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道德经》品读

2023-02-25 19:45 作者:疯勿语  | 我要投稿

最近又看了遍《道德经》,对一句一直不理解的句子,有了点与通解不一样的感悟。说出来与大家同参。 这句话是《道德经》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亦)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也)。”,道常解为“长寿的人十分之三等”,显的特别不顺。 “十”字有人讲是“实”之误,从之。则就顺了许多。 试译一下:万物由道而出就是生,返回道就是死。伴随出生,由无实现有的是三个东西,负的“阴”、抱的“阳”、冲气后的“和”。伴随死亡,由有实现归无的也是这三个东西,阴阳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因为自以为是的主观行动,做死方式也有三个:“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太重视自己的生命,进而对外物生出了太多要求。 这样译,本章下边的“盖闻善摄生者……夫何故?以其无死地”,也就好理解了。因为圣人“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无己生后,当然就无死地了。如此解,全书读来意境也更加绵绵似若存,似更和。愿高人指正!

《道德经》品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