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用鹅毛诗找回李白,用半途主义找回庄子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下
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用鹅毛诗找回李白,用半途主义找回庄子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下) ———————————————————————————————— 喜欢我唐国明书的朋友,可直接加我微信:13467607858 ————————————————————————————————
(提醒:在本篇正文后,可以了解我出版的书与我的思想,及我开创的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
【半途主义就如主张“思危奋发图强、修德安和天下”的唐国明在《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与《零乡》书中表达的那样:
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
集开创,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 即使轻于鹅毛,也要活成一首千古流传的诗(下)——来自于唐国明长篇《零乡》
———————————————————————————————— “写作跟打猎一样,所能做的,不过是在猎一头想象的狮子。”“任何伟大的东西,都不会从一支唯利是图的笔下产生出来。当一个人只为维持生计而运思的时候,他的思想就难以高尚。” “真正的文学永远会贴着人类的灵魂,不朽下去。灵魂的高贵永远胜于躯体呈现给世界的一切。2015年3月28日,我在网上发帖《愿3000万出售100多首诗的终身版权》,我在帖子里说:好的作品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人类不断创造文化的价值、精神的价值与物质的价值。什么是无价之宝,伟大的人文科技财富与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就是无价之宝。而创造它们的好多作者,却在生前默默无闻,清苦度日,享受不到半点他们为人类未来创造的无价价值,而且还受尽歧视与冷眼,甚至被认为他们是傻瓜一样在做一件没意义无用的事情,却全然忘却了他们这一类人给人类创造的人类正在享受的好处。” “科技成果是一棵人们认为有用的树的一段树干,而文学、哲学、史学、数学、几何、艺术就是人们认为那棵树无用的树尖枝叶与埋在地下的根,以及伴树成长成才的阳光、空气、雨水、土壤,及其他人们看不见认为无用的一切。没有其他无用的一切,那人们认为有用的一段树干又从何而来?”“文学与科技的关系就如乐谱与乐队的关系。科技并没有制约文学的发展,反而给文学的传播插上了飞翔得更高更快的翅膀。” “人家是把生活背在肩膀上,为房子、孩子、妻子、老子、车子,把理想踩进了泥里,汗流满面地为活着而活着。我是把理想顶在头上,把生活踩在脚下。”“我开始立志成为作家以来,我就确定我在人生中干两件事:一件事是找到读到自己梦想读到的书,一件事就是写出自己梦想的书。卧读百回《红楼梦》,提笔尽写《零乡》事。为人类增添必读之书《零乡》流传,给自己再现曹雪芹《红楼梦》捧阅。” “红学的三个目的:一个是追寻《红楼梦》八十回后遗失的文本以及前八十回一些回目内容的求真,第二个是探求曹雪芹究竟是谁。第三个是分析《红楼梦》文本。”“虽有人说‘修合不为人见,其中自有天机’;但举家食粥的曹雪芹是写不出《红楼梦》的,而个人食粥是可以拥有抵达曹雪芹般的学识,贴近伟大作家的心灵。”“不管承不承认我是发现了曹雪芹文笔,而我做出来的确确实实是曹文。考古复原的意思就是将发现、找到的曹文、以脂批的文学思维与气韵为根据,将其修残补缺,使失去的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能重见天日。” “续写《红楼梦》,哪怕续写一万年也是没意义的。”“我所做的,是扒去泥土,清理泥沙,让被掩埋在历史尘埃里的《红楼梦》以本来原生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如果对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去进行复制或续写,人为恶意的复原,那是很可笑的。” “2013年底,在龙虎网论坛一个网名叫‘白银长老’的人在他的《文化的繁荣与文学的堕落》一文中说‘当文学换不来面包,执着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但这种执着的未来究竟会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中国梦想秀》愿意圆选手们的爱情梦、孝心梦、成名梦,但就是不愿意帮助唐国明圆个文学梦,已然说明了许多。将来,他们也许可能是后人眼里口中的杜甫、李白、曹雪芹,但今天,他们很可能将注定孤独。’当看到这段话,我就想假如当下是唐国明逝去300年后,会发生什么事?” “在曹雪芹笔下,贾探春才是《红楼梦》里有大家闺秀风范的女子,她建立诗社,使大观园中有了长久的雅致之事;她兴利除弊,改革大观园,让大观园的草木闲地有了照管,又能生利;她在抄检大观园中与众不同的表现与对家族的忧虑与远见,足让其他大观园中的女子逊色。” “事实告诉我,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你自己的成功,而是整个社会家庭背后的文化构架与背景散发出的力量而使你向成功走去。”“互联网时代并不是知识文化爆发的黄金所,而是滋生知识文化浮肿虚胖的疯人院。”“我的故事在永未完成之中一次又一次向天下讲述。”“沙漠里种稻子都成功了,我还没有扩大自己八平方米出租房的安身王国。”“我不富贵,但我高贵。”“若哪位女子愿青史留名,那就嫁给鹅毛诗人唐国明。”“与其在车、房里哭泣百年,不如与唐国明相伴,青史留名。”“钱江潮来,人间已没有虞姬;西湖水去,世界空留我项羽。” “灵魂的高贵永远胜于躯体呈现给世界的一切。”“我不会捧着一张拼死拼活考来的一纸文凭流浪天涯。”“我就像一棵生长在墙上的树。” “每在火车开动的那一刻,我总在想,我怎么不对她说,让她留下来,我们过一辈子。我明白,她每次在等着我给她一个答案,可我总没有给她,她每一次被我送上火车,她就被我送上了另外一种生活,交给了另外一种人生。”“像有人评价我说的:即使嘲讽和谩骂落在铺满雪白鹅毛的墙上,在岳麓山山脚,唐国明先生常年来游历于陋巷穷屋之中,简衣粗食,远离人群。与嫦娥过中秋,与屈原度端午。” “依依不舍地离别自己的故土,在转过来被人说,转过去也被人说的现实绞刑架上,我更会坚定地坚持自已。”“一个读过我书的人,此人在诗中写道:考古严谨应肯定,再现曹文已功成。翻史查经复原貌,剔假填真复曹文。”“在红学家里,我是一个诗人红学家,在诗人里面,我是一个鹅毛诗人。” “长沙有座岳麓山,胡山界有个葛藤平;岳麓山有个爱晚亭,世界有个唐国明。”“同乡王孝成闻知我的事后,感叹:中国缺少唐国明,随后写《赠同乡唐国明》诗一首:稀粥果腹日艰难,笔墨执心志未残。陋室寻章文字秀,红楼问句伟辞翰。修身已至情纯善,敬业哪知利禄寒。掩卷常思夫子怨,治学当愿世人叹。” “我首先是唐国明,然后我是鹅毛诗人、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学者、诗意流作家、一个通人文识数理的半途哲人,一只飞翔在我自己摇滚歌声里的云梦湖上的天鹅。” “女子宁愿嫁给如粪土、能活命的钱财,也不愿嫁给不能当饭吃的青史留名。”“生存就是一场特洛伊战争,不是你死我活,就是一无所获。不摧毁特洛伊分得财富,就只有灰溜溜地乘船回到故土。”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无归现实路上,表现永不停息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零乡》至今还没面世,我还想把它写得更完美。它到底会如何完美?我会给喜欢我的读者一个好的交代。《零乡》通过我, 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折回故乡却发现故乡已不是故里的场景,不得不又返回远方继续漂泊的无乡现实精神困境里,在似梦似游,无所追寻、无处追寻的漂泊中,一边是对我在时代进程中失去了消失了的乡村故土用记忆性的文字修复还原、一边在现有文字古迹中对自己精神故土的追根溯源、一边是在精神游走中去寻找自己心灵归属故土的心路历程,及我在这种历程中的徘徊、游走、寻根、回忆里,道出了作为进入以网络式漂泊生存的人类一种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与对这个世界迅变的陌生感的‘零乡’史实,向世界追问我们到底是为梦想而在?还是因迷惘成病而空?在这个无答案的难题面前,我们只有在无归似归中继续流浪,使每个有同样经历的自我历史,永远成了一部令人回味的被‘零乡’化了的‘零乡’史诗。” “作品比较前卫,《零乡》故事很淡,情节也很简单。主要讲述了一个富有的我与女子卓玛在大学因诗相恋,但最后由于家庭的原因,卓玛离开了我。我开始感到人生的虚幻,从此进行了游走。在这种游走与思念中,我开始了在梦里对卓玛的寻找,在似梦似游中,我突然觉得应该要留下点什么,就以考古的方式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中发现的曹雪芹文字复原再现出来。最终他们还是没有在一起。小说的结尾,我追到了卓玛出生的西藏。但到了西藏后,却突然陷入了空灵,无所追寻,无处追寻。主要是反映出当前在‘漂’中的我们,那种远离故乡没有归宿感的状态。这是小说取名《零乡》的缘故。” “想想自己,想想那些为钱码字的人,他们没有什么文化担当,也没想到什么文学与文化使命,只对钱负责,以文化工厂的形式制造沙漠上的文化烂草、文化工业下水道里的污水泡沫……而大多数人被挂在一个虚构的框架半空中,上不去下不来,又被各种什么贷绑架着又不能离开、又不能移动,一动就会掉下去,在又不甘心掉下去的困境与夹层中,过着自己不想要又不得不要的生活。每想到这些,我会茫然起来,我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自2001年租住到岳麓山向阳坡。在这里,完成了《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而得‘曹雪芹再世’之称。后因‘鹅毛诗’又获‘云梦湖边的天鹅’之号,又因写有自由古体诗而被叫为‘盛唐公子’,因寄居岳麓山,又获‘麓山公子’之名;每日食一餐饭已成常态,又有了‘一餐饭先生’之誉;因2018年秋,搬到原租住地几步远的地方的一个地下室租住,又被叫为‘地下室先生’。门一开,走出去几步,便是校园中女子如明月清风行走的木兰路;门一关,便自钓寒江雪。” “我们何去何从,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使命是什么。”“凡是我们能收割到的知识麦子,我们都要去收割进自己的内心仓库里。”“学校分文、理班,是活生生地将一个人的两只腿砍去一只腿,将一个完美的知识体系变成残疾的知识体系。等于还没到社会去上战场,就已经开始残废。本来都有两只腿的,却已经开始各人拄着拐杖单腿行走,互相争着我的左腿比你的右腿好,我的右腿比你的左腿强;都已经成了一个只有一只腿的残疾人了,还不明白两只腿对于健全的身体同样重要的道理。”“我认为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为自己为祖国为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就得文理互补,根据自身条件,将来在某个领域更好更深地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全部贡献出来。”“一个国家最大的国防不但是小学至高中的基础教育,更是国家整个文化科技学术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一切服务学术至上、创新至上、人才至上的优良生态。整个文化科技学术的生态不搞好,拼命砸钱,也只能砸出学术腐败、学术造假与学界性丑闻。”“在封建皇朝,做官的不但学问要好,而且人品也要好,在学问人品上要称得上是社会楷模,所以在封建皇朝,有很多好的文人大都是官员,有好多官员大都是文人。所以我们不要再做只会单腿走路的残疾人,而应该做学会双腿走路的全人。我们不但要为自己为祖国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也要为全人类做出自己应该做出的贡献,为全人类服务。” “在2019年4月在《奇妙的汉子》录制现场,遇见模特玛尔娜,一身如丝如雾笼着,衣裙拖地,看到她让我有点恍惚,似乎遇到《红楼梦》里的某个妹妹。节目录制完,晚上读到2015年年底来武汉湖北卫视录制完《今日没烦恼》节目,回到长沙岳麓山向阳坡写的《初恋武汉》一诗——我的泪水洗不掉你遮挡阳光的尘埃/我的力气推不动你填满大街小巷慢滚的轮胎/我的烦恼即使汹涌如滔天而下的雨/再也还原不了你越来越小的东门湖海/作为一个路过的鹅毛诗人,只能/如天鹅一样飞上黄鹤楼/留下几片洁白的羽毛/然后,如一个刚出山林的隐士/从长江大桥上下到有渡船的码头/随一页挂着涨满风的帆/再从你的樱花裙下一梦醒来——读罢这诗,不由得在夜雨声中惆怅起来。” “在2015年,鹅毛诗网上走红的时候,一个网上读者说出‘鹅毛诗盖全唐诗’时,另一个网上读者说出‘当我们把诗歌杀死在自己怀里的时候,《鹅毛诗》再次复活了诗歌’时,我读到的那一刻,便于2019年6月7日写了一首自由古体诗《雨夜抒怀》:十年征战在大荒,大野中央我为王;云梦湖边天鹅在,鹅毛诗歌盖全唐。黛玉太虚幻中去,宝钗香尽雪里亡;但愿今生得虞姬,安和天下再称王。然后又为抒怀写出‘雷劈不倒、风雨不垮、火烧不灭,奋勇迎接那些扑面而来的雷鸣火闪。’” “由于写不出理想的真诗,我感到空无,与活着的无意义,那时死亡的意识,时刻冲击着我;所以1992年,还是一个高二学生不想写假诗的我,放弃了写诗。直到2009年在灵感的挤压下写出鹅毛诗。就这样在山摇地动的浪潮冲击下,坐怀不乱地做写作的托尔斯泰与萨特式贵族的我,在口水、垃圾、下半身、屎尿诗飞扬跋扈的时代让鹅毛诗出生了。” “回望人类文学,文学的最初形态是从诗开始的。诗最初的起源来自于祭神的话语,是用来颂神说给神听的,对神言语的吟唱。另一个来源就是山歌与民歌,是来源于情。到屈原《楚辞》的诞生,才出现真正的诗人;而《楚辞》也是楚国民歌的一次文学化实验。可以说,诗歌是能歌的诗,是歌出的诗。” “在我国,尤其古代,很少有真正以文为生的诗人或作家,一般是在没获取功名之前之后,或屡试不第或人生失落而作诗作文。就是李白与柳永,他们不是真正的职业诗人;一个求官无门,放荡江湖,游历山川醉生;一个科场运气不佳失第后,在香艳篱围中梦死。” “很多人问我自由古体诗是什么意思,我直白的说,就是去除条条框框,取五言、七言或其他几言形式,如民歌一样只求上口、合口,自然写大意境之诗。龙书剑先生于2019年11月15日夜发了首叫《山家悟》的古体诗给我,我被诗句——不视石块可筑梁,更须瓦片安万家。——惊住了。至2020年6月23日晚,又把他到观荷所得一首发我,我便写了首《桃子湖见荷所得》唱和道:麓山无意挖荷池,引来山水自成溪;养得高洁婷婷立,不再埋首出污泥。” “至于什么是摇滚,我在2018年2月写的一首《什么是摇滚》的诗里表述过:是诗与思的喊叫,是血对灵魂声音的燃烧,是内心对现实思想后发出狂风一样的咆哮/是思危奋发图强的呐喊,是修德安和天下的呼啸,是大雪从长空飞舞而下的奔跑,是诗书中腾空而起满天的鹅毛,是拍浪而起冲天而上的滚滚洪涛/我摇滚,我燃烧;哪怕倒下,尸体成了骨头;但我摇滚的呐喊会如狂风一样在永不停息地吹着时间跑” “我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让《红楼梦》摆脱了龙头蛇尾的处境,再现成龙横空出世。” “我分别论证过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猜想,受其启发,顿觉万有总在起起落落、递减递增的途中,得出了半途主义哲论。2019年12月获得‘半途主义哲人’称号。” “什么是鹅毛诗——最直接最让人懂的回答,鹅毛诗就是用血喊出来的,是以鹅毛大雪之势从天空飞舞下来的,那种让你读后有飞起来感觉的诗歌。更是一种在无归状态下想有所归、确处于无归感觉的诗歌。” “面对诗歌被举行轰轰烈烈葬礼的当下, 至少鹅毛诗对现代诗歌有三大贡献——(1)、它是半途主义诞生的标志。它是在诗歌日渐被普遍口语化、垃圾化、下半身化葬送危机下,一种保卫诗歌、圣洁诗歌、复活诗歌,让诗歌重回文学皇冠位置的鹅毛精神与行动;(2)、它是又一种重生树立起来的诗歌典范,并且开拓了诗歌清风明月式的新意境与新视野。将我们熟知的词陌生化成月光裙子,太阳裙,月亮蝴蝶,鹅毛床,鹅毛衣裳,月光酒,芦花小裤……泪筐……大胆的运用村庄、稻田、麦子、鹅毛、月亮、太阳、芦花、群鸟组织它的云梦湖边村庄的世界,并且用出让人意想不到不同于常规的新意;(3)、它复原了诗歌原生的纯洁性、音乐性、民间性。具有我唐国明鹅毛风范肉、清风明月骨、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让人能重生体会到唐诗宋词带给我们粮食、香草与清风明月女子的巅峰感觉之诗。” “读过我鹅毛诗的读者——作家文萍说:……像是高原地带冰山下的雪湖,让人读后不知不觉生出向往朝圣之心。美国作家、编辑虔谦说:……如同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喋喋不休,千回百转,最终到达一个希望的最高景点。旅行疯子陆原说:一读起来就能让人如同置身一尘不染轻、清、白、净的雪国世界……诗人刘泽达说:他的诗歌……可以吟,可以诵,可以歌唱,像给汉字安装了灵动飞翔的羽翼,谓之鹅毛一掷能飘,并非诗歌如片羽一文不值!湖南大众传媒技术学院大学生方鸿蕊 、拓玮珺说:月亮上有个唐国明,他的鹅毛诗如鹅毛干净洁白。一个网名为‘宝’的人说:鹅毛诗盖《全唐诗》,是现代诗发展到海子高峰之后的又一个现代诗歌高峰。” “若问我什么叫鹅毛体与鹅毛诗,我会说,鹅毛体指的是鹅毛诗人唐国明鹅毛一样的本质。鹅毛诗就是让你看着就想读,读后就想唱,读唱后飞起来的诗。理想的好诗就如一阵大风,能把你的一切意识席卷进去,让你读后飞涌起来的诗才是真正的诗。所以在我所有诗稿中,凡是读后,没有飞起来感觉的诗,不是我理想的诗,多数被我删除。”“鹅毛诗是什么,它是以唐国明2009年4月10日、11日、12日、13日、15日五天内所写的100多首组诗《云梦湖边的村庄》为起始典范;它是唐国明为保卫即将被毁的诗歌,飞扬他鹅毛诗歌理想的英雄呐喊与赴汤蹈火清醒抗争的天鹅绝叫;它是一种让诗歌重回诗歌,让诗歌脱离世俗的污泥浊水回归圣洁高贵本色的鹅毛舞蹈;它是具有唐国明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粮食、美女与香草。鹅毛诗人是谁,他是云梦湖上的天鹅,污泥上的佛草,不落地的鹅毛,传播天籁的群鸟;他是积雪的山顶,山间炊烟袅袅的乡村,天空洁白的鹅毛云;他是隐居岳麓山多年人称曹雪芹再世的神仙哥唐国明。” “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小说,也叫鹅毛小说。诗意流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集诗、思、事,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了我诗意流小说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太湖》杂志社长陆永基先生在本期杂志卷首语中评价说——历史的价值并不完全在于它的前溯成因与后续影响,更多是可以用不同的视角解读出不同的意义,从而予人以现实的启迪。唐国明《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是一个大胆而又有独见的文学尝试。文章立意高蹈,器局浩大,运笔恣肆,壮阔中不乏精微。2019年4月23日其全文转载于中国作家网。《小说月报》2019年第6期将其列入报刊小说选目。2022年4月出版汇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开创诗意流、企图以文学形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百科全书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14年1月6日湘声报在《梦与现实的回归》专题报道中提到我开创的鹅毛帖,说我的一幅字换得了3000元报酬。所谓的书法,就是书无定法。大凡古代有开创性的书法大家,都是另避蹊径,而不是死守道法。应该有自己那份自然的‘仙风’与‘灵骨’。甚至开笔也未必要入前人的套套,应该有自己的方式,通过字体来呈现自己的神韵与风骨,甚至自己当时的心情。并且书写的内容最好是自己的诗文,那样呈现在纸上更能显自己的个性。”“要想让自己的毛笔字有一天有人愿意掏钱收藏,不光是像有些先生是日长天久的练帖练出来的,有的也应该是日久天长的人格与自身人文素养与天下情怀的积淀随意自然孕育出来的天鹅。” “作为山里长大的我,离故乡远了后,见识多了后,回望走过的路,使我越来越明白,我们除了城市这部教科书与书本教给我们的,还有一部摆在山林深处的教科书。我是山里长大的,山里的大自然与长在山里父辈们的生存经验是书里没有的,即使有些书里有,但却缺失了那种亲历性。对于许多人,却缺失了山林这一课,也缺失了进入山林这座大学的机会。而如今山林空了,村庄也没了,山里这个堆满无字书的母校消失了,人类从此把山林这个母校废弃了,于是只有城市一极的世界,开始发病了!” “理解了黄河就是理解了我。”“我只会向那些支持真理坚持真实的、传播人类灵魂的记者们致敬。” “对我来说,故乡神秘的地方,就是一个叫南山的地方了,它一直隐藏在伸手似乎就能触及天空的天尽头。它翻山越岭地在一个山上的山上、天上的天上、南方的南方,似乎一下成了一个离我很远难以抵达的天空;如一个让我无法看到的隐士,也如一个躲我躲得远远地让我找不到的概念。也许很多东西在高处的高处,在你眼皮下远方的远方,不是一种幸运的偶然,是很难在途上发现它的。我去的那天车在路上一绕又一绕的向天空绕去,突然冲上天空越过一股山脉,才抵达了那块林黛玉一样的云上天地。” “听母亲说,外婆在她小的时候,为了自己的贤良名声,宁可让她挨饿受冻也要把好吃的、好穿的拿去救济自己的姐妹与亲人。说她跟着外婆大冬天下雪连鞋也没有穿的光着脚板的日子都有过。在她家新屋子还没修好前,她陪着她眼睛已看不见的奶奶在牛栏里、猪栏里、仓库里都睡过。她读书本来很是读得的,一是营养不足,老挨饿,一拿着书头就发晕,另外他的大弟弟常把她的书撕烂,笔弄断,作业本扔掉,所以她读到小学五年一期的时候就不读了。从此成天是打柴弄猪草。在那时,她的全家本可以随外公在城里解决城镇户口,在城里安排工作的,可外公只顾自己,与外婆闹离婚,每次闹离婚,每次理亏。外婆是大户人家的子女,天性好强自立,就领着母亲他们离城回到乡下,带着母亲他们吃酸吃苦,建了房子立了门户。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从小寡言少语,顺从听话,被外公外婆随随便便嫁给了当时家里穷得连一床像样的被窝都没有的父亲。” “小时,每年我去外公家拜年的时候,二外公都要请我们吃一餐饭。但他家的饭不是有臭糠味,就放有红薯或其他杂粮,肉不是有臭味就有其他怪味。听外婆说,二外公,哪怕肉放到发臭,只有客人来了才用来招待客人。粮食也是老放着,自己平时吃杂粮,很少吃主粮;本来在山里劳动重,一日要吃三餐,他家只吃早餐与午餐。两个人的责任田,家里已余了一仓库粮,也存了钱;所以客人去他家做客吃到臭肉与变了味的饭也是常事。后来二外公年龄大了,被儿子接到了县城。他就捡垃圾卖。死时,给他孙子在县城买了建房地基,还留下了数万元存款,后因儿子在仕途上出事后,都拿去填了那个窟窿。这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写照。” “没真正离开山里之前,有一件事总是必须去做,这件事就是看牛。看牛的地方就在我家屋后的看牛山上。那时一边拿着书看,一边看着牛,站在看牛山山顶,除看到无边无际的山涛之外,近的能看见过桐龙村的县际公路与从茅坪镇出发盘绕而来的林道。不管那条县际公路还是林道几乎像两条死蛇一样盘绕在那,毫无生气,偶尔有一辆装满木料或竹料的大货车开过,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后面扬起的是几米高的尘土。” “公路、客车、班车、父亲、停靠站、汽油味,一直弥漫在我那些时光中。我似乎总坐在那个年代的客车上,越坐越难受,想吐得不得了,又强忍着不吐,其他人忍不住吐了,车上开始弥漫着一股又一股怪味,车顿成了一个移动的集体茅厕。外公家、拜年、黑压压人群、小孩的哭声、大人的吵闹声一直从那个年代不离不弃地追随着我似的。”“以后,我坐上客车一路狂吐到武冈,念完高中后一路坐客车狂吐到邵阳,见了二舅又一路狂吐到长沙。”“第一次坐火车是1994年夏天。踩了候车室的椅子,被候车室的人拦住,要罚我们60元。”“1995年春节后,从县城坐客车到邵阳,再从邵阳坐出租的面包车到株洲,再从株洲坐车从江西这边到上海,再从上海坐至南京过常州站的火车。途中,车过宜春时,上来一伙女孩,一个个如春天路边摘上来的野花儿。”“1998年一个晚上,从晚上6点30分出发,一路摇摇晃晃到娄底,又摇摇晃晃到长沙,天还没亮,我们在车上睡到天亮才下车。”“到2013年9月去杭州做电视节目,才第一次坐飞机。”“2015年冬坐高铁去武汉做电视节目。”“这些,让我觉得自己每天如坐在一个叫地球的大客车上,飞行在茫茫宇宙中的某条公路上。对于人类,地球就像是人类暂时拥有的一辆私家小车而已。在这辆小车上的我们,家已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在一条又一条奔波的路上。” “2006年,我买了部50元通话的二手手机。2013年9月我去杭州浙江传媒学院录制节目时,来出镜的妹妹从故乡带了部旧智能手机给我。2015年冬,花199元另买了个只能通话的小手机。2017年11月,花1339元,买了人生第一个新智能手机。” ——在听完他回答完我所有提出的问题后,我明白:从2001年夏季开始,他在岳麓山租下了一间小房子,8平米。摆放着两张上下铺的架子床,一张小小的书桌靠着墙。就是这片狭小的世界,构成了他最顽强的文学想象。这一住就是多年,忽然让人想到“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 唐国明在完成再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后,作品以各种形式被发表,他那辉煌而又凄凉的多年山下生活,迅速成为各大媒体的书写材料。多年的清汤寡水,多年的骨瘦如柴。他的身上,似乎没有了任何多余的东西,除了那点仅剩的文学想象、山和一席幽梦,全成了他的精神给养。他开始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加冕称王。 我不想再追问他的爱情,据说他还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对于这个我是相信的,因为经济条件阻止了他对女子进一步的幻想。虽然在他住的院子里曾经不断住过不下几百位女孩子,据他说他只与她们徘徊在友谊与爱情的中间线上。观察他十几年的房东,也由不理解到理解他为梦想的执着与吃苦的精神,也只有书与他相伴的岳麓山下的大学校园让他沉浸在他的梦里,让他懒得抬头看一下现实,因为他与我说他有时害怕世俗的力量击碎他那个纯洁的梦,击碎他那颗好容易保护起来不受尘世污染的心。但现实是任何人无法阻挡的,我认为那也是他的一个梦而已。我庆幸的是能在滚滚红尘中还遇上这样一个单纯执着于自己梦想的人,担忧的是一旦现实击碎他梦想的那一天,他会怎样?但回头一想,这些担心又是多余的,他跟我说过,人一从母亲肚子里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生活在现实里。其实他很俗也很雅,是在梦想与现实中穿越的人,否则他也没能力使自己的梦能做到今天,并且越做越好,而且做出了一点成绩。 在一问一答中结束了对唐国明的采访后,走到山坡下,望着唐国明站在那目送我的身影,看着他,我似乎看到的是一个孩子,但愿这个仍在梦里的孩子,永远幸存在他的梦想里,慢慢在他的沙漠中长成一颗参天大树,给沙漠增添上他一遍文化的绿色。 他在我们的生活里,是一个过着实实在在生活的人。唯一不同的是他是为梦想而活着,而我们大多数人却是为现实的生活欲望在奔波而已。梦想到现实的距离其实很近,有人的梦想就是现实,有人的现实就是梦想。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不管成功与失败,不管苦与甜,我们只是在世上活过一生。不管你指责非议也好,他不是一个传说,他是一个我们当下真实存在的传奇。 在采访中他跟我说:“有一个于秦岭山区土生土长,在西安已从事文化工作多年的人,突然读到我的来稿,使他读后如读到自己经过的往事,似乎我儿时与他儿时在乡土的经历跨越时空意外重叠在了一起。一个湖南山村与一个陕西秦岭山村竟然有这般相同的事,让我顿觉惊异。至少可以认为,我们是同源的。因为山村的闭塞,曾经却将这一切不变味地传承了下来。我不止一次地害怕自己曾经的生活乡俗会随着时间消失殆尽,于是赶紧趁着自己对往事的记忆,在2014年开始动笔写下了《有一个这样遥远的故乡》,后来放在了我的长篇诗意流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里,以便留给将来,让他们知道我是在一个怎样的故风乡俗里长大,然后怎么艰难地为有所建树与人生成就,而一步步远离故土。即使一切已被一把时间无形的镰刀割断并且慢慢如割草一样割去。” ————————————————————————————————
唐国明定理:
1、“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 2、万有在增减变化,而不在生灭。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太阳永不会熄灭。 3、1是2的半途,万物永远处在半途之中,万有总在途中。半途就是一种飘着永远抵达不了尽头的无归的零乡状态。 ————————————————————————————————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
……………………………………………………………………………………………………………………………………………………………… 唐国明说:文学是人类共同猜想的方式。 唐国明说:尤其为利禄等死,不如为千古留名而生。 唐国明写《读项羽》诗说: 宁学项羽做自我,不学古人成皇奴;了却天下纷争事,只给虞姬当丈夫。 唐国明说:我有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我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唐国明说:我说的“长风情怀”就是流传千古的抱负”;我说的“鹅毛风范”就是不记功利得失对一件造福万世之事的坚持。 唐国明半途哲学名言:1是2的半途,2是1的下一刻。此刻是我们唯一的财富。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 半途主义,既是哲学思想,又是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为: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成就天下的人。就如半途主义开创者唐国明,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诗意流方式,在他的半途主义三部书《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零乡》中所表述的那样: 此刻一切都在途上,面临着此刻命运;我们此刻的命运,即使千难万险,也要把握住一个又一个此刻,以“与时俱进,改造现实命运,思危奋发图强;实事求是,认知世界真理,修德安和天下”的精神,去成就自己与天下,去成就自己与天下那个渴望的归。让自己归于天下,归于奋发图强的途上。在无数不确定中,归于能看到摸到的天下此刻。 在瞬息万变,难以确定的世界,无归的我们,只有将天下、路途、此刻当作有归的故乡、有归的家。只有归于天下、归于路途、归于此刻,一个又一个此刻地乘风破浪;一个又一个此刻地归于途上与天下——抵达1时,再去抵达2;抵达2时再奋进地抵达4地将天下万古流传的事业开创。 唐国明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 鹅毛诗 》集。
唐国明2022年出版,具有飞诗流意、鹅毛飞扬结构,开创“半途主义”“诗意流”文学的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这是一部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百科全书式史诗与交响曲。同时,《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既是诗歌史中海子想耗尽心血没有实现完成的,而唐国明自然完成的大诗,又是小说中的史诗。更是《零乡》的另一半。
…………………………………………………………………… 唐国明介绍他的书《零乡》时,如此说—— 《零乡》写出了一千万个理由不能成为作家的唐国明却成了作家的原因。也写了唐国明如何从仰望星空到成为被仰望的星空历程。 《零乡》是一本你读起来没有负担,读后余音绕梁万年不绝的书。你可以随时读几分钟或十几分钟或一个小时,也可以挑着或跳着随便读几节,就可以随时放下来,忙完你该忙的事,又可以看几分钟或十几分钟的书;你从任何一个入口都可以进入我的生活,但又觉得永远没有结束,永远在继续,永远在循环;也就是说你可以从这本书的任何一节开始循环读下去。 《零乡》就是一个展示在无归的现实路上,表现不停进取乘风破浪精神的文本。 《零乡》是一部,是文学也是哲学、是史诗也是散文随笔、是诗意流小说也是百科全书式自传。 《零乡》更是一部融鹅毛诗、半途主义、自由古体诗、红学、数学为一炉的诗意流百科全书式自传小说。 若说21世纪是流行我唐国明提出的半途主义哲学的世纪,那么《零乡》注定是一本以小说、百科全书、自传,传达唐国明提出领悟的半途主义哲学最易懂的好书与扛鼎之作。更是一本开创了文集式、鹅毛诗式的形散神不散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小说。 《零乡》以“来回拉抽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样的内容,以我成才、求索的波折思路历程将此书更好地结成了一个叫“零乡”的体系;突出了人类重复此刻、此刻重复的重大哲学主题。同时《零乡》文本中用一种年月日期时间的方式,表达了速变时代,我们被置于一种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的“零乡”状态。 ————————————————————————————————
————————————————————————————————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唐国明说: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作者简介: ——————————————————————————————————————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 唐国明在前人做出的文本成就基础上,纠正前80回文本中的不通、删除第67回中不是曹雪芹的文笔,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的80回后曹雪芹文笔以考古复原的方式再现出来,无限真实地再现曹雪芹生前完成的百回《红楼梦》。——《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 编辑
———————————————————————————————————————————————————————————————— 唐国明是谁—— 一个雷打不动、火烧不倒、风雨不垮、踩倒高山就上路的明月清风中人; 一个流血不失长风情怀,火烧无损鹅毛风范、究天地之得失,强天下之心力、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文人; 一个胸怀惠泽天下、造福万代;与时俱进,思危奋发、实事求是,安和天下精神情怀的人类知识分子; 一个提出半途哲论的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共鸣者的半途主义哲人、诗意流公子; 一个识你之理与力,看他之理与力,合诸家之理与力,知行之,得我之理与力的红楼梦中人、再现曹雪芹文笔学者; 一个喊出力定乾坤、理安天下, “不失长风情怀,已具鹅毛风范”、“以汹涌之势圣洁诗歌神坛的脏泥污水,以大风吹送鹅毛扬空之力让诗歌重回不胜寒的高处”的鹅毛诗人 一个主张去除框架束缚,把古诗写得天然上口、自然成声、水到成流、清水出尘的自由古体诗人。 一个“愿是高山,愿是流水,愿是清风明月的模样;不愿贫穷,不愿奢华,只愿思危奋发图强”的半途先生。 ……………………………………………………………………………… 体现在唐国明身上的半途主义人文精神,如唐国明诗作名篇《读书人》中所说的—— 雷劈不倒,火烧不移,风雨不垮,似朗月清风/ 日食随时,起住随所,执笔随心,如闲云流水 对汹涌潮流,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流血不失长风情怀/ 居安宁山脚,贫则无忧富则无过,火烧无损鹅毛风范 与时俱进认知世界真理,思危奋发图强/ 实事求是改造现实命运,修德安和天下 读万卷书,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富天下之力/ 行万里路,穷天地之理,成一家之言,安天下之心 ———————————————————————————— 编辑
—————————————————————— ……………………………………………………………………………………………………………………………………………………………… 唐国明,男,汉族,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体,集鹅毛诗、找到80回后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 自发表作品以来,已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刊发表文章数篇。 自2013年始其墨迹“鹅毛帖”一幅字能换3000元。 2016年出版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中国红学会将其列入《红楼梦学刊》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8年自传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 2019年出版网红至今的半途主义诗集《鹅毛诗》。 自2013年起,因再现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追梦事迹,陆续被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北京卫视、贵州卫视、辽宁卫视、湖北卫视、安徽卫视、南方卫视等电视台通过电视节目《中国梦想秀》《奇妙的汉字》《最爱是中华》《有话就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与报道,被美国及其海内外无数报刊网络媒体报道至今。 2017年,分别论证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猜想,并从“3x+1”发现了万有规律公式,通过论证“1+1”与“3x+1”得出了“半途”哲论:你永远处在另一个未知的半途之上,你永远就这样被置于一个未知的“零乡”…… 2018年4月完成《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原名《唐国明考古复原曹雪芹百回本红楼梦》)。 2019年4月江苏无锡市《太湖》杂志双月刊发表唐国明半途主义文学探索“诗意流小说”原创开山之作《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0年6月完成半途主义探索小说扛鼎之作“鹅毛小说”《零乡》。 什么是唐国明“鹅毛小说”,就如作家唐国明本人所说的—— 鹅毛小说,就是吸收了诗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手法,就像鹅毛脱离了天鹅,迎风四处飞舞,鹅毛仍然是这只天鹅身上的鹅毛。 2020年10月29日与10月30日,唐国明因微博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 “亿万流量”的热门人物。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唐国明出版集22年心血企图以文学方式阐释半途主义哲学的跨文体式长篇小说,集诗、文 、史、数、哲于一体的、开创“诗意流”的百科全书式史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2年4月8日正观新闻全网发布关于唐国明的新闻《湖南一男子蜗居22年复原红楼梦》,报道唐国明开创半途主义和鹅毛诗。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2023年5月写唐国明追梦之事的《蜗居8平米每天开销不超10元,他被困在“红了梦”里》一文,上澎湃镜相5月榜第2名。 …………………………………………………………………………………………………………………………………………………
唐国明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世界数学难题“3x+1”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数学与“半途哲论”成就摘要: ============================================================= 1、“1+1”: 无论一个多大的素数,除素数2与5外,它的个位数总是1、3、7、9;无论多么大偶数,它的个位数总是0、2、4、6、8,“任一偶数除以2”加减同一个正整数,能得出等于这个偶数的两个素数与奇数;且两不对等素数与奇数都分布在“偶数除以2”两边的区间,并与之数差相等。这个理论我们在已知的偶数素数区间是成立的,面对无穷无尽的未知数我们只能在一个区间数一个区间数的推进验证中认可这个理论,因此哥德巴赫猜想即“1+1”通用公式为: t﹦[(t÷2)﹣q]+[(t÷2)+q] (除素数2与5外,其素数个位数取数范围只能在1、3、7、9中循环取。) 2、“3x+1”与万有通变规律、万有总在途中: 用个位数是1、3、5、7、9的奇数,乘以3加1,则会递增为个位数是0、2、4、6、8的偶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奇数递增为偶数的运算规则叫“奇变”,再用2连续整除至此偶数为奇数,我们且把这一由偶数递减为奇数的运算规则叫“偶变”……任一大于零的正整数,通过连续的这样的“奇变偶变”运算,如无穷无尽数字的万有总是永远处在“3x+1”猜想通过“奇变”“偶变”原则抵达4、2、1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