早晚还是要切东和中。这种情况下就应该先切东。与之相对地,假如手牌里有很多不需要的19牌,就算先切了一枚字牌,剩下的字牌也不会立刻切出,这种时候就应该普通地先切西。
这两种切字牌的思路各有优缺点,不能简单地将思维固化成「一定要先切役牌」或者「一定要尽可能地扣住役牌」,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哪种更加合适。
第二节 如今的时代后付已是理所当然

接下来,本节将继续讨论切字牌的顺序。「如果自己的手牌值得一战,就以危险度从高到低顺序,在对手摸成对子之前切出字牌」这种思路能够成为定论的理由之一,就是鸣牌相关的战术如今已经有了整体性的改变。
在过去的时代里,有很多人在持有A手牌时只会鸣确定有役的中。但是最近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不仅无论什么时候都比较容易鸣牌,而且还能作为安全牌候补;但坎3s却很容易成为进张的关键,所以会从坎3s开始鸣牌。
另外B手牌的情况下,不仅会鸣中和3s,最近也有很多人会抱着单纯离和牌更近一步的目的去鸣2p甚至5p和5s。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扣住役牌的做法不仅给了别家以做牌的时间,并且役牌扣得太久结果打出去的时候直接放铳的情形也越来越多。而且,如果别家考虑到了这一点而都先切役牌,只有你一个人坚持要扣住役牌的话,手牌速度自然会落后于他人。
综上所述,最近的倾向是「绝大多数的手牌都从役牌开始切」的人急剧增多。比如说C手牌这种七零八落的配牌也有很多人先切中。不管自己手牌如何,总之在对手摸成对子之前优先处理,即使被鸣了牌也能明确对手的做牌方针,从而更容易作出应对。
但是,不管怎样的手牌都从役牌开始切起的话未免也太胡来了。希望大家还要根据场况和点数状况去考虑字牌的效用。比如D手牌虽然看起来应该直线切南,但假如场况是All last,自家大TOP,4位的南家只要和了2000点就能避四的情况下,就可以扣住南,先切西。假如南家鸣了W南和牌那自然再好不过,因此就期待着在这数巡之间南家把W南摸成对子的可能性,根据自己的手牌状况尽可能地留住南吧。
第三节 切19牌的顺序

字牌之后接下来是孤张19牌的切法。和字牌一样,尽管一眼看上去是一样的,但其中有着微小的差别。看出这种微小的差别、一点点累积起来就能切实地提高成绩。
A手牌是东场亲家的配牌。首先肯定不会切W东,那么1m和1p先切哪个呢?正解是切1p。切了1m之后会损失周边的123m进张,但即使切了1p,因为手里还有4p的缘故,摸到23p也能利用起来,相对来说损失较小。
B手牌也和A一样,正解是切1p。就算切了1p,摸23p还是能够用上,这里留下1p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即使变成了1244p这样的形状,从中作出两个面子也很困难。
那么C手牌又如何呢。这手牌和AB的不同之处在于4p已经作为面子固定了,1p和1m的价值基本上是相同的。那么就要考虑如果最终听牌形在1m或1p周边,那么哪种听牌更好。饼子之中三张4p已经成为薄壁,他家相对比较难用上23p,如果最终听2p或3p的话就稍微更容易和到。因此,在想要立直对攻的前提下就切1m,瞄准他家更容易切出的饼子听牌。当然可能有人觉得自己拿着这么多14p难免有些不安,但第1巡的话不需要太在意这种事。
那么再来看看D。以前的观点认为如果摸上3p的话饼子就会形成135p的两坎,所以正解是切1s。但是单纯对比一下靠张的枚数的话,就算切了1p,再摸3p还是能形成35p搭子,真正损失的进张只有12p。但切1s的话损失的进张就是123s三种。有人可能会特别强调这个摸上3p后形成的两坎,实际上就算切了1p,再摸3p也不损4p进张,留下1p只有多一个2p进张而已。也就是说3p的价值其实只比其他牌稍微高一点点。比起这一点点的优势,丢掉123s进张的损失反而更大,所以正解还是切1p。
如果是想做平和形的手牌,确实应该更注重两坎形;但是像D这样的手牌既然已经没有平和,还是应该考虑最大靠张枚数,从而更快地凑齐搭子。

翻译:神仙酵母
校对:射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