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AF转载】泰拉的农业?(一)
从今天往后,联合学会每天会对联合学会下属论坛中的1-2篇优质讨论帖进行转载,也欢迎各位前来学术论坛,直接参与到我们的讨论中来。
转载自:
联合学会下属学术论坛主题帖《希望能有填空泰拉农业的大神》,源地址http://bbs.eiaf.cc/thread-276-1-1.html,对于文字的所有权利保留。
原贴主:EIAF@能天使单推人
万事农为本,往往强大的陆地帝国都有着发达的农业,更是国家斗争的根本之一。想要研究一段历史,农业都是首要条件之一,只有更多的粮食才能养活更多人,才能有更多的关系。我想问:
1、农业区的分布
2、农业工作的主体
3、农业跟移动城市的关系
4、罗德岛是否有完整的农业系统
回帖:
2F,EIAF@Henry·Lu:关于3.与移动城市的关系:我认为移动城市应自带高产量农业区块,属于稳定的粮食产区。其次在固定航线范围内,通过陆行舰等手段收集并转运粮食,粮食集中在移动城市中。可以理解为P社游戏中的物资存储——粮食在各地产出,但最高效的产出是移动城市的农业区,且粮食集中储存在移动城市。也就是说,私以为泰拉世界的生产力是集中在源石科技驱动的移动城市中的。
3F,EIAF@Henry·Lu:关于4.罗德岛,我认为罗德岛大概率是不能在农业上完全自给自足的,但有农业区划的(见风笛),可以维持舰上人员部分需求,毕竟泰拉大陆交通困难,难以每日获取大量新鲜农产品。类似于你在自家后院开了个菜园,虽然还是得出去买菜,但经常能从菜园里收两把解馋,只要每一段时间补充一些就行。综上,个人观点是罗德岛没有完整的农业系统,但有小规模农业生产能力。
4F,EIAF@Henry·Lu:/Reply to 2F/ 因为天灾风险的存在和泰拉世界落后的基层组织,将粮食储存在移动城市以外无疑是愚蠢的行为,泰拉除原材料外的绝大多数资源应集中在移动城市。
5F,EIAF@Henry·Lu:/Reply to 2F/ 从沃伦姆德可以得出,粮食的主产区应该不在移动城市,而是在乡村或其他农业设施中,不然就不会有饥荒了,但应该是粗放型的机械化大生产,不然天灾会使得损失难以承受。
6F,EIAF@季孑尤:罗德岛应该是有水培农场的,但确实不能自足。
7F,EIAF@能天使单推人:怎么说呢……我认为移动城市的出现是泰拉世界的转折点,直接划分了两个时代,无论是生产方式,战争方式,国家与地方的关系,贸易经济的方式等等都有明显变化,其中农业最明显,假设在移动城市发明前,泰拉世界的人面对最大的困难就是天灾。
8F,EIAF@能天使单推人:在移城(以下都是移动城市的简称)发明前,人们面对天灾无疑就两种方法 跑 or 不跑
跑,那么人们不可能以农业方式(农业需要长期稳定的)为主,只能选择其他比如畜牧,打猎,洗劫等等,但往往文明发展程度不高(就像在不稳定地区“战争饥荒”和养孩子和在稳定的比较那个存活率高,那个人多就能创造更多价值)最后消失或者同化,但无疑的是存活下来的都是恐怖的存在,比如耀骑士剧情中的逐魇骑士就是以蒙古为原型的。
9F,EIAF@能天使单推人:那啥我去查资料可能晚点写完。
10F,EIAF@能天使单推人:
结下来就是不跑
我从空间上分两类,一个是,在地上,一个是,在地下。
在地下,我为什么判断是从地上来的呢?
在桃金娘的档案和语音中判断
1、地上的机械结构她都明白且理解更深,所以他们的科技很有可能是出自同源的
2、人体结构大体相似。
桃金娘喜欢人多的地方,那么为什么不在地下找而是在地上呢?因为没有,所以在排除桃金娘是杜林一族的异类时,可以看出杜林很有可能是地下一族的统称,且很有可能,是相互独立的存在,那么就可以大胆推测,在泰拉秒一时刻,泰拉地上的一部分的人潜入地下形成联系较弱的的联盟(以上是我对泰拉地下世界的推测)
回归正题,我们知道地下世界的科技比地上发达(桃金娘的档案),那么必须有发达的基础,也就是农业,并非农业发达就一定科技发达,但科技发达且领导持久的,农业一定不弱,起码满足本区域的或者最起码的生存物资必不可少。资料上没写杜林一族的特殊饮食之类的那么很有可能地上地下的必要的食物是大体相似的
当初面对天灾时,他们躲到地下,利用地下稳定的环境,是农业稳定发展,进而使更多的人从事科技发展但可能地下资源有限或者生产空间有限导致人口偏少,所以没有照成质变般的差距吧
但由于资料太少,我推不出来农业的发展形势和特点,所以,以上都是猜测。
……
15F,EIAF@能天使单推人:
本人学生党还是高二下的马上开学了,以后肯定不能随时恢复了,再加上本人才疏学浅(本人学渣一枚能考400分左右)所以可能会有错误,希望指正,立个flag,尽量一个月写一篇自己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