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热点 | 新世纪中国奇幻电影的文学影视化改编——以《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为
一、关于奇幻电影
奇幻电影是一种独特的电影类型,它通过虚构手段构建新时空,塑造超自然形象,并编排神奇惊险的情节。这种电影类型以奇观化为影像特征,与当下受众的观影需求高度契合,因此票房持续攀升。
近年来,多部中国奇幻电影,如《画皮》《白蛇传说》《狄仁杰之神都龙王》和《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都是基于对志怪小说、古典章回小说、神话传说和民间传说的改编。这些改编不仅超越了以往的直接套用模式,还在价值内涵、审美意趣和视听特征等层面呈现出现代性的气质。
二、奇幻电影的现代性改编特征
1.现代性的改编观念:当代价值的阐释
①以当代价值观颠覆原著,凸显现代性对原著的彻底否定。例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将一个片面歌颂神将正统身份的传统神话故事改编成一部个人成长史,讲述是一个被误解的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在叛逆中成长的故事。这与当下关注个体、重视个体体验的现实语境相契合,也与强调积极奋发的时代特征不谋而合。 ②以现代观念大幅度改造原著。在传统故事中加入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并增加符合当代人认知的情节元素。如《捉妖记》《画皮》《白蛇·缘起》等,《哪吒之魔童降世》将将传统故事进行了现代化的演绎,将哪吒的遭遇和当代人的精神困惑结合起来,打破了正邪善恶二元对立,讲述了一个在亲情中不断反抗宿命、突破成见、自我实现的现代寓言,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2.现代性的叙事:多种叙事手法
①碎片化或多线索叙事取代线性叙事。《西游·伏妖篇》杂糅多个《西游》章节,通过场景的置换展示多个故事,探讨师徒之情、美丑关系等原著中固有的传统观念在当下的新解。 ②不定式叙事视角有别于传统叙事的全知全能视角。在不同角色间变化和转移叙事视角,表达不同人物的主观性思想。如《哪吒》中的哪吒和敖丙的镜像对照,《妖猫传》中的白居易、空海、白龙、丹龙。
3.现代性的主题:对现实语境的关照
①奇幻电影改编中的爱情主题对现实语境的审视与关照更为密切,也呈现出更为复杂的表现形态。《画皮》探讨了容貌与人心、外在与内在的关系。爱情主题的多元化,凸显的是奇幻影片在视听盛宴的表象背后,依旧高度自觉地关照着现实语境,这是奇幻电影对传统文化的断裂、接续与重组的现代性发展在传统与现实关系上的巨大张力。 ②奇幻电影改编传统故事的主题,还凸显人对与其所处语境关系的思考。传统故事往往有其鲜明的指向性,其内核是人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序列中的自我遵守,而奇幻电影的改编,突破了旧有体制对人的钳制,提升到关注自然万物的层面。
4. 现代性的人物塑造:凸显人的复杂性
奇幻电影对传统故事改编中的人物塑造也具有明显的现代性特征,相对于传统故事中简单化、脸谱化的人物设定,奇幻电影顺应现代社会对人的普遍认知角度,发掘人物自身的复杂性,塑造更有现代感的立体人物。
三、《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影视化改编
《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既保留了原著的核心价值观和故事精髓,又丰富了人物形象和情节,采用了现代影视技术手段,成功地将原著推向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其文学影视化改编无疑是成功的。
1.类型定位与文化资源对接
《封神三部曲》对“封神”文化资源进行了重新发掘,以准确而坚定的类型定位、宽阔而深刻的文化历史视野打破了局面。它发掘了《封神演义》作为“讲史小说”严肃庄敬的一面——它的创作者对待历史不是恣意虚构,而是以儒生的道德观念,“以虚写实,虚构了妖助邪,神扶正的殷周革命,演义了殷替周兴的历史进程”。
2.叙事策略:“英雄之旅”与“家国同构”
以成长中的年轻男性英雄的第一视角引领观众进入这场与神共谋的时代风暴。这一考量符合“神话史诗”类型“英雄之旅”的叙事范式。作为一部有讲述“正史”的野心,主动向主流价值和传统精神靠拢的作品,这一选择似乎是必然的:在父权制中心的古代中国,男性在各个方面享有绝对权力,是国家命运与民族精神的载体。《封神三部曲》为姬发设计了“自我觉醒——履行使命——坚定信念”的英雄成长路径,让他从迷失自我的“质子”成长为“天下共主”。 姬发的“英雄之旅”,内置于“家国叙事”中:姬昌和殷寿是两国之君,也是两个家庭的父亲。君权与父权互为表里,家长与国君,君权与父权,一脉相承,互不分割。姬发经历的主要磨难是“精神父亲”的坍塌、血缘父亲的受辱和兄长的死亡,这些磨难有别于一般史诗叙事中英雄遭受的苦难与挫折,更多是精神和心理层面的折磨、伦理带来的痛苦。
3.美学表达:虚实同构与集体记忆
朝歌和西岐的空间设计来源于扎实、可信的文学、考古资料,增添了影片的历史质感,是重要的集体文化记忆。创作上又不拘泥于历史真实,调用了中国其他朝代的传统建筑、艺术,是中国美学的继承,让这些历史空间成为了集体记忆的载体。 在表现战争、动作场面时,创作者有意将冲突双方放置于自然景观中,黄河壶口瀑布、巨浪中的金鳌岛、茂密的原始丛林、冰雪漫天的冀州城与“轩辕坟”的雪暴。原始的大地上,人与庞然怪兽作战,与冰、雪、火、江河对抗。观众从这些画面中一次次辨识出“华夏”,感动于祖先的勇气与国土的壮丽,从而确认自我的主体意识。 总的来说,《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的影视化改编,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掘和解读,更是对现代性观念和审美意趣的体现。通过现代性的改编观念、叙事手法、主题和人物塑造,以及对历史真实与集体记忆的融合,这部电影成功地将传统故事转化为具有现代气质的电影作品,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全新的奇幻世界。
参考文献
1.朱怡淼.新世纪中国奇幻电影对中国传统故事的改编[J].电影理论研究2023.