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十四)---反复无常
没等钱郡侯的报告送到长安,昭宗皇帝也听到了风声,异常恼怒。皇帝也是要面子的,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称帝,那皇家颜面何存,还成何体统?于是下诏命令钱郡侯进剿董昌,同时派出宦官李重密来劳军,并且削去董昌一切爵位官职。也就是通俗来讲被废为庶人,董郡王瞬间变身董庶人。
那这种关头,董庶人在做什么呢?他等钱郡侯一退兵就故态重萌,又开始摆出天子仪仗。这会智商稍微上线一点,派出手下将领崔温、陈郁驻守香严寺、石侯(此两处地名不可考,估计是在绍兴的西北面,因为要防御钱镠南下,要是有知道的朋友请告诉我,万分感谢)去寻找外援。他找的谁呢,就是钱郡侯的一生之敌---杨行密杨大帅。
注:这里的香严寺并不是台州的香严寺,因为该寺原名禅林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赐匾香严寺,因此得名。而此时是乾宁二年(895),早了116年。
杨大帅接到董庶人的求援信之后,觉得这是一个插手浙江局势的好机会。立刻做出回应,先是向朝廷解释董昌的行为只是被下面小人误导,一时犯了错误,看在之前听话上交保护费的面子上,饶他这么一回。同时提醒董昌,大哥帮你到这里了,你自己自觉一点,早点把之前欠下来的保护费麻溜交了。另外写了封信给钱郡侯,就说董昌再怎么也是你的老上司,现在也改过了,得饶人处且饶人。

如果杨大帅就这么动动嘴皮子,那么他不可能会被后世称为十国第一人。他可是既动口又动手,派出台濛围困苏州城,安仁义和田頵进兵杭州。安仁义和田頵的部队南下就围困住了杜棱修筑并防守的东安镇(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东)。杜棱之前守常州,由于防守疏忽丢城失地,连自己都做了杨大帅的俘虏,所以这次安仁义和田頵觉得小小东安镇,应当须臾可下。
可是这次杜将军背后就是自己的家乡,而且早在大顺二年(891)就在这里筑城了,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誓死保卫自己的家乡。一场惨烈的东安攻防战就此拉开序幕。
安仁义和田頵都是淮南排的上号的悍将,手下士卒也是仅次于杨大帅黑云都的精锐。抵达后稍作休整就对城池发动猛攻。淮南军扛着云梯,推动巨大的冲车向着城墙移动。城上的守军万箭齐发,对着冲车和云梯浇下火油。一时间箭如飞蝗,擂石滚木俱下,到处充斥着受伤士兵的哀嚎和呻吟。安田二将也亲冒箭矢,身临前线指挥作战。战场上,死神的镰刀在肆意收割着士兵们的生命。攻守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战线犹如磐石一般,纹丝不动。
淮南军一看,猛攻没有效果,那就换种方式,围城。东安镇很快就面临一个大难题---缺水。守城的将士们想了很多办法挖井,甚至挖了百尺,连一滴水都没有。所有人近乎陷入绝望。杜棱于是默默向上天祷告,为了守护自己的父老乡亲免遭刀兵之苦,希望老天爷能助他一臂之力。或许是他的虔诚祈祷感动了上苍,没一会儿泉水喷涌而出。欢呼震天,士气大振,大家重燃守卫乡土的勇气和决心。
淮南军的主力被拖在了东安镇,竟然无法前进一步。但是势态并没有向着有力于钱郡侯的方向发展,湖州刺史李师悦起兵响应杨行密,董昌部将徐淑率部围困了嘉兴县城。这时候,杭州城的四周已然被杨行密和董昌的部队切断了和浙江西道其余城市的联系,逐渐形成了巨大的包围圈。

那现在钱郡侯面对这样的形势该如何破局?有谁能在这时候力挽狂澜呢?请看下期---全武扶厦。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卷八十四)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吴越备史》(卷一)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