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十三)---战火重燃

2020-03-07 18:36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董昌造反之前,威胜军副节度使黄碣就劝咱董郡王,现在朝廷虽然衰弱了就像当年的周天子一样,当年齐桓公和晋文公之所以能成大事是因为他们维护正统,被后人尊崇成为春秋五霸。董郡王您出身寒微,受到朝廷恩惠,现在也是出将入相,已经富贵至极,何必为了这么点虚名就做出会导致自己身死族灭的事情呢?黄大人摆明自己的姿态就是要做大唐王朝的忠臣。


董郡王听了之后大怒说:“之前我还准备让你位列三公,你却说出这种丧气的话,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自来投。白白辜负了我一片心意。”于是杀了黄碣,把他的头颅扔进厕所,还不解气,干脆灭黄满门。



会稽县令吴镣也劝谏董郡王应该把真正的诸侯之位传给后世子孙,不要当这种假天子。山阴县令张逊也劝说现在董郡王您只有浙东六州的土地,称帝的下场只会困守孤城被天下人所耻笑。可董昌当皇帝的想法在脑中早已根深蒂固,现在哪里听得进去任何反对意见,把他俩都处死。



董昌杀掉对自己忠言劝谏的三位官员后还对手下人大放厥词,之前反对我的也就他们仨,现在我称帝道路上就没有阻力了。这是自然,忠直之士见此情景早已心灰意冷,身边尽是阿谀奉承的小人,怎么可能还有反对意见?



接到钱郡侯的书信后,董昌置之不理,反手“封”钱镠为两浙都指挥使。其实要我说董昌也真是抠门眼界狭小,钱郡侯骁勇善战,屡破强敌,居然就封一个都指挥使?人家现在早就是一镇节度使了,要我说那就直接封越王,您老自己都称帝了,还吝啬这区区一个王位?当真鼠目寸光,难成大事。



钱郡侯看自己的老上司不听劝,那就换种他能听得进去的语言---用拳头说话。发兵三万直取董郡王大本营越州,一路上高歌猛进,到了越州城外的迎恩门,驻扎下来。都到了这个时候,钱郡侯还是苦口婆心地规劝董昌:“大王奄有数州,位兼将相,非不贵矣,非不富矣,一旦颠倒兵柄,改易臣节,自贻伊戚,祸不旋踵。今率诸州兵至城下,以俟大王改过,苟不见听,则天子赫怒,羽林黄头济江而至,袭大王之城,非唯大王有累卵之危,实乡党生灵皆归鼎爨矣。祸福之道,唯大王择之。”


钱郡侯这段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董郡王您已经坐拥浙东六州土地,古人说出将入相,您老都达到了,又富且贵,可以说是人生巅峰了。这个时候造反,真是失了智,很快就会大祸临头的。我现在率领麾下将士前来就是希望您能悬崖勒马,不然天子震怒大军压境,不但你自己危如累卵,还会连累百姓遭殃。这就看你自己的抉择了。


钱郡侯这段话很有水平,不卑不亢,软硬兼施,对自己的伯乐可以说是仁至义尽。董昌自然了解钱郡侯的非凡战斗力,连忙出城表示自己不做这什劳子皇帝了,并且拿出两百万钱来犒劳浙西的十三都。同时为了低姿态地表示自己的诚意,就绑了对自己劝进的妖人应智、王温室、巫姬阿韩、掾吏吴瑶、秦昌裕一干人等送到军中,任由钱郡侯处置。



钱郡侯看见这些人真是气不打一处来,直接杀了了事,同时快马飞报朝廷这里的状况,就说董昌已经幡然悔悟,希望中央能看见过去董郡王的苦劳上面网开一面。


那么昭宗皇帝会怎么处理董昌叛乱呢?浙东之乱就这样烟消云散了吗?请看下期---反复无常。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六)

《吴越备史》(卷一)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吴越纪事(十三)---战火重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