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吴越纪事(十一)--罗平野望

2020-03-07 18:27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景福二年(893)昭宗皇帝任命李鋋为浙江西道镇海军节度使,钱镠为杭州武胜军都团练使、苏杭等州制置使,晋爵彭城郡侯。可是李鋋这哥们也是个奇人,当年朝廷任命做黔中道观察使不能到任。这回换了个差事,结果恰逢杨、孙两家在淮南大打出手,也是迟迟不能赴任,只能在京中做耀德都的主帅。那就没法子了,节度使这位置可不能空着。


于是能者多劳,钱镠就当仁不让升任镇海军节度使。可是原来的治所由润州还被杨行密给占着呢,咋整。那只好移到杭州。这会儿真正成为一镇节度封疆大吏,帐下人才济济,武有成及、杜棱、阮绰、顾全武,文有沈崧、皮光业、林鼎、罗隐,基本班底已然成型。


这里还有一段公案,就是当时还在杭州的禅月大师贯休曾经写了一首诗赠予钱郡侯,其中就有一句“今日再三难更让,谶辞唯道待钱来。”正是应了当前的形势。贯休,浙江兰溪人,是唐末五代著名画僧。


《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就是说贯休大师画的罗汉像和中国人都不像,大多都是胡人面貌,有佛菩萨清净庄严之相。这些都是大师梦中所见,而且他曾到豫章传讲《法华经》、《大乘起信论》,“皆精奥义,讲训且勤”,为人所敬重。

(贯休大师真迹,现藏于日本宫内厅)

(这些就是最著名的《十六罗汉》,但这是宋初的摹本,现藏于日本宫内厅)



这个时候原本勠力同心的钱杨两家因为失去了共同的敌人孙儒,互相就开始针锋相对。杨大帅把大本营迁到了广陵(就是扬州),派麾下大将安仁义出镇润州,田頵出镇宣州。杨大帅对常州、苏州的觊觎已然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战争的阴霾又一次笼罩在江南大地上。


这次率先挑起事端并不是钱郡侯也不是杨大帅,而是沉默了很久的董昌董大帅。在平定刘汉宏后,董大帅就移镇更加富庶的越州,昭宗年间被封为威胜军节度使,晋爵陇西郡王。当时昭宗皇帝一心想要恢复父祖太宗高宗那样的荣光,所以一旦有实权的藩镇表现出对皇帝的亲善,节度使、郡王衔流水价似的往外发。但是一个郡王难以满足董大帅的胃口,他想要称王,越王!


董大帅得到中央的诏书后非但不喜,当场对着手下说:“朝廷负我,这么些年输送了这么多金银粮草,连个越王也不封我。那既然朝廷不封给我,我就自己来拿。”喊出了“吾当自取之”的口号,于是手下就有趋炎附势的小人劝董大帅,干脆直接一步到位,称帝!


董郡王这个时候也是脑袋发热,干脆在乾宁二年(895)在越州僭越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年号顺天。


那为什么国号是四个字的大越罗平?董郡王是个怎样的人物?老上司董昌反了,钱郡侯会有怎样的反应呢?那就请看下期--罗平始末。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七)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唐纪七十五)(唐纪七十六)

《吴越备史》(卷一)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五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吴越纪事(十一)--罗平野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