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锂都和中国锂都看不同城市的大学,产教融合之路!
中国有两个锂都,一是公认的“亚洲锂都”江西宜春市,一是新晋“锂电之都”的江苏常州。
先看背景材料:
锂资源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能源金属”,被称为“白色石油”。2021 年 8 月,国轩高科在宜春市分别与宜丰县人民政府、奉新县人民政府正式签约,两地项目全部达产预计年产碳酸锂为 10 万吨项目; 9 月 13 日,宁德时代拟在江西宜春投资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项目。
当“锂电之都大赛”的参与者已经涵盖了福建宁德、江西宜春、江西新余、湖北荆门、四川遂宁、四川宜宾、山东枣庄等七个城市时……
不善宣传的江苏常州已经默默成为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的城市。
2021年数据显示,来自江苏常州的车用动力电池产量超过57GWh,在江苏省内占比三分之二,在全国占比三分之一,位列全国第一。
一个产业,可以激活一座城市!当城市有了足以傲视全国的产业地位时,这座城市的大学,是怎样与这座城市同频共振,携手发展的呢?“携手发展”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产学研结合”、“产教融合”,而分析对比这两座城市的大学“产教融合”的程度,对于我们选择大学,会有怎样的启示?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与粉丝们好好聊聊!
江西宜春,有一所大学宜春学院,江苏常州,有常州大学,今天的分享先讲讲宜春学院,下面我们就从专业设置,学科研究,产教融合的角度与大家试着做一下分析!明天再来说说常州大学!#志愿填报找勋哥
一、宜春市十四五规划的布局:
从宜春市十四五规划文本表述来看,新能源锂电产业,是宜春市十四五的重中之重,放在重点的第一位!
二、宜春学院,目前的动作!
在专业介绍的院系标识上,有锂电新能源学院的标记,是放在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上的。但在学院网站上,却没有这样的标识,更离奇的是在学校主网站上的介绍中,也没有体现!#志愿填报找勋哥
(学院网站)
从宜春市的十四五规划中,锂电产业,是排在第一位的!但在宜春学院这所地级院校中,却没有尽到应有的重视!单从重视的角度,宜春学院在产学融合上,就做得不够!
更看不懂的是这所学院的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21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2018年申请撤销,而与之相对应的新增专业,与新能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2018年申请新增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2021年申请人工智能专业。#志愿填报找勋哥
当然宜春学院,在新能源方面产学合作,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与江西国轩公司合作,共建能源产学院。
为对接宜春能源产业发展,学校加大了能源领域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开展了锂云母综合利用、锂资源提取、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改性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获批了省级重点实验室“锂电新能源工程技术中心”,开设了锂电本科实验班。
很遗憾的是:在学校官网上,我并没有找到这个“锂电本科实验班”!
所以,我只能很遗憾地说,虽然宜春学院说很重视这事,但从宣传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至少我这个老鸟,找不到相关的资料,所谓的重视,从面上说,真的很难体现!#志愿填报找勋哥
一句话,从学校官网上,我看不到把“锂电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的想法!学校官网没有一个专题页面来介绍“新能源产业学院”,这种重视程度与宜春市政府官网上的头条显示,一点也不同步!
如果连宣传上都没有下点功夫,到产学融合的细致功夫活,会是怎样的情景?大家自行脑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