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唯物辩证法大纲》2.1.3.2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

2023-11-10 11:33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人民出版社1978年 仅供学习参考】


2、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


  当阿拉伯人盛行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的研究时,西欧方面还受着基督教神学的思想统治,基督教神学的典型形式是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是用来为基督教教义作论证,为对上帝的信仰建立哲学基础的。它证明世界是由上帝创造的,人要受上帝的意志所支配。这样就把哲学变成了神学的侍婢。经院哲学抹煞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物论成分,利用和夸大了其中的唯心论。经院哲学的方法是利用了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法,其研究的范围是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其研究的根据是书本教条,此外对于任何自然现象的研究、对于经验与观察,都是拒绝的。经院哲学使人的理性完全屈服于盲目的信仰,压制人的思想自由,阻碍科学的发展。

  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经院哲学也开始崩溃,而分化为唯名论与唯实论两派了。唯实论追随柏拉图的见解,把概念说成离开客观事物而独立存在的东西。唯名论则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人们的概念则只是事物的名称或符号,它不仅不能离开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而且也不能反映个别事物的特性,它纯粹是思维的产物。这两种对概念的解释固然都是不正确的,但是唯名论认为个别先于一般(指概念)而存在,却是中世纪哲学中“唯物主义的最初表现”。[1]

  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反映了封建制度崩溃时期中的新旧势力的矛盾(即新兴的工商业者阶级与封建领主之间的矛盾)。到了十三、十四世纪,这个矛盾更加扩大起来,就表现为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科学与宗教的矛盾。为调和这种矛盾,就产生了二重真理论的哲学。二重真理论,主张划分知识与信仰的领域,建立了如下的命题:由神学(宗教)的见解看来是真理,由哲学的见解看来是虚伪;反之,由哲学的见解看来是真理,由神学的见解看来是虚伪。这种二重真理论,在当时宗教势力统治下,使科学在一定的程度上摆脱教会的控制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同时因为在以这个问题为中心而进行的论争中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新的解决方法,也促进了哲学的发展。所以,二重真理论虽然本身并不是正确的理论,但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下所起的作用却是积极的、进步的。


注:

[1]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

《唯物辩证法大纲》2.1.3.2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意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