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新冠病毒还是带走了这位世界级厨艺大师

2020-04-27 10:33 作者:厨房人类  | 我要投稿





2017年3月的一个下雨天晚上,一位饥肠辘辘的年轻人,在纽约市中心徘徊。

正值深夜,纽约大多数餐厅早已关闭,年轻人注意到了一家餐厅依然亮着微弱的灯光。

于是他鼓起勇气,往这家名叫Paowalla的印度餐厅走去。


餐厅主厨弗洛伊德.卡多兹,在看到年轻人带着湿漉漉的头发,满脸愁容地偷偷溜进Paowalla后,他顿时眼前一亮。

深夜时分,餐馆里几乎空荡荡的,面对眼前的顾客,弗洛伊德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

他不只把已点的菜做给年轻人,他还请求年轻人试遍整个菜单。


然而,当时的年轻人很礼貌地拒绝了弗洛伊德的请求。

没想到弗洛伊德笑得更开心了,他对年轻人说:

我为这份菜单感到自豪,我希望人们都能够体验到这份菜单。

年轻人在Paowalla吃的奶酪和鸡蛋


3年后,当年轻人再一次听到弗洛伊德的名字时,却是在一段讣告之中:

2020年3月25日,美籍印度裔厨师弗洛伊德.卡多兹因感染新冠肺炎,在美国新泽西州的蒙克莱尔去世,享年59岁。


以上的故事,出自一位名叫Jeff Gordinier的作者笔下。


3年前,他曾阴差阳错般走进弗洛伊德的餐厅,进而受到了弗洛伊德的盛情款待。

弗洛伊德在Paowalla向顾客问好


后来他才知道,在印度有一句谚语:

If you say no, you have to eat more.

后知后觉的Jeff在文章的最后表示:

我希望我现在能回到Paowalla,在2017年那个下雨天的晚上,再次见到弗洛伊德,并对他的慷慨说一句:“是。我会吃菜单上的所有东西。”



弗洛伊德.卡多兹的死,震惊了整个美国饮食界。

早年在瑞士攻读烹饪学的他,学成后前往美国纽约发展。

他颇具创造性的,将【印度料理精髓】融入到【美国饮食文化中】。

不仅让美国人开始接受印度菜,更提升了印度料理在全球的地位


2011年,他在美国著名美食综艺《顶级大厨:名师荟萃》(Top Chef Masters)第3季中,拿下冠军,彻底打开知名度。


纽约时报评论家皮特·威尔斯(Pete Wells),在推特上写道:

“弗洛伊德·卡多兹(Floyd Cardoz),是一名非凡的天才,他将法国、印度和美国三个国家的美食融会贯通,这是他的个人独创。


《顶级厨师》的Twitter账户表达了哀悼之情,并称Cardoz是“世界各地厨师的灵感源泉”。


你可想而知,弗洛伊德的死,对美食界的损失有多大。


靠厨艺征服欧美的印度第一人


弗洛伊德,1961年出生在印度孟买。

少年时,他在印度酒店管理学院(IHM)学习,并在泰姬陵洲际酒店当学徒。

他为了扩大对世界烹饪技术的熟悉程度,他搬到了瑞士。

在当地的法国、意大利和印度餐馆,他从打杂开始,慢慢磨练自己的技能。


旅外经历让他熟悉了各国的菜系,为他未来名扬天下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留洋的过程中,弗洛伊德也在不断地思考:

我该如何做,才能将印度美食推广到全世界?


他曾公开表示:

印度菜总是很重、太辣、太油腻,或者它会让人们心烦意乱……餐馆只是不像印度人在家做饭一样。”

他为了改良印度菜付出了多少心血,我们不得而知。

但当1997年,弗洛伊德出现在纽约时,人们惊讶地发现:他改良印度菜的想法,实现了。



在纽约,弗洛伊德的厨艺生涯开始起飞。

1997年,弗洛伊德与联合广场酒店行政主厨丹尼·迈耶(Danny Meyer)合作,一起开了一家名为【塔布拉】的餐厅(Tabla)。

塔布拉,也是一款印度的传统乐器,弗洛伊德要做什么类型的菜,一目了然:



而且他要做的并不是传统印度料理,而是他首创的“新印度料理”:

用西方的烹饪技术,把印度的感官和香料结合起来。


原本美国佬并没有把塔布拉这家印度餐厅放在眼里。

直到《纽约时报》美食主编露丝·赖克尔进店品尝后,塔布拉才开始声名在外。


她在《纽约时报》中写道:

当我用梨、黑胡椒和茴香甜品品尝烤鹅肝时,我晕倒了。

当我试着吃左上角的甜面包、被石榴种子的清凉汁液所震撼,寒意从我的背上滑了下来。

每一口加香料的缅因州蟹饼,都用木瓜包着,上面放着鳄梨,上面涂着罗望子,真是个惊喜。

弗洛伊德名菜:茴香烩鹅肝


鹅肝还是那个西方人熟悉的鹅肝,但香料、调味、烹饪方法都沿袭了印度的传统技法。

显然,这种印度化的做法让美国人耳目一新。

在弗洛伊德大厨的领导下,塔布拉获得了众多的荣誉,其中包括一份来自《纽约时报》的三星级评论。

在火了12年之后,Tabla于2010年12月光荣结业。


弗洛伊德也在纽约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巴卡


在美国功成名就的弗洛伊德.卡多兹并没有忘本,钱和地位都有的他,开始想要为祖国印度做点什么了。

以己之身,为印度厨师的发展铺好了路


2011年,弗洛伊德.卡多兹参加了美国综艺《顶级大厨:群英荟萃》。

他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在决赛上,刁钻的评委提出的主题为“减肥达人”:

在总决赛中,厨师们被要求把早餐、午餐、晚餐和甜点的热量,控制在1500卡路里以下。


而弗洛伊德在决赛中提供的食物,代表了他作为厨师的一生,反映了他的传统:

蘑菇玉米粥和椰子奶;


番茄汁焗鲷鱼;


胡萝卜茴香肉汤以及2个小菜:牛尾和短排骨,木薯加薯片和花生。

更令人啧啧称叹的是:以上菜式,90%均为印度菜。

最终评委被弗洛伊德的真诚所打动,让弗洛伊德如愿捧杯:


然而弗洛伊德并没有将赢回来的11万美元据为己有,而是全数将其捐给纽约郊区的西奈山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YSCRF)。

弗洛伊德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他的爸爸正是死于癌症,他不想见到更多的人因癌症丧命。

弗洛伊德的这一举动,也为他赢得了2011年的美国年度最佳人道主义奖。


由于夺冠,弗洛伊德拥有了极高的人气,他也为在美国扎根的印度厨师,打开了许多大门。

印度柴帕尼餐厅集团的创始人米赫万·伊朗尼曾回忆道:

读到弗洛伊德时,我突然想要他拥有的东西:合法性和认同感。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弗洛伊德把一块芯片放在了我的肩膀上,我在接下来的10年里一直随身携带着它。

那个芯片把我逼得不可开交。它改变了我的厨房运行方式。


功成名就的弗洛伊德,也回到印度,建立了两家大型餐厅:

OPedro孟买


Bombay Canteen餐厅



出书,以自己的人生经历鼓励印度厨师们:


他还频频出现在印度本地的美食综艺上,以自己的影响力推动着印度美食的发展。

他被新冠病毒感染,也是因为他在印度孟买录制综艺时中招的。



2020年3月16日,弗洛伊德在社交媒体宣布自己感染了新冠病毒,正接受治疗。

却没想到仅仅过了9天,他就与世长辞。

衡量一个人的一生,也许不能只用金钱、地位作估。

是否为后世留下一点恩泽,比金钱地位更重要。


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卡多兹无愧于他59年的人生。

大厨,一路走好。



厨房人类

专注于 研究「人类行为学和美食之间关系」

致力于 把和食物有关的趣事儿煮给你吃


新冠病毒还是带走了这位世界级厨艺大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