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天上有个塑料虫—现代版灰烬战线原创角色:F/A-18大黄蜂舰载机

DOLLS名称:F/A-18A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DOLLS类型:舰载战斗机(初始3编制,可由航母携带)
星级:2(银)
阵营:白星合众国
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行器研究院
F/A-18的发展史,最早可以回溯到72年时,携手并进的F-15重型战机DOLLS项目与空军发展的轻型战机(Lightweight Fighter,LWF)项目。后者当时在参选的诸多团队中通用动力(General Dynamics)与诺斯洛普(Northrop)获得最后决选权,分别发展了YF-16与YF-17两种原型机进行测试,在这项目中YF-16中选发展成日后大家熟悉的F-16“战隼式”(Fighting Falcon)战斗机DOLLS,但YF-17“眼镜蛇式”(Cobra)战机却不幸落选。
另一方面,白星合众国海军朝思暮想着属于他们的新飞机,过没多久在74年秋天,不落人后的也推出了空战战机(Air Combat Fighter,ACF)的构思,航母官兵们期待着海军也有好东西了,然而项目开跑时,遇上印支半岛战争结束,由于国会互相杯葛军费预算下,要求海军不要再砸大钱开发新飞机DOLLS,必须自空军的这两架竞争者中挑选了,自然也让两大集团又再次对垒。
虽然在一开始时,该团队打算开发出战斗机版的F-18DOLLS与攻击机版的A-18DOLLS两种不同使用功能的DOLLS,来分别取代海军陆战队的F-4与海军和陆战队使用的A-7与A-4攻击机,但是海军稍后认为这两种能力的确能够存在于同一架飞机上面,因此最后的结果是二合一变成一机双用的F/A-18,同时海军将使用F/A-18的部队编号改为“VFA”(战斗攻击中队)来执行空优与对地攻击兼顾的双重任务型态。
虽然在外观上,F/A-18的ARMS大致保留了XF-17的基本构型,像是双发动机、双垂直尾翼与大部分的机身架构,但事实上F/A-18的ARMS无论是在机体结构、航电系统或是动力系统方面,都是彻头彻尾重新开发的。YF-17原本使用的YJ101涡轮风扇发动机在提升输出推力成为F404涡轮风扇发动机。为了能够让DOLLS自己一个人就能顺利执行对空与对地的各种任务,导入了先进的数字化概念与玻璃座舱,以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的萤幕取代传统战斗机所使用的复杂指针仪表,采用电传操控(Fly-by-Wire)进一步提升飞机的控制性。在设计上也着重飞机的维修性和降低需要的人工,这些革命性的概念对于日后F/A-18大受好评的多功能、好操作之特性,有着关键性的帮助。

DOLLS名称:F/A-18E超级大黄蜂舰载战斗机
DOLLS类型:舰载战斗机(初始3编制,可由航母携带)
星级:2(银)
阵营:白星合众国
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行器研究院
F/A-18E是F/A-18C与D更大型、更先进的改良版本,其起源可以回溯至原本项目出口用途的“大黄蜂2000”方案。刚开始时白星合众国海军只是考虑将其作为在取得真正的第四代重型舰载战斗机之前的一个过渡方案,但因为这种计划中的重型舰载战斗机必须同时担负远程攻击的任务,只设计作为单一用途的A-12DOLLS因为不符需求而被取消,变成必然的结果。
由于赤色十月同盟解体与冷战的结束导致了白星合众国的军事费用削减与军方组织改造,海军第四代重型战机的开发计划遥遥无期,海军转而决定利用既有的机种为基础进行改良以作为替代方案,也就是之后所见到的F/A-18E/F“超级大黄蜂”(在刚开始开发时,该ARMS原本命名为“黄蜂II式”)。F/A-18E/F同时承接了F-14“雄猫”DOLLS退役之后空缺的舰载重型战斗机任务,与A-6“入侵者”及A-7“海盗II式”两款攻击机DOLLS退役之后的对地/对舰攻击角色。在超级大黄蜂机鼻内有一个M61火神式机炮,翼下挂架可携带不同的空对空飞弹和空对地武器。可以加挂多达5个外部燃料箱,且此机型可以加挂外部空中加油系统成为空中加油机对其他DOLLS进行伙伴加油。

DOLLS名称: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
DOLLS类型:舰载战斗机(初始3编制,可由航母携带)
星级:3(金)(改造需要研发批准证明和改造许可)
阵营:白星合众国
制造商: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行器研究院
在波斯尼亚湾战争中,EA-6B与EF-111A和F-4G三种电子战DOLLS一起组成联合编队,近距离压制地面防空火力的制导、瞄准系统和通信指挥控制系统,极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一役成名。十几年过去,昔日驰骋疆场三剑客中的两个——EF-111A与F-4G均已解甲归田,使得EA-6B不得不承担白星合众国海军所有随队电子支援的重任。
麦克唐纳学院提议使用F/A-18F双DOLLS核心型的电子战改型来取代“徘徊者”。由于航电和计算机的进步,双核心就可以担负原先四个核心的任务,“徘徊者”的 5 个 ALQ-99 吊舱也可以被一个多波段干扰吊舱取代。
作为一款名副其实的电子战DOLLS,EA-18G 拥有十分强大的电磁攻击能力。凭借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为其设计的 ALQ-218V2战术接收机和新的 ALQ-99 战术电子干扰吊舱,它可以高效地执行对面空导弹雷达系统的压制任务。以往的电子干扰往往采用覆盖某频段的梳状波,但敌方雷达仅仅工作在若干特定频率。这样的干扰方式将能量分散在较宽的频带上,就如同对电磁频谱的“地毯式轰炸”,付出功率代价太大。具有跳频(FH)能力的抗干扰系统出现之后,传统干扰方式无法有效应对每秒钟发射频率都要跳动数次的电台和雷达,干扰效果遂大打折扣。与以往这些拦阻式干扰不同,EA-18G 可以通过分析干扰对象的跳频图谱,自动追踪其发射频率。采用上述技术的 EA-18G 可以有效干扰 160 千米外的雷达和其它电子设施,超过了任何现役防空火力的打击范围。

ARMS系统:
F/A-18A:
发动机:
通用电气F404-GE-100涡轮风扇发动机*2(默认);
通用电气F414-GE-150涡轮风扇发动机*2(改进后);
航电系统:
AN/APG-65数字多模雷达(默认);
AN/APG-65V1数字多模雷达+数据总线(改进后)
武器系统:
M61A2火神机炮+AIM-9M“响尾蛇”空空导弹+AIM-7B“麻雀”中程空空导弹+AGM-65小牛对地导弹(默认);
M61A2火神机炮+AIM-9J“响尾蛇”空空导弹+AIM-7E“麻雀”中程空空导弹+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改进后);
F/A-18E:
发动机:
通用电气F414-GE-150涡轮风扇发动机*2(默认);
通用电气F414-GE-400涡轮风扇发动机*2+改进型加力燃烧室(改进后)
航电系统:
AN/APG-73有源相控阵雷达+AN/ALQ-214射频干扰器(默认);
AN/APG-73有源相控阵雷达+AN/ALQ-214射频干扰器+Link-16数据链(改进后);
武器系统:
M61A2火神机炮+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AIM-120A“囚笼”超视距空空导弹+AGM-84H陆攻导弹
M61A2火神机炮+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AIM-120C“囚笼”超视距空空导弹+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改进后);
E/A-18G:
发动机:
通用电气F414-GE-400涡轮风扇发动机*2(默认);
通用电气F414-GE-400涡轮风扇发动机*2+改进型加力燃烧室(改进后);
航电系统:
AN/APG-73有源相控阵雷达+AN/ALQ-214射频干扰器+ALQ-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默认);
AN/APG-73有源相控阵雷达+ALQ-99战术电子干扰吊舱+AN/ALQ-218电子战吊舱(改进后);
武器系统:
M61A2火神机炮+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AIM-120B“囚笼”超视距空空导弹+AGM-88“哈姆”高速反辐射导弹(默认);
M61A2火神机炮+AIM-9X“响尾蛇”空空导弹+AIM-120C“囚笼”超视距空空导弹+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改进后);
专属技能:
【灵巧突击】(F/A-18A;F/A-18E技能)(低空限定):AP3;CP6;倍率140%
对前方1-2格内所有敌人进行一次攻击,攻击后【机动】上升10%,【闪避】上升5%,【存在感】上升2,【命中】下降15%
【地狱咆哮】(E/A-18G专属技能)(高空限定):AP3;CP8;倍率150%
对自身前方1-3格内所有空中单位和下方1-4格子内的所有敌人进行一次电子干扰,赋予该范围内所有敌方1回合【瘫痪】【哑火】,同时,若场上有敌方海上单位,战略支援单位以及被标记单位,则无视其任何免疫类主/被动技能强制降低该单位的【命中】【贯通】11%,持续1回合,同时对其施加一次攻击。攻击结束后自身【哑火】2回合
被动技能:
【胡蜂突刺】(F/A-18限定)(升星解锁)
当自身处于低空状态时,【机动】【贯通】上升20%/30%/40%。对被标记的敌人发起攻击时,【暴击概率】提升15%/30%/45%
【全屏段阻塞干扰】(E/A-18G限定)(升星解锁)
提升对敌方干扰至33%/66%/99%。
【合众国之星】(改造解锁)
当场上每多一个白星合众国单位,自身全体数据增加2%/4%/6%。回合开始时,所有在场白星合众国单位【对地火力】【对空火力】【命中】【贯通】提升2%/4%/6%
数据(满级满改单同位体数据):
F/A-18 A “大黄蜂”:
生命值:583
装甲:328
机动:642
对地火力:535
对空火力:820
命中:687
贯通:596
暴击概率:30%
暴击伤害:190%
幸运:19
反应:30
F/A-18 F “超级大黄蜂”:
生命值:814
装甲:588
机动:757
对地火力:589
对空火力:1164
命中:738
贯通:649
暴击概率:45%
暴击伤害:200%
幸运:24
反应:31
E/A-18 G “咆哮者”:
生命值:874
装甲:528
机动:797
对地火力:889
对空火力:1464
命中:898
贯通:729
暴击概率:45%
暴击伤害:200%
幸运:24
反应:31
设定(F/A-18 A/F同位体及本体所属中队):
JSF-032 Squadron “Hellcat”
联合学联舰载战斗机032“地狱猫”中队
在联合学联请求各大学联的海军航空兵力量进入西奈区靠海的战区后,联合学联又重新组织了一支海军航空兵中队。
队伍构成:
F-14“雄猫”(队长)
苏-33
雅克-38
雅克-141
米格-29K(与其他中队的米格29为不同改型)
歼-15(与黄鼠狼中队的歼-15D为不同改型)(副队长)
F/A-18(与黄鼠狼中队的E/A-18G为不同改型)
F-35C“闪电2”
JEW-015 Squad “Weasel”(E/A-18G本体及同位体所属中队)
联合学联电子作战指挥部015“野鼬鼠/黄鼠狼”小队:
联合学联反恐作战指挥部直属小队,承担SEAD“野鼬鼠”(压制敌方防空作战任务Suppression of Enemy Air Defenses ,SEAD)的空战小队,在整合了极为强大的电子作战能力的情况下同时还能承担空战任务,属于联合学联反恐作战指挥部仅次于“锤头”小队的超精锐小队。
队伍成员由EA-6B“徘徊者”;EF-111A“渡鸦”;歼-16D“飞龙”;歼-15D“猛鲨”和EA-18G“咆哮者”,其中,EF-111A“渡鸦”为“野鼬鼠”小队队长,在对抗“血玫瑰”的作战中,“野鼬鼠”小队试图利用多角度覆盖式电磁干扰试图抢在血玫瑰发起电磁干扰之前干扰“血玫瑰”,但是方法失效,EA-6B“徘徊者”ARMS航电系统被完全干扰,当场失控坠毁;EF-111A“渡鸦”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超音速低空突防成功投弹,但是被弹片划破电传飞控导线最终撞山牺牲;歼-15D和歼-16D在撤退途中被“血玫瑰”的同位体导弹命中受重伤。EA-18G“咆哮者”在紧要关头开启过载模式勉强压制住了“血玫瑰”,随后三人利用ARMS最后的能量勉强返回基地,地面部队在“野鼬鼠”作战失败后随后撤离战区,随后就有了强-5和歼-8II强冲“血玫瑰”牺牲的事件。
成员构成:
EA/18G“咆哮者”(队长);
歼-16D“飞龙”(副队长);
歼-15D“猛鲨”;
EA-6B“徘徊者”;
EF-111A“渡鸦”;
人设:
作为后起之秀,F/A-18可是将多用途战斗机发挥到了极致,作为海军空中力量的顶梁柱,F/A-18非常敬仰F-14前辈,同时自身又非常受各位前辈宠爱。机翼置于身体两侧,挂点挂满导弹(E/A18改成三个电子战吊舱)。头顶架设一门M61A2火神机炮,白发,扎着麻花辫带着圆框眼睛(具体请参考碧蓝航线爱丁堡)身穿白色水手服,头上的飘带其实式个加油管,必要的时候可以拿下来喝水(大嘘),身高165cm(废话,你太高怎么进航母机库?),体重51KG,腰围72cm,胸围29C,臀围102cm,腿长88cm。脾气很好,有书卷气,作战能力在同类型的舰载机们中不尴不尬,但是非常擅长于电子战,和歼-15D是老对头,一直以歼-15是重型战斗机嘲笑歼-15,然后就会被歼-15打的满头包,每次都会要F-14帮忙擦屁股,但是和歼-16关系不错的F-14经常打个圆场就哈哈过去了。是个宅女,但是因为经常出任务满世界跑,身体素质很不错且见多识广,唯一能和歼-15达成共识的便是去南大亚共荣体的一个半岛国家嘲讽米格-2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