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热点 | 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辩证关系
一、电影技术与电影艺术
1.电影技术
电影技术指的是电影的拍摄、制作、发行等各个环节所涉及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这些技术手段和设备在电影制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电影的质量、效果和观感。具体来说,电影技术包括摄影技术、剪辑技术、特效技术、音效技术等。摄影技术涉及到摄像机的操作、光线控制、构图技巧等方面;剪辑技术则涉及到对拍摄素材的剪辑、拼接、特效添加等;特效技术则包括对图像、视频的处理,以及三维动画的制作等;音效技术则涉及到对声音的录制、编辑和混音等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影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电影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影的制作更加高效、便捷,也带来了更多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应用也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
2.电影艺术
电影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利用现代摄影技术手段,融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和方法,在统一的创作意图下,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一种完整的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以电影技术为手段,以画面和音响为媒介,在荧幕上把运动的时间和空间里创造出来,再现和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在1911年,意大利诗人和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发表了论文《第七艺术宣言》,第一次把电影称为一门艺术,从此,“第七艺术”成为电影艺术的同义语。
3.二者关系简述
电影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首先,电影技术是艺术表现力的基础。电影的诞生经历了科学家、发明家的漫长实验过程,技术的不断更新为艺术的表现形式提供了多样性。在影视中,技术的基础性支持使得艺术的表现成为可能,艺术的指导性为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与发展方向。其次,艺术反作用于技术的发展。艺术需要技术的支持,又在技术的基础上表现着思维与情感。电影艺术的诞生和发展推动了电影技术的不断创新,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为电影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因此,电影技术与艺术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加优秀的电影作品。
二、电影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具有其他传统艺术介质所无法比肩的文化包容力与技术兼容力。所谓文化包容力,主要体现为对混杂性文化的充分理解,在此基础上建构观众情感认知的最大公约数,恰如贾樟柯所言,“银幕包容万物,心生慈悲”。所谓技术兼容力,主要集中于视听技术革新的跨界吸纳与想象性整合,不断修正、改变着对世界的感知与呈现方式。
首先,电影技术并没有将电影变成纯粹想象的艺术,电影仍然有其现实的物质依存性。
尽管数字电影在画面生成上摆脱了对实景拍摄的依赖,电影创作者的艺术想法能够借助游戏引擎、实时LED墙摄影机虚拟制作、实时光线追踪渲染、实时动作捕捉等电子工程系统,实现实时监看的非线性可视化制作样态,即电影制作的视觉预演。但电影仍是受现实启发提炼、经由人脑想象、由数字技术制成,其作为电影的美学本质未发生改变,即始终与现实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一方面,艺术想象必须依托作为材料的媒介才能成为艺术作品。第二,艺术想象源自作者现实经验的转化,即便是数字电影中由数字信号结构生成的虚拟物象依旧是物质性的。传统以“再现”为主的巴赞式的本体论电影会一直存在,但“电影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应该转向对“电影还可以是什么?”“以什么方式存在?”的思考。
其次,前瞻性的电影技术与实验,承担着“养成”新型观影习惯乃至新型参与方式的任务。
在21世纪各项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电影形式的转变起着重要推动作用,电影从胶片到数字的转变、3D电影的推行,电影画面的逼真性和清晰度有了很大提升,VR交互性电影的出现更让观众成为了电影叙事的一部分,而不仅仅再是被动接受剪辑结果的观者。总的来说,数字时代的艺术想象不再仅仅是电影创作者的特权,电影观众也不再被动地等待创作者去激发他们的艺术想象,电影创作者与观众开始一同参与到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这其中,观众的艺术想象不仅能够反馈到电影文本本身,甚至还会影响电影的创作。
最后,重新对电影美学予以观照,协调电影艺术与技术的关系。
电影每次革命都是一次技术上的飞跃,往往提高了电影创作本身的艺术表现力,但辩证的看,新技术对传统电影理论和电影美学形成了严峻考验,尤其关注的莫过于新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冲击,新技术会不会造成电影本体与美学的消解每当电影技术革新时,技术往往被突出和强调,甚至变成炫技,和电影艺术本身脱节;当技术成熟,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又趋于融合,展现出新的美学特征。几乎所有艺术成长与成熟所经历的一般过程都是从技术到艺术,再从艺术到美学。新技术介入并不意味着电影原有体系会退出历史舞台,新旧融合反而会赋予电影艺术以新的生机,同时电影从创作中协调好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成为必有之意。在迅猛发展的数字技术的支持下,电影的未来是什么样我们可以大胆设想,电影是游戏,亦或电影早已变成包裹着其他形态的电影,面目全非,但技术与艺术的基因会一直流淌在电影的血液里。
参考文献
1.技术本位与艺术想象的弥散——媒介考古学视角下的一次电影物质性考察-张艾弓;孙亚男 -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 2022. 2.电影的未来:技术与艺术的和谐交融 - 郑仲元;郑思琦 - 《声屏世界 》-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